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2016-08-30 01:02:51王丽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王丽梅,张 龙



BNP、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王丽梅,张龙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体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年龄大于65岁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98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年龄大于65岁的健康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BNP、CRP、血常规,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各组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HF组BNP、hs-CRP、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hs-CRP、NLR水平随着Killip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上升,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hs-CRP、NLR三者联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做出诊断,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急性心力衰竭;老年人;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力衰竭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因此,对心力衰竭尽快做出早期识别,并判断其严重程度,能够指导临床诊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从而进一步减缓或阻止心力衰竭症状的恶化。B型钠尿肽(BNP)是早期筛查继发性心脏病及诊断心力衰竭的有效无创生化指标[1]。炎症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反映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2],作为一种心脏标志物,在评估各种疾病导致心肌损伤方面显示了重要的临床价值。近期国外的一些临床实践研究表明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分类计数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经典炎症标记物[3]。最近,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已成为强有力的更稳定的综合性炎性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血浆BNP、CRP、NLR水平,进一步探讨其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年龄大于65岁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98例(研究组),男58例,女40例,年龄65岁~85岁(70.2岁±5.3岁)。心力衰竭的诊断符合卫生部规划教材《内科学》第6版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其中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风湿性心脏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心脏瓣膜病6例,肥厚性心肌病4例。按照Killip分级:心功能Ⅱ级32例,心功能Ⅲ级28例,心功能Ⅳ级38例。排除标准:急慢性炎症,造血系统疾病,癌症病史,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入院3个月前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名年龄大于65岁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1.2方法所有入选病人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BNP、CRP、血常规,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治疗后1周再次复查上述指标。其中BNP测定采用荧光免疫法(美国Biosite生产的免疫荧光测定仪及配套试剂),CRP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血常规测定采用电阻法及激光技术相结合的原理(应用Sysmex公司推出的XE2000i血细胞分析仪)。

1.3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BNP、CRP、NLR水平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BNP、CRP、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BNP、CRP、NLR水平比较(±s)

2.2不同心功能分级病人BNP、CRP、NLR水平比较随着Killip分级增加BNP、CRP、NLR的水平越高,各心功能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心功能分级nBNP(pg/mL)CRP(mg/L)NLR心功能Ⅱ级32556.0±56.37.34±1.273.62±0.86 心功能Ⅲ级281012.0±79.61)12.92±2.151)6.76±1.211)心功能Ⅳ级38 2164.0±217.61)2)18.71±2.361)2) 12.49±2.131)2) 与心功能Ⅱ级比较,1)P<0.05;与心功能Ⅲ级比较,2)P<0.05。

2.3AHF病人治疗前后BNP、CRP、NLR水平比较AHF病人住院治疗1周后BNP、CRP、NLR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AHF病人治疗前后BNP、CRP、NLR水平比较(±s)

3 讨 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4]。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正逐年增加[5]。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重症,救治难度大,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找到一种快速、简便、准确诊断心力衰竭的方法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尤为重要,可为临床诊疗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而能减缓病情进一步迅速恶化。

BNP是一种肽类激素,作为一个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可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在肽类激素中,BNP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及重要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受到特殊关注,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热点。1988年,Sudoh和他的同事首次从豪猪脑内分离出一种新的肽类物质并将其命名为脑利钠肽,但此后研究证实人体内的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且以左心室合成为主,室壁张力及容量负荷增加都可促进BNP合成。BNP由于在心房、心室的储备少,当受到刺激时绝大部分通过爆发式合成来实现,因此BNP的调控发生在基因水平。BNP的分泌与心室的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密切相关,当心室负荷与室壁张力增高时,BNP分泌就会增加。心力衰竭时,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使血中BNP浓度增高,故可协助诊断心力衰竭。Davis等研究表明:BNP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3%,特异度为90%。本研究结果表明:在CHF病人中,血清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血清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治疗后BNP水平又明显下降,进一步证明BNP是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由此可见,BNP是AHF病人进行危险分层、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有力指标,并且其测定方法简单、方便、迅速、准确,临床应用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敏感的炎症反应指标,其合成与致炎因子密切相关。在心血管事件中,CRP能活化炎性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引发血管内皮损伤,血管缺氧、痉挛,发生心肌缺血等事件,最终导致CHF发生或加重[6]。本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病人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组间,心功能越差,CRP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病人经治疗后,心功能有所改善,CRP水平较前明显下降。因此,心功能不全病人在排除感染因素后测定CRP,可协助临床推断病人心功能损伤的情况。

既往已经有许多关于心力衰竭与炎症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许多研究以作为炎症标志物的白细胞及其亚型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预后[7-10]。中性粒细胞数量与淋巴细胞数量是炎症的标记物,它们随着炎症的严重程度而变化。NLR整合了两种白细胞亚型的预测风险为单一危险因子,升高的NLR可作为独立的预测因子,比其他任何单一的指标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因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可作为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标记物。本研究表明:老年心力衰竭病人NL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且心功能越差,NLR水平越高。NLR是一个比较容易获得的炎性反应标记物,可作为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危险分层的简单、快捷的工具。在临床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治疗决策。

总之,BNP、CRP、NLR均可在心力衰竭时明显增高,因此,在临床上可结合BNP、CRP、NLR评价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可能更具有优越性,对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1]宣迎梅,陈亚平.B-型钠尿肽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19):4102-4103.

[2]李荣,郑毅,何建彤,等.血浆BNP、hs-CRP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1):47-48.

[3]Nieminen MS,Brutsaert D,Dickstein K,et al.Euro Heart Failure Survey Ⅱ(EHFS Ⅱ):a survey on hospitalized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description of population[J].Eur Heart J,2006,27:2725-2736.

[4]王海艳.BNP、hs-CRP、HCY、UA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203-205.

[5]郑翔宇,鲁会田,李永伟.高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和B型钠尿肽联合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2(33):5996-5997.

[6]刘路平,谢晓林,林玎.联合cTnT、hs-CRP、NT-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40-47.

[7]Tssl JC,Sheu SH,Chiu HC,et al.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total and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isk of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7,23:111-118.

[8]Ndrepepa G,Braun S.Total leucocyte count,but not C-reactive protein,predicts 1-ye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Clin Sci (Lond),2009,116:651-658.

[9]Thomson SP,Gibbons RJ,Smars PA,et al.Incremental value of the leukocyte differential and the rapid creatine,kinase-MB isoenzym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Ann Intern Med,1995,122:335-341.

[10]Nunez J,Nunez E,Minana G,et al.Effectiveness of the relative lymphocyte count to predict one-ye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J].Am J Cardiol,2011,107(7):1034-1039.

(本文编辑郭怀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体公司中心医院(河北廊坊 065000),E-mail:124821800@qq.com

R541.6R256.2

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4.026

1672-1349(2016)14-1643-03

2016-01-23)

猜你喜欢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英文的中性TA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40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