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让世人认知远古中国

2016-08-26 09:19方益波冯源商意盈陈晓波
中国名牌 2016年16期
关键词:良渚遗址良渚先民

本刊记者/方益波 冯源 商意盈 陈晓波

良渚文化让世人认知远古中国

本刊记者/方益波 冯源 商意盈 陈晓波

良渚文化遗址,5千年前,这里已经初现国家形态的起点,它就是著名的良渚文化

六处发现被评为“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古城被我国考古学泰斗称为意义不亚于殷墟——在位于杭州西北方向的余杭区,一片丘陵地带芳草萋萋,5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初现国家形态的起点,它就是良渚文化。

经过80年特别是近30年来的不懈努力,考古工作者在当地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成果,世界将由此重新认识一个远古的中国。

良渚古城不逊殷墟

1936年良渚文化首度面世,1959年被正式命名;1986年对反山遗址的考古,出土了高等级墓地,其中有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1987年,对瑶山遗址的考古发现了贵族墓地,并首次发现古代祭坛;1992年至1993年,对莫角山遗址的考古发现,它的本来面目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型宫殿基址。从此之后,良渚文化的地位跃升,1994年,良渚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

而到2007年底,浙江省文物局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宣布了良渚古城的发现。它东西长1500米至1700米,南北长1800米至1900米,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北京紫禁城,一度是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期最大的城址。

对此,中国考古学界两位泰斗级学者均给出高度评价,张忠培教授指出,这一古城的意义不亚于殷墟,严文明教授则认为,它可看作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对良渚文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从1996年到2016年,考古工作者经过20年的工作,又在良渚古城遗址的西北部发现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时代还早了约1000年。这组水利工程由1座长堤和一组10座高低坝组成,可以在古城的西面拦蓄出三片累计面积11.4平方公里的水面,比杭州西湖要大将近一半。

“在上世纪70年代末,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就曾说过,良渚应该是‘最古老的杭州’,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说,良渚遗址考古不但发现了5000年前的古老城市,而且发现了中国进入国家形态的起点,因为兴建水利工程,需要有巨大的动员能力。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新探

良渚古城大型水利工程的消息2016年一经披露,就引起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这套庞大复杂的水利系统不但有历史价值,更有科技价值,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西汉海昏侯墓,体现了先民高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能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辉教授认为,水利工程是文明的重要标志,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堪比古埃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水利系统,它为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进程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进一步证明,良渚时期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早在2015年,“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的学者均表示,从出土玉器看,良渚文化中的神权至高无上,并与王权紧密结合,从中也可以看出良渚文明是以神权为纽带的文明模式。

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勋爵撰写的全球大学教材《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已经刊印到第6版。在2015年底了解到良渚文化后他表示,修订中的第7版《考古学》将加上良渚文化的内容。

良渚文明尚存待解之谜

良渚先民从何而来,以何为生,玉器的原料来自何方,文明最终为何消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近年来也逐渐浮出水面。

良渚古城水利工程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说,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良渚先民应该从源自天目山脉西苕溪的河谷地带逐步向平原地区迁徙而来,在河谷地带他们已经发现了多处遗址点,并在当地出土了专业的稻作农具。

水稻需要热量充足、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排灌便利、劳动力丰富的种植环境,而太湖平原的低平的地势与密布的水源易于形成合适的稻田,但也极易形成水患,不适于人类直接居住。王宁远说,良渚先民的作法就是在水网地带堆墩,遗址周边的许多“山”,就是堆墩的成果。

专家认为,发达的稻作农业为手工业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先民营建古城提供了物质条件。而在《山海经》中,良渚遗址附近的天目山被称作“浮玉之山”,更远一点的会稽山也在古籍中有“多金玉”的描述,因此,良渚玉器的大部分材料也可以就地取材。

而良渚文明的衰亡,有专家认为可能与当时海平面抬升导致河流下泄不畅有关,也有专家认为,良渚文明可能把过多精力投入到非生产性劳动之中,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削弱了抵御灾难的能力。

“良渚遗址考古迄今已经有六处发现被评为‘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项目,它已经拿出了向世界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系列成果。”刘斌告诉记者,经历了80年的工作,良渚文化考古成果可谓丰硕,但是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答,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更多保护。

The Liangzhu Culture Raise Cognition of Ancient China To The World

经过80年特别是近30年来的不懈努力,考古工作者在良渚文化遗址已经发现了一系列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成果,世界将由此重新认识一个远古的中国

猜你喜欢
良渚遗址良渚先民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社区艺术教育与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性研究
良渚考古学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玉器的统计学分析
良渚保护大事记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玉”见良渚
良渚遗址入编国家统编历史教科书
奇妙的博物馆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进行时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