■ 张博士 陈路雨 赵 霞 于重重 刘静文(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8)
1960-2008年北京商业网点的时空特征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以北京市六环内为研究区域,利用《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核密度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商业网点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商业网点时空特征地理信息系统
经济普查数据是掌控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决策的重要数据源。同时也为分析北京市商业网点演化特征提供了数据支撑。本文以2001年北京第六次基本单位普查数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作为数据基础。根据经济普查数据的特点,运用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上利用标准差椭圆方法整体把握北京商业网点的时空变化特征,在微观上利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在细节上突出商业网点集聚中心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北京商业网点演化机制。北京商业网点的时空特征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北京商业空间布局,探寻北京市商业业态发展的未来方向。
(一)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随着北京商业网点的持续发展,北京商业的郊区化逐渐来临,商业网点的集聚中心也伴随着向四周扩散。故在研究北京商业网点的时空特征时选取北京六环内作为研究区域,基本上包括了北京市重要的商业网点以及新形成的回龙观、天通苑等集聚中心。具体主要包含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全部,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大部分,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少部分区域。既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北京商业网点的时空特征,又能使研究充分体现出北京商业的郊区化、社区化、结构扁平化等特征。北京城在历史上进行了几次行政区划上的重大调整,考虑到现阶段北京六环内行政区划基本形成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故选取1960-2008年作为研究时间段并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进行划分(即两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周期),即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8年五个时间段。
本文根据北京市商务委员会2006年颁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选取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作为商业的基本类别。其中,商业网点数据中包含网点的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建立年份、行业分类、经济类型名称、营业收入、人员数量等属性信息。通过商业网点所在地址进行地理编码操作,从而得到每个商业网点的空间信息,为后续空间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普查数据的特点分析可知,商业网点数据可以抽象为带有属性和空间信息的矢量点模型,故选用地理信息系统点模式分析方法对商业网点进行空间分析。其中,标准差椭圆分析、核密度聚类分析是点模式分析常用的方法,能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表达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1.标准差椭圆分析。标准差椭圆可以分析出样本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和方向趋势。其中,椭圆的长轴表示数据分布的方向,短轴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通过标准方差椭圆面积大小比较,可以反映出商业网点的离散程度,面积越小表示商业网点的分布越接近于中心附近。偏转角度表示标准方差椭圆长短轴交叉所形成的角度,正北方为0°,与180°分别以南北为主导方向,东西主导方向为90°。通过偏转角度的计算并结合标准差椭圆形状可以分析出商业网点中心的位置变化以及移动方向和趋势。
设点数据集所有点坐标分别为(x1,y1),(x2,y2),……,(xn,yn),则标准方差椭圆的指向tanθ,最大标准差距离σx为椭圆长轴长度、最小距离σy为椭圆的短轴长度。
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的同质性,在运用标准方差椭圆进行分析前,已经对各个时间段的商业网点空间数据进行正态处理,并剔除奇异点。利用ArcGIS软件提供的标准方差椭圆工具,对每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标准方差椭圆分析。
2.核密度(Kernel)分析。假定x1,x2,…xi是来自连续分布密度函数f的独立同分布样本,那么f在点x处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值为f(x),则有公式:
图1 北京市商业网点演化趋势分析结果
公式中,k(·)为核函数;h>0为带宽;(x-xi)为估计点x到样本xi处的距离。反复测试选取3km作为距离阈值,利用ArcGIS工具分别对1960-2008年各个时间段的商业网点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分析得到的结果能在总体上反映商业网点分布的密集程度而又不过于细节化。
图2 北京六环内商业网点演化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
图3 北京六环内商业网点演化核密度分析结果
通过对《北京市统计年鉴》进行整理,将其中1960-2008年期间商业网点数目和营业人员数量进行分析统计可以看出(见图1),北京商业网点在总体上随时间变化呈上升态势,北京商业网点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缓慢发展期、稳定上升期、震荡期、高速上升期。
第一阶段从1960-1980年,商业网点数量和从业人员数目没有较大浮动。北京市商业网点布局处于起步阶段,又由于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商业网点零星分散,数量较少,北京商业发展速度缓慢。
第二阶段从1980-1997年,这一阶段主要以北京市商业网点数量的增加为重要标志,北京市商业网点发展处于稳定上升期。改革开放以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商业设施建设有所调整、提高,商业设施质量也有所提高,开始进入建设大型商业设施的新阶段,北京市商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第三阶段从1997-2002年,商业网点数据和从业人员数据出现了暂时性的波动,北京市商业网点的发展处于震荡期。1997-2002年北京市产业结构纵深向调整进一步深化,第三产业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其中,金融保险、科学技术、文化影视等现代服务业增长迅速,使得传统商业业态网点出现了短时性的波动。
第四阶段从2002-2008年,商业发展速度总体上趋于稳定,随着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市场份额大大增加以及购物中心,大卖场等大型商业设施的迅速发展,营业网点数目增长稍稍放缓而营业人员数目增长速度很快,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大量增加,新型商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个类目商业网点数目都有所增长,商业网点的分布也从市中心向城镇郊区逐渐扩散。
从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见图2),上世纪60年代商业网点的发展主要沿东北-西南的轴向(见图2a),从70年代开始商业网点标准差椭圆长短轴基本上沿以东西轴向和南北轴向发展,并且东西轴发展优于南北轴发展。分析其原因可知,在东西轴向上分布着王府井、西单两大市级商业中心,在南北轴向上分布着前门商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北轴线上商圈开始增多,南北轴向上的优势慢慢凸显出来。
从1970-1999年的30年期间内商业网点标准差椭圆中心在各组别没有较大变化,但2000-2008年商业网点有往北移动的趋势,随着商业网点空间上协调均衡化发展,东西轴向的发展优势有所减弱,标准差椭圆呈现从椭圆形向圆形转变,即南北向商业网点和东西向商业网点协调发展的态势。
从核密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见图3),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北京商业网点在逐步优化,商业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形成了明显的集聚区。同时,从1980-1989年时间段开始(见图3c),北京城区商业网点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但集聚中心未形成稳定结构。
1960-1969年(见图3a)。整体上商业网点呈现多中心的点状零星分布状态,商业网点主要受商业区内部经济现象驱动,商业布局和商业规划处于起步阶段,前门商圈处于整个北京商业区的核心地位。
1970-1979年(见图3b)。与过去十年相比,商业网点的状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东四、东直门、建国门商业中心逐渐凸显出来。受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影响,商业网点分布较分散,没有形成明显的商业布局特征。
1980-1989年(见图3c)。改革开放后,全市范围内的商业网点布局工作开始发展。从这一时期开始,北京市商业网点分布态势基本形成,即商业网点向东延伸至高碑店,向西延伸至苹果园,向北延伸至学院路,向南延伸至大红门。商业网点集聚中心主要集中在前门-大栅栏、东四、建国门及其附近地带。
1990-1999年(见图3d)。这一时期北京市经济总量和第三产业产值取得了较大增长,使得商业区集聚现象发生了改变。商业网点数量持续增长,这一时期的集聚中心也发生了变化,主要集中在中关村、金融街、亚运村、王府井、建国门、CBD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兴起使得中关村和金融街的地位在上世纪90年代逐渐凸显出来。
2000-2008年(见图3e)。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商业网点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点分布总体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中关村、西单、王府井三足鼎立的市级商业中心基本形成。中关村地区以IT商贸为核心的新兴商业区逐步走向成熟,与传统的西单、王府井商圈形成南北呼应的市级商业中心。由于中关村商圈在整个北京商业中的核心地位的凸显,其商业网点数量多,商业网点产值高,造成了中关村商圈与其他商业区的数据相差悬殊,致使其他商业区核密度高值区较少(见图3e)。
如图3所示,从总体上可以看出,北京商业网点分布是一种从分散多中心到集聚多中心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从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总体态势。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商业网点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内部细节稍有区别,前门、东四、王府井、西单等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北京商业集聚中心带动着整体商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商业网点格局形成并不断完善,北京中心城区商业职能不断趋于弱化并向外辐射。目前北京商业网点布局已打破了传统格局,正在向四郊散开,商业郊区化态势基本形成,商业网点经营业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部分商业网点还在向多功能、综合型方向发展。
1960-1969年这一时期的商业网点主要受交通、规划的影响。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末北京城东西长安街的延长和拓宽,使得西单地区的道路通达性大大提高,同时铁路客运站由以前的前门地区迁往东单附近,王府井地区的区位优势也得到了提升。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顺利完成,使得历代沿袭下来的商业网点布局遭到很大破坏,在绝对平均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了商业网点的并点和调迁。
1970-1979年期间由于受到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北京市商业发展开始萎缩,商业网点数量有所减少,布局分散,特征不明显,北京商业发展进入低潮。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地铁一号线通过前门地区,进一步巩固了前门商业中心的地位。这一阶段北京商业网点集聚中心主要分布于二环内,逐渐形成了以西单、王府井和前门为主体的三足鼎立的商业中心格局。
1980-1989年,北京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商业网点迅速增加。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北京市商业网点建设工作展开,进行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研究与尝试。1980年,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体制改革,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允许和鼓励集体和个人开设商业网点,此时市区商业网点布局才得以恢复和发展。1979-1986年,商业网点形成了三级中心地:市级商业区、区域级商业中心和社区级商业中心。其中,社区级商业中心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区域级别的商业中心也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交通较方便、规模较大的商场。同时,王府井、前门大栅栏和西单围绕天安门广场,构成了全北京城、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市级商业中心。
1990-1999年改革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在市场力驱动下,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转变为开放型市场经济,北京市商业网点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逐步转移,商业网点的分布也从城市中心区向边缘区扩展,并且在此次规划中明确划分了北京CBD,上世纪90年代CBD的建设和发展使得中央商务区的商业水平得到了稳固提升。同时,亚运会的召开带动了亚运村及其周边的商业发展,使得亚运村集聚中心形成。另外,此阶段北京的城市交通也取得较大发展,三环路的建成通车,使得三环路两侧居住区与日俱增,带来了商业网点在市区的进一步发展,社区级商业中心不断增多并有跃升为区域级商业中心的态势,同时社区级商业中心也在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商业社区化、扁平化现象开始出现。
2000-2008年,这一时期的商业网点布局主要受重大赛事以及北京城市规划政策的影响。跨入新世纪,北京商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纪元,2001-2008年是北京从申奥成功到奥运举办的8年,这个时期,奥运配套的餐饮业、住宿业等商业业态网点高速发展,奥北商圈、天通苑商圈、亚奥商圈趋于成熟。同时,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发展南城的指导原则下,北京南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使得亦庄、方庄、木樨园、丽泽、潘家园商圈逐步形成并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商圈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北京商业业态不断多元化。同时,由于商业网点的进一步外扩,北京商业的郊区化现象逐步出现。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商业网点的演化主要受公权力、市场驱动力的影响。同时,城市交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以及重大赛事等因素也深刻影响着北京的商业网点布局。
本文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选用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的方法,探讨了1960-2008年北京市商业网点的演化情况,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自1960年以来北京市商业网点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总体上随时间变化呈明显上升态势,北京商业网点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缓慢发展期、稳定上升期、产业结构调整震荡期、高速上升期。
上世纪60年代商业网点的发展主要沿东北-西南的轴向,从70年代开始商业网点标准差椭圆长短轴基本上沿东西轴向和南北轴向发展,并且东西轴发展优于南北轴发展,2000年以后商业网点有往北移动的趋势,随着商业网点空间上协调均衡化发展,东西轴向的发展优势有所减弱。
北京市商业网点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商业中心从上世纪60年代的前门、王府井、西单三足鼎立的形态发展到现今的中关村、CBD、亚奥、西单、王府井组成的新兴商业中心与传统商业中心共同发展的格局。
历史事件和城市规划因素在北京商业网点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改革开放成就了北京商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现今北京商业网点空间格局形成。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赛事的举办,使得北京商业布局随着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逐步向东北部转移,而城市商业空间也因奥运场馆的建设加重了北京商业网点“北轴”的建设。此外,城市总体规划、商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纲要对北京城市商业空间格局调整也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吾扬.北京市零售商业与服务业中心和网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地理学报,1994(1)
2.周尚意,纪李梅.北京老城商业空间演替过程研究——以1996年到2006年内城南北剖线变化为例[J].地理科学,2009(4)
3.于伟,王恩儒,宋金平.1984年以来北京零售业空间发展趋势与特征[J].地理学报, 2012,67(8)
4.王芳,高晓路,许泽宁.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商业区识别与分类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以北京为例[J].地理研究,2015(6)
5.田侠.北京商业业态的发展历程及其变迁[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4)
6.吴志峰,蔡雪娇,程炯.基于核密度估算的路网格局与景观破碎化分析[J].生态学杂志, 2012,31(1)
7.王茂军,张学霞,吴骏毅等.社区尺度认知地图扭曲的空间分析——基于首师大和北林大的个案研究[J].人文地理,2009(3)
8.王法辉.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M].商务印书馆,2009
9.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10.陈志楣,武凌君.1997-2002年北京产业结构的演变[J].北京党史,2014(1)
11.吴宇华.北京市新市区商业网点布局初探[J].经济地理,1991,11(2)
12.柴彦威,塔娜.北京市60年城市空间发展及展望[J].经济地理,2009(9)
13.张世飞.1978-1992年北京的社会问题及其应对[J].北京党史,201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ZH22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9164025);北京市教委科研 计划面上项目(KM201510011009);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面上项目(KM20141001100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