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泽
建设“丝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对中东国家投资环境评价研究※
田泽
内容提要: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价是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首要因素。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和中国参与中东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大改善中东地区投资环境。该文基于中国对中东国家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沙特、伊朗、阿联酋和埃及等21个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分析,依据评价结果将中东投资环境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国家,并提出加强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健全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创设中东国家丝路投资基金及构筑对中东投资的法律保障机制等对策,促进中国海外投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中东国家投资环境评价
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5年3月,中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的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步入全面推进阶段。中东地区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处于 “一带一路”西端交汇处,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环节,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目前,已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等国正式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了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而近年来成立的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等平台,也将为双方的深度合作提供战略支撑。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往来历史悠久,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愈加密切的经贸往来,双方投资合作领域广泛,具备很强的经济互补性。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又为双方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利益交汇点和契合点,正成为推进中东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驱动力。近年来,中东在我国海外投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中国对中东地区投资存量由2004年的8.08亿美元上升至 2014年的158.48亿美元,增加了19倍。但在中国对中东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还面临来自中东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风险和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中东投资的东道国环境分析和认知,这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对中东国家投资现状与趋势
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对中东国家投资流量为29.73亿美元,存量为158.48亿美元,投资地区涉及22个国家,投资覆盖率达90%。从2004年至2014年10年间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投资飞速发展,投资存量年增长率超过70%,投资涉及油气、矿产、服务业、工程承包、电力、通讯、港口和化工等多个领域。虽然在这期间投资的发展速度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图1)。近些年由于中东部分国家政局动荡,中国与利比亚、埃及等国家的投资额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是,中国对一些政局稳定、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的投资额仍保持稳定增长。当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中东国家除了在能源领域继续加强投资合作,同时不断推进在基础设施、工业、农业、贸易与旅游等领域的投资合作。通过“丝路经济带”建设,推动投资便利化和双方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最终实现中国与中东经济投资优势互补、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图1 2004-2014年中国对中东国家直接投资趋势
2.中国对中东国家直接投资的特点
中东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投资市场之一。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对中东国家投资快速增长,中东逐渐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重点。在中国与中东国家经贸与投资合作加深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1)中国对中东投资产业单一,多数集聚在油气行业。中国对中东国家投资多为资源驱动型,对油气资源和石油工程的投资与合作较为集中,截至2014年,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投资项目多为能源合作项目,达到150多个,主要涉及勘探、炼制、油气管道建设与开发等领域。一方面中国直接投资可有利于发挥东道国资源禀赋优势,但是也存在投资产业单一的问题。
(2)投资国别集中度高,区域分布不均衡。中国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政治稳定、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占很大比例,而对于诸如伊拉克等这些局势不稳定的国家投资力度较小(图2),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3)投资企业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能源产业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且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需要企业具有更强的风险防御能力。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国大型石油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在中东地区的投资运营。
总体而言,近年来,中国在中东地区投资已取得显著的成果,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但仍需注意到,中东国家由于特殊的环境形势,对石油资源投资往往存在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在对中东地区投资时需慎思和研究这些环境因素。
图2 2014年中国对中东主要国家投资国别分布
1.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为了充分展现中东地区投资环境的状况,以中国对中东国家直接投资的过程为出发点,寻求全面反映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为最终目的,力求建立全面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现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指标变量的客观性、代表性、非差异性及可获得性这四个原则,重点考虑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发展水平、开放性政策等影响东道国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含了13个评价指标(表1)。
2.评价对象与数据样本
中国对中东的投资涉及22个国家,在选取评价对象方面,选择21个典型国家。中国对这21个国家的投资占中国对中东地区投资的99%以上①中东国家和地区包括:西亚国家伊朗、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土耳其、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卡塔尔、巴林、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也门和塞浦路斯;北非包括: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因此选取的评价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对中东投资环境问题。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指标变量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论文在实证分析中采用面板数据,既考虑截面数据的个体差异性,又反映了数据间存在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了实证结果的有效性。
3.计量模型与评价过程
(1)计量模型。根据上文指标,lnOIL、lnROAD、
lnTEL、lnGAS、lnGDP、lnPGDP、lnART、LAW、TARI、INFL、OPEN、GDPG、EDU作为变量,构建对数线性模型来对变量进行显著性实证分析,具体的模型如下:In FDI it=ai+b1InOILit+b2InROADit+b3InTELit+b4InGASit+b5InGDPit+b6InPGDPit+b7InARTit+b8LAWit+ b9TARIit+b10InFLit+b11OPENit+b12GDPGit+b13EDUit+uit
其中bi(i=1,……,12)表示解释变量的系数,t(t= 2004~2013)表示年份,ai为常数,μit为随机扰动项。为了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对单位不是百分比的变量均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2)评价过程和结果分析。
一是评价过程。使用Eviews8.0软件对2004~2014年中国对中东21国投资数据和环境评价指标变量数据进行回归计算,首先对模型的设定形式进行了Hausman检验,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显著。对影响中国对中东国家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固定效应回归,选取lnGDP、lnPGDP、lnROAD、LAW、TARI、INFL、EDU作为控制变量,lnOIL、lnGAS、GDPG、lnART、OPEN作为解释变量,构建5个线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分析结果,该结果中所有变量都通过置信度t检验,因此这13个指标显著性影响较高,可以被采纳。
二是结果分析。①lnGDP、GDPG、lnPGDP、OPEN、lnTEL、lnROAD、lnOIL、lnGAS、lnART、LAW、EDU对投资存量的影响为正,说明东道国经济发展越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基础设施越完备,资源越丰富、法律越完善、教育越发达,对中国投资的吸引力越大。②lnGDP、lnPGDP与lnROAD变量显著,与预期符号一致,对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影响为正。其中lnGDP、lnPGDP和lnROAD分别通过置信度95%、90%与99%的t检验。充分说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重点考虑因素。③lnOIL和lnGAS显著性较高,系数数值分别达到了4.21和5.33。即东道国原油储量每增加1%,中国的对其直接投资就会增加4.21%,东道国的天然气储量每增加1%,中国对其直接投资就会增加5.33%。这说明中国企业对中东国家投资有明显的资源导向。④TARI和INFL变量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系数分别为-10.21和-4.48。这说明东道国总税率越小,即政府对商业贸易的扶持力度越大;INFL越小,即东道国经济越稳定,投资的经济风险越小。⑤lnART的系数仅为0.003,且影响不显著,这是由于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投资产业多为能源等传统产业,而很少涉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1.主成分分析
(1)评价过程。在上述评价研究基础上,选取13个关键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东21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研究。评价步骤和过程如下:第一步,对21个国家的13个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通过KMO和Ballert检结果可知,KMO>0.6且通过显著性为0.05的Ballert检验,故所选的指标数据通过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之后通过对变量提取公因子方差,可知变量的公因子方差提取比例在0.67-0.93之间,这说明了对各个变量的提取是充分的有效的。第二步,按照主成分分析提取原则,即基于特征值大于1,提取前5个成分,并且它们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78.628%,这说明这5个主成分几乎包含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第三步,对成分矩阵进行公式1的处理,从而得到特征向量矩阵。从特征向量矩阵可以看出,在第一主成分上LAW(法律权利度指数)和TARI(总税率)有较高的荷载,说明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环境。以此类推,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东道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东道国的经济环境;第四主成分主要反映东道国的资源状况;第五主成分主要反映东道国的基础设施状况。第四步,将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与特征向量矩阵相乘,得到各个主成分值。第五步,根据公式2对中东21国主成分值进行百分制处理,之后计算21国在5个主成分的百分制分值的均值,最后得出中东21国投资环境评价分值和排名(见表2)。
公式1:特征向量=成分矩阵向量ai/SQRT(初始特征值ti)
表2 中东21国投资环境评价得分及排名
dif为i国在主成分f的分值,Dif为最后的百分制得分,dfmax为主成分f中最大分值,dfmin为主成分f中的最小分值。
(2)评价结果及排名。从对中东21国投资环境评价的最终结果和总体排名,可以看出中东21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差异明显,整体得分不高。投资环境得分高于50分的只有5个国家,大多数国家的得分位于30分和50分之间。进一步的分析可知,投资环境得分高值区主要是经济状况良好,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完备的国家;低值区主要是经济落后或者局势动荡的国家。按照投资环境得分值的高低排序,中东21个国家投资环境大致分为Ⅰ类(D>45分值),包括沙特、土耳其等7个国家;Ⅱ类(38<D<45)包括阿尔及利亚、以色列等7个国家;Ⅲ类(D<38)包括也门、埃及等7个国家。
2.聚类分析
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对中东21个国家投资环境进行归类比较分析,从而进一步评价东道国投资环境。具体步骤如下: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重新定义5个主成分指标,计算出中东21国的投资环境指数,以此指标为原始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1.评价结果分析
(1)投资环境为Ⅰ类的区域和特点。该类区域包括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卡塔尔、阿联酋、巴林、科威特和阿曼7个国家。这7个国家均为高收入国家,2014年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最高的为卡塔尔达到97513美元,最低的土耳其也达到10529美元。该区域资源丰富,均为石油大国。而且这个7个国家社会政治稳定性和基础设施也均位于中东国家前列,投资环境优异,成为中国投资者直接投资的优先区域。
(2)投资环境为Ⅱ类的区域和特点。该类区域包括阿尔及利亚、以色列、伊朗、利比亚、摩洛哥、约旦和伊拉克7个国家。这7个国家多为中高等收入国家,但也不乏以色列这个高收入非经合组织国家。该类国家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也均位于中东中上游水平,资源较为丰富,但是该类国家的社会稳定性明显不如Ⅰ类。Ⅱ类国家的政治局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尤其是以色列、伊拉克和利比亚国内战乱频频,恐怖事件时常发生。
(3)投资环境Ⅲ类的区域和特点。该类区域的国家具备明显的两个特点,政治局势不稳定或者经济发展水平低。该类区域既包括塞浦路斯、黎巴嫩两个中高等收入国家(2014年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但是由于两国政治局势动荡,战争频频,投资风险大,所以投资环境得分较低,也包括也门、埃及、突尼斯、叙利亚、苏丹这5个均为中低等收入国家,该类国家经济落后、资源匮乏且政局动荡不稳,其中也门的2014年人均GDP仅为1500美元(见表3)。
表3 中东21国投资环境区域分类
2.启示及建议
依据上述对中东21国投资环境的评价结果,中国企业在对中东国家进行投资时应考虑以下方面建议:
(1)加强投资区位的正确选择。中国企业对中东国家投资应该优先考虑那些区位优势明显的国家,即投资环境为Ⅰ类和Ⅱ类区域的国家。两类国家的市场广阔、资源丰富,政治局势稳定,是中国企业对中东投资的首选之地。卡塔尔和阿联酋等国的综合成分值位于第三和第四,两国投资环境明显优于其他中东国家,与两国开展能源合作具有较大潜力和机遇。但需要加强对以色列、利比亚等国内局势动荡国家的投资风险防范。
(2)降低Ⅲ类区域的投资风险,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体系。中国企业对Ⅲ类区域的国家应该慎重投资,确保局势动荡区域投资的安全可靠性,对于中低收入国家投资时应全面衡量投资的效率和回报率。其中黎巴嫩、也门和突尼斯三国局势动荡,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尤其突出,民族宗教纠纷突出,且存在较为严重的政治腐败、法制不完善以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等问题。因此,中国企业在对该类国家投资时,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借鉴国外风险管理经验,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中东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包括:投资前的预防策略、投资中的多元化策略和风险发生后的补救策略。同时,企业应该充分了解东道国相关投资、货币政策,积极寻求东道国国家政府的保护。
(3)创设中东国家丝路投资基金,强化中东国家在中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中东作为中国“一带一路”规划的战略高地和重要枢纽,中国应该强化中东国家地区在中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积极开展与中东国家的能源投资合作,同时推动对基础设施和工程及服务项目等非石油领域的直接投资。发挥中阿合作论坛和中国-海合会①海合会全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81年5月,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成员国包括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6国,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中心。战略对话等两大平台机制,加强对话合作,提升中阿战略合作地位,共同推动中国对中东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积极倡导与设立“中阿丝路投资基金”,为企业提供投资激励和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中国与沿线国家参与该地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领域的投资建设。积极利用“中阿合作论坛”的人文领域交流计划,加强与中东国家各种形式的交流,增加民意互访,搭建平台,为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投资夯实民意基础。
(4)构筑中国投资中东的法律保障机制。针对中东国家有关投资法律法规的特殊性,应重视中国与中东国家政府间双边投资协定的重大作用,完善双边投资协定及其补充协定,以政府信用加强中国海外投资利益的保障。同时,积极利用国际法规防范风险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中东国家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可以通过政府信誉和国际法规加强对投资者正当权益的保护,建立有效的中东国家投资的法律保障机制。
(5)加强中资企业的协同合作,扩大在中东市场的竞争力。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引领下,有计划地推动中国企业在中东的投资与发展,促进国企、民企组成联合体 “抱团出海”。为避免中国企业投资分散、无序竞争的不利局面,应积极促进中东投资的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及协会组织的有效联合,协同作战,共同开拓中东市场,促进中国海外投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Philipp Harms,Heinrich W.Ursprung.Do Civil and Political Repression Really Boos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J].E-conomic Inquiry,2002,40(4):651-663.
2.Alan A.Bevan,Saul Estrin.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o European Transition Economie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4):775-787.
3.Tomi Makipelto,Josu Takala.The model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dynamic decision making in the energy industry case analysis of investment energy production in Finlan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clear Governance,Economy and Ecology,2009,2(3):281-295.
4.Jan Hunady,Marta Orviska.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EU Countries–Do Corporate Taxes Really Matter?[J].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4,(12):243-250.
5.M.Balat.Natural Gas Potential in the Middle East[J]. Energy Sources,Part A:Recovery,Utilization,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2007,29(2):179-184.
6.Yi Ling Huang.Study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 of Chinese Energy Investment in the Middle East[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672):2127-2131.
[责任编辑:吴群]
F279.2
A
1009-2382(2016)01-0045-0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中国企业对非洲海外投资的战略调整、引力集聚和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3BJL0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边际产业有序转移与海外投资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B19414)和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重点专项资助“未来新一轮我国对外投资可持续增长战略谋划与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B22814)中间研究成果。
田泽,河海大学教授、博导,低碳经济研究所兼苏南经济研究所所长(常州21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