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

2016-08-25 16:41高晓松
读者·校园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鉴真科举制度宦官

高晓松

关于鉴真东渡,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有很多记述。大家知道佛教分很多宗,律宗是持戒最严的一宗,鉴真是律宗大师,后来的弘一法师也属于律宗。鉴真东渡不光给日本带去了律宗佛教,而且帮助日本校对了经书,促进了日本佛教的发展。日本的很多佛经是从朝鲜半岛传过去的,经过翻译之后有很多错误。鉴真到了日本以后,帮助校正了经书中大量的翻译错误。鉴真出身于医学世家,精通医术,他本人就是一位医学大师,为日本带去了医学知识,曾为日本天皇和皇后治过病。鉴真还带去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在日本掀起了学习书法的热潮,到现在日本还保存着当时的一些书法作品。后来日本在中国书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日本大和民族的书法。鉴真还影响了日本的建筑,至今日本留存下来的最精美的唐代风格寺庙建筑群,就是鉴真和他的弟子设计建造的,所以,鉴真对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在鉴真到来之前,主要是通过中国的古书来了解中国的,他们觉得中国怎么老是改朝换代,改朝换代看起来好像很容易,于是就想出去跟中国比画一下,看看他们能不能也让中国来个改朝换代。

663年,唐朝正在朝鲜作战,日本派出水军进行对抗。中国和日本的舰队就在白江口进行决战,这是一场著名的水战。在这一战中3万名日军被唐军全歼,400多艘日舰被击沉与焚烧,烟火冲天,血流成河,鲜血染红了白江口。日本这个民族是不打不服的民族,日本被打以后马上开始学习,白江口一战的失败让日本明白了中国不是好欺负的,虽然看古书上说中国改朝换代容易,但真跟中国较量起来,发现自己完全不是中国的对手。于是,日本就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去中国学习,同时请中国的大师去日本讲学。当时鉴真去日本时,就受到了整个日本朝野的盛大欢迎,鉴真坐在日本皇宫中给日本的天皇夫妇讲经,日本的八十大臣一起受戒。所以,日本一直以来都觉得唐朝是中国最美好的时期,说到什么都是“唐”,以至于到后来日本人见着外国人就叫他们“毛唐”,就是长了毛的“唐”。唐朝各种各样的东西,日本人都学,连城市布局都模仿长安城。

日本人学东西很聪明,他们不是全盘学,而是有选择性地学。日本选择性地学了中国大量的东西,文化、艺术、制度等,但有两样东西没学,一个是科举制度,另一个是宦官制度。这也导致这么多年传承下来,日本民族和中华民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民族性格。

大家知道科举制度对于一个大帝国来说有很多好处。它其实就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关键在于我考什么你学什么,我考忠孝礼义廉、考“四书”“五经”,那你就得十年寒窗苦学。中国作为一个大帝国始终没有分裂,也和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而西方采取的是封建制度,它当然不会采用科举制度了,因为所有管事的都是一家的,欧洲十几个国家的王室通婚,爵位封来封去,它当然不用采取科举制度了,它采取的是贵族管理。日本不采取科举制度其实也有这个原因,日本长期以来也是分封成各种藩,再加上日本这个国家小,它不用像中国一样,为了大帝国的管理去采取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正面作用就是帮助一个大帝国统一思想。不管你到多远的地方去做官,即使原本去的人在路上被杀了,换另外一个人去,他依然忠君。自古以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科举的负面作用就是统一了所有人的思想,一旦思想被统一了,那大家就都被同一种思想洗了脑,这个民族的活力就被扼制了,这个民族就被束缚住了,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后来再加上科举考试的试题被“八股化”,就彻底束缚了自由的思想。科举制度对艺术的束缚也很严重,以至于中国的艺术家很少,大家的自由思想很少,反对主流思想的浪潮也很少,所有的思想都被束缚住了。

关于宦官制度就不用多说了,大家知道宦官制度是一种阉割人的文化,这是反人类的,日本没有学。日本的后宫是由女子来统帅,日本按照继承制度可以有女天皇,所以,不像中国那么男权主义至上。而且中国的宦官到后来已经不再是奴才、用人了,到明朝的时候,宦官已经成了每支军队的监军,宦官还可以欺负知识分子,权力越来越大。

日本人在学了我们的很多东西以后,又对它们进行了改良,变成了日本式的东西。比如说中国的琴棋书画等,日本人都学了,但是这些在日本被改良以后就成了棋道、茶道、花道等;还有中国的武术,日本人也学了,但是日本武士不是大家想的那种拿着刀乱砍、拿着板砖拍的粗人,那不是武士,那叫“浪人”,日本的武士必须琴棋书画都得会,而且非常有修养,后来形成了“武士道精神”。所以,日本这个民族很有意思,他们把中国的东西学去以后,就慢慢地把这些都变成“道”,而中国追求的是“术”。

猜你喜欢
鉴真科举制度宦官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人在气头请闭嘴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在气头上不说话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脚印
泥泞留痕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