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存收
2015年7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曲艺学科的发展及其学科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会专家从学科理论建设与实践层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为曲艺学科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指明了方向。会上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董耀鹏同志在发言中谈到:“构建中国曲艺学学科体系,是中国曲艺学最为紧迫但又必须着力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关乎学科建设的全局和未来”,阐释了当前曲艺学发展的急切要求与未来的展望,我想这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下称“中国曲协”)及相关学科领域学者们多年心声的反映。
一个学科体系的建立绝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常年的学术积淀和实践探索,它需要宏观体制的规范和管理,更需要确立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这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点和关键词,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规范化,学科体系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教材教法、方法论、论文指导等。那么,我们今天谈的曲艺或者曲艺学它已经具备了哪些必要的条件呢?曲艺在中国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拥有众多受众和曲种,这是一个学科发展必备的条件,即具备常年的学术积淀和实践探索。至于宏观体制的规范和管理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曲艺学没有及时进入序列,而导致了目前的尴尬境界——学科目录和专业目录的双重缺失,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当前的曲艺发展形势给予支持,并做整体的学科规划和指导。此种建制正如董耀鹏书记所说:它关系到一个学科门类的存在与消亡,我想加入学科建制是早晚的问题。
一个学科体系的建立除了上述的宏观体制的支持和历史文脉的传承外,还需要更多扎实的学科自身建设,这其中涉及到师资的培养、教学大纲的编写、培养目标的确立、教材教法的协调、方法论的确立、论文指导的规范等。一个学科体系或专业的建设始终离不开“三教”问题,即教师、教材和教学。那么,接下来我就以一个出版人的身份对曲艺教材的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教材建设是围绕着教学而编写的,对教师起到辅助作用,对教学起到支撑作用,它是教学成果的反映,也是教师教学的体现。一本优秀的教材不仅能够授业解惑,而且还能泽被后世,甚至流芳百世成为经典。
曲艺学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曲艺界教授学生多以师父带徒弟的传统模式进行,有一些口传法则和实践要领需要亲自感受和尝试,传统的教材编写无法完成这一使命,我想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纸质教材中置入视频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可以观看曲艺家的视频讲解,既满足了传统曲艺的授课形式,也能够拓展教材的有效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曲艺学尚未成为教育部备案的学科门类,现有的教材或者讲义只能依靠各地院系所聘请的很多曲艺家根据自己的理念进行编写,其中不乏个人主观意识和个人理解,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不能形成范式教学。庆幸的是,在2015年7月召开的“首届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教育论坛”上,中国曲协联手辽宁科技大学把曲艺教材的编写提上了日程,并由中国曲协组织全国众多专家共同编写一套曲艺系列教材,成功解决此问题,此乃曲艺界的一件幸事,更是曲艺学科走上正轨的必由之路。
第二,教材的编写反映了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它应具有一种普世性。各类学科教材的建设应召集本领域的专家对教材的内容和体例进行统一的规范,并编制相应的编写细则,统一思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8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曲艺本科教育,8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曲艺大专教育。那么我们应对这些开设院校进行课程调研和回访,针对他们的共同问题和课程设置进行教材的编写,与此同时,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如本科、专科等。因不同层次教学的课时量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我们在教材的前面制定教学课时建议表,确立哪些章节的课时是必讲的内容,哪些章节的课时是可以选择的,这样就解决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实际需求的问题。
第三,曲艺学专业的教材建设需要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支撑,也就是说需要既有该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要配有相应的专业课教材,形成系统的教学理念。本套由中国曲协和辽宁科技大学共同组编的教材包含了一史一论,五本专业曲种教材,一本艺谚艺诀,两本图书资料索引,一本少数民族曲艺,整体规划较为合理,能够初步支撑起一个学科专业的建设,随着学科的发展壮大可以适当增加相应的基础课和专业课。
第四,教材编写应与时俱进,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近几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纸质教材的编写形式和内容表现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中国大学MOOC等一批数字化内容平台的上线后,给当前的一线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此类视频更有利于艺术类学科内容的展示与表现。纸质教材则可以借助这些平台有效地拓展纸质教材的内容、丰富教学的形式。2016年在审读视频公开课时(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了教育部视频公开课的审读任务),在众多的艺术类视频公开课中发现了唯一的曲艺学视频公开课——《中国评书艺术》,由辽宁科技大学田连元、田洁、周壮、裴冠红主讲。这些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有效地提升了学科建设的基础,虽为星星之火但可以形成燎原之势。
曲艺学学科体系的自身建设和建制势在必行,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曲艺学将在各大院校的专业目录上呈现,并将会在全国各地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