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娟(郑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郑州 450044)
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以西部地区为例
■ 王娟(郑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郑州450044)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无论是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发展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来看,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其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为例,通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发展现状,进而在构建用于衡量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内部差异化问题,提出促进我国西部商贸流通业均衡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内部差异影响因素对策
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关键环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已经从国民经济链条的末端行业转变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型力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商贸流通业对扩大内需、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表现出诸多问题,如流通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此外,目前关于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性方面的理论研究,尤其是重点针对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部差异研究相对还比较缺乏。因此,为了更好促进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部差异进行研究。
(一)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销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它既能够直接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状况,同时也能够反映了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和零售市场的规模,是有效衡量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商品流通的一项重要指标。
从相关数据来看(见表1),2010年至2014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零售品零售总额以及人均社会消费额都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然而其增长速度却相对缓慢,这说明西部地区对于社会消费品的需求及消费方面还是较为薄弱,这种情况会极易限制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二)商贸流通业增加值
商贸流通业增加值是指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商品和劳务的最终价值,是衡量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商贸流通业增加值越高,说明这个行业所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同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也相应越大。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增加值来看,2010年的增加值为8021.33亿元,2014年增长到了1290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6.8%,由此可见西部商贸流通业的增长速度还是较快的。
(三)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投资额常被用于衡量“物力”方面建设,因而其投资额的多少与地区硬件设施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商贸流通业而言,固定资产投入表现在运输、仓储及商品市场的建设与改造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都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此外,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高低与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正比关系,即越高的资产投入,越有利于地区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从表2可以看出,2012-2014年,四川、陕西、内蒙古、广西、重庆在西部12省份的固定资产投入的对比中,相对投入较大;而西藏、贵州、青海虽然投入额较少,其投入增长额却增长较快。
表1 2010-2014年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涉及众多方面,因而用以评价其发展的指标体系往往表现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对于商贸流通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全面、可操作以及动态性等原则,以便尽可能客观、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就是指标体系应能对商贸流通体系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这两方面有效评价,既能衡量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同时也能衡量其未来发展的能力及趋势等(王勇,2012)。
就目前来看,评价指标主要从流通产业发展基础、流通业发展对地区开发的贡献、流通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流通产业成长能力四个方面选取。而这些一级指标下往往又包含诸多二级指标,首先,流通产业发展基础指标主要有:人均GDP、市场发育指数、对外开放水平和交通密度四项。其次,流通业发展对地区贡献的指标主要有:流通产业发展的经济贡献率、税收贡献率和就业贡献率三项。再次,流通产业发展状况主要有: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及利润率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项。最后,流通产业成长能力主要有: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就业人数的增长率三项,如表3所示。
(二)西部地区内部区域划分
按照西部地区各区域商贸流通业的综合发展情况,实际上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区域,即第一类区域:四川、陕西、内蒙古、重庆。第二类区域:广西、云南、贵州。第三类区域:西藏、青海、新疆、宁夏、甘肃。
第一类区域其商贸流通业相对发展最好,也具有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第二类区域其商贸流通业发展处于中间层面,具有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等特点,其商贸流通业还需进一步发展。而第三类区域的商贸流通业则发展最为缓慢,无论是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与第一类区域相比具有较大差距,然而其增长速度则成为三类区域商贸流通业中最快的,说明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不同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特点其实也说明了地区商贸流通业之间发展的差异性。
事实上,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部差异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就西部商贸流通业内部差异而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财政投入及政策影响。
(一)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又称城市化率,是用以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刘增佳,2013)。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商品流通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因为城市的发展会极大促进简单商品流通向发达商品流通的转变,因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就是导致商贸流通业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从西部12省份来看,四川、内蒙古、陕西、重庆拥有相对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因而其商贸流通业在西部省份中发展较好,而西藏、青海、宁夏等省份则相对较低,从而其商贸流通业在西部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
总之,城市化的发展既能够为商品流通的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要缩小西部地区商贸流通的内部差异,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
(二)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
首先,在市场化程度方面。城市市场作为商贸流通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需求结构和商品流通能力,是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和规模的重要方面。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能刺激社会的分工协作,从而直接增加对商贸、运输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进而推动流通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其次,在对外开放程度方面。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对于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通过对外开放不仅可以吸引外资,用以建设及完善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还能够扩大本地区的商贸流通范围,开拓更大的市场。如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都最高的东部地区,其商贸流通业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并与中西部地区形成巨大的差异,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其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有限,使得西部商贸流通业长期发展缓慢。而仅从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来看,四川、陕西等省份相对较高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帮助其通过引进外资、先进理念等方式,使自身商贸流通业得到较好发展。因此,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也是影响地区商贸流通业内部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
(三)财政投入和政策影响
国家或地区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财政投入以及所施行的政策都会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产生重大影响:
一方面,如果地方政府重视本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并给予足够的财政资金投入以及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并积极建设或完善流通基础设施,这对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来说非常有利。而相反,缺少财政投入,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国家或地方在商贸流通业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则有利于吸引资金及人才的流入,从而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曹振纲等,2011)。所以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实行政策都会对商贸流通业产生影响。
表2 2012-2014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入额对比表
表3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内部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事实上,政府在商贸流通业的财政支出对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就目前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来看,政府财政在各地区商贸流通业的不合理配置甚至忽视问题,极不利于西部整体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因此应尽可能实现财政支出向商贸流通业的适当倾斜,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对相对落后地区商贸流通业的资金支持。
为了增加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提升西部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西部地区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这样不仅有利于更多国内外资金的引进与流入,保障地区商贸流通业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还能利用国内外市场的有益因素,如先进的科技、成熟的管理经验等来提高地区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效率及发展协调性。
此外,还要积极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第一,应当完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立体的交通运输体系(周科,2015)。相比中东部地区,西部的交通运输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不仅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决定地区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第二,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西部地区的流通体系,建立一批现代化的商品集散地、商品交易中心以及物流配送中心,以此形成合力、高效、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二)加快西部地区市场建设,形成完善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体系作为合理配置要素资源的机制,是有效促进我国西部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快西部地区市场体系的建设进程,并形成完善、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以充分发挥其在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中的功能。
第一,加强地区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区域发展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一方面,发展战略的制定上,既要统筹全局,也要重视局部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西部各地区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构建西部商贸流通大市场,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西部地区的资源共享,也更好推进了商贸流通体系的均衡发展,从而缩小区域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差异。
第二,重视流通基础建设与流通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化不断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而西部地区除了要完善流通基础建设,还要关注流通信息化的建设,从而才能形成布局合理、多层次、网络化的现代商品市场空间体系。
第三,发展多样化的流通组织和经营方式。以连锁经营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流通企业、电子商务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争取实现专业化、综合化、规模化等多种业态经营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
(三)针对区域发展特点,实行差别化战略
实际上,加强西部地区各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增强整体协调性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商品贸易的范围与领域,且有利于区内商贸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共享以形成最大集聚效应。然而,由于西部各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本身存在较大的差异,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应当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各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实行差别化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齐云英,2014)。
具体而言,首先在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好的第一类地区,如内蒙古、四川、陕西、重庆,虽然其具有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和较大的发展规模等优势,然而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速度及贡献率方面却并不突出。因此要针对这类地区的发展情况,积极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商贸流通业在地区经济的作用及地位,并继续发挥其带动作用。其次针对云南、广西、贵州这一类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其主要出现城市化水平较低、市场经济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不足,因此,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就应以全面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重点,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更多发展机会。最后以新疆、甘肃、西藏、宁夏、青海形成的第三类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拥有较强的成长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其流通基础设施也有缺陷,从而限制了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因而加强这些地区商贸流通业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促进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的必要举措。
(四)实施“人才强商”战略,提升商贸流通从业人员生产效率
一般而言,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与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为素质越高的从业队伍具有越高的劳动生产效率。商贸流通业作为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大量人员就业的同时,其发展也受到了从业队伍素质水平的影响。而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来看,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其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甚至成为了制约西部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因素。
而就西部地区来看,区域内商贸流通业相对发展较好的地区往往也拥有着综合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因此,有必要实施“人才强商”这一战略,通过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开展培训活动或者进行商贸流通企业体制变革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流通人才队伍的综合水平,并建设起一批人才齐全、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流通人才队伍,以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效率,逐步实现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使西部各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从以上对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分析可知,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内部的差异化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这种差异性不仅出现在西部地区,而是存在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内,这种差异性对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应当针对不同区域或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内部差异化,找出主要形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并采取相关措施,以缩小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王勇.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2
2.刘增佳.区域流通产业发展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3
3.曹振纲,金涛,马小勇.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11(33)
4.周科.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及影响因素的超效率DEA模型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
5.齐云英.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4(32)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地方高校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立项建设项目“会计电算化工作室”(项目编号:郑州市教育局文件,郑教高[2015]70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王娟(1984-),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