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中低产田改良与利用
遵化市地处“三山两川”,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山地、平原,中低产田类型多,面积大,如果改造得当,可使粮食总产大幅度增加。
1.1面积与分布。遵化市耕地总面积78.4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为1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5%。中产田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2.7%,低产田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中产田主要分布在石门、堡子店、新店子、建明、刘备寨5个乡镇;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娘娘庄、地北头、党峪3个乡镇。
1.2土壤类型与养分含量。中产田重点分布在平原地区,土壤类型以淋溶褐土和典型褐土为主,土壤沙质,耕层厚度20~40 cm,保水保肥能力差,排灌设施较差,造成土壤肥力相对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32~12.25 g/kg,全氮含量在0.5~0.75 g/kg,速效钾含量在50~85 mg/kg,速效磷含量在10~20 mg/kg。低产田分布在部分平原和山区,土壤类型以薄层粗骨性棕壤、粗骨棕壤、薄层粗骨褐土、粗骨褐土为主,土壤沙质,石砾多,耕层厚度0~10 cm,漏水漏肥,干旱严重,土壤养分极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6.8~10.32 g/kg,全氮含量在0.2~0.5 g/kg,速效钾含量在 20~ 50 mg/kg,速效磷含量在5~10 mg/kg,不适于农田利用。
1.3适宜种植作物与产量。中产田种植的作物为玉米、花生。玉米亩产400 kg,花生亩产250 kg;低产田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只能种植一些果树,如苹果、板栗、桃树等。
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系统,遵化市的主要中低产田类型属混合类型,主要包括灌溉改良型、瘠薄培肥型和坡地改梯型3种。
2.1干旱灌溉型土壤类型。主要为淋溶褐土和典型褐土,土壤面积42 341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4%,主要分布在石门、堡子店2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土壤面积34 600亩,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4.4%。
2.2瘠薄培肥型。土壤类型多为薄层粗骨性棕壤、粗骨棕壤、薄层粗骨褐土、粗骨褐土,部分淋溶褐土和耕作棕壤。该区主要分布在遵化市北部、邦宽线以北地区,涉及堡子店、石门、建明等3个乡镇,土壤面积65 626亩,占全市总土壤面积8.4%。
2.3坡地改梯型。土壤类型主要为粗骨性褐土、淋溶褐土。该区位于遵化市南部,包括娘娘庄、党峪、刘备寨南部、新店子东北部、地北头等乡镇,土壤面积9 846亩,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1.3%。
3.1质地沙。全区有沙质土壤34 600亩,占土地面积4.4%,由于质地粗糙,通透性好,土壤养分分解快而积累少,漏水漏肥,造成土壤各种养分含量较低,一般粮食作物很难生长,只能在此区栽植一些耐旱的果树和薯类。
3.2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旱涝威胁大。由于此区漏水漏肥,种植各种作物产量得不到保证,农民对这些土地失去信心,疏于管理,各种农田基础设施不能很好的发挥起作用,基本上属靠天吃饭地块。
4.1井灌工程。为了实现旱涝保收,能灌能排,多方筹集资金,打井、修渠及铺设防渗管道等农田排管设施,保证农田灌溉。
4.2增施有机肥。主要为农家肥和堆沤肥,它能较好地改善土壤结构,活化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可改善土壤的供保水、肥能力,提高土壤综合地力。项目区农田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达到3∶7,并逐年加大有机肥的施用比例,从而使土壤的肥力状况达到中等水平。
4.3配套技术措施。一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有小麦秸秆直接还田,玉米秸秆过腹还田,维护土壤的养分平衡和肥力的提高,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二是测土配方施肥,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增加投入,减少盲目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目的。三是推广设施栽培技术,根据此区特点发展设施农业,推广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和食用菌栽培技术,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变废为宝,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064200河北省遵化市农业畜牧水产局刘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