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雪霏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主力军,是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群体,辅导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辅导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都要求辅导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探索提升针对高职学生特点,辅导员提高理论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 高职院校 专业化 理论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8-02
一、关于辅导员的职责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高校辅导员必须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认识水平。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辅导员工作重视度低,职业发展方向不明晰
(1)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很多高校由于一些原因而不够重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或是对其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高校工作的重心仍然是教科研,这样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被忽视。
(2)职业发展方向不明晰
高校没有建立辅导员的培养与晋升机制。偏重于专业学科的教育工作,对学生行为管理方面较少关注。辅导员的岗位设置只被当作是宿管老师,对辅导员的考核与招聘也存在漏洞。
2.辅导员工作职责定位不准,工作不稳定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清晰。虽然实行的是院校两级管理,校方无法对学生生活起居实行考察,便需要设定专门的职位去进行日常管理。校方将学生宿舍管理和行为规范检查都交给辅导员,平时又要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这便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量。
3.思想重视不够,队伍稳定性差
一些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从理性的层面和战略的高度理解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有的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仍然处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高等院校缺乏科学的德育工作观
高校管理层必须重视思德教育工作,不能总是将学科知识教育当作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题。如今高校教学目标仍处于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重视,只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
2.制度建设滞后,制约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发展
(1)辅导员专业发展受到多层管理体制的影响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特点与其他国家不同,是党政共管形式,学生管理工作由辅导员统一进行。学生与高校之间良好的交流使日常的教育和管理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一些问题的出现,多数是由于管理机构过的带来的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分工不明确。
(2)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普遍不高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作为专业术语,是不断变化且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概念。布朗德士对“专业”概念有过这样的形容:“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以智能为特质,包括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
(3)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存在局限性
辅导员的工作特点是对教育,组织,管理的职能作用兼并。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的向导和领路人。正是它角色分工多,使高校各级领导对辅导员的职责认识不明确,仅仅强调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却忽视了它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职责分工的偏颇,使辅导员疲于应付各种行政事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无暇照顾。减少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致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
三、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
1.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且热爱教育事业
为了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对于马克思主义,辅导员自己首先要坚持信仰,才能让学生对其坚定思想,辅导员还要主动把这种思想升华为更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
2.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寻求自我发展
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 辅导员职业化对其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磨砺。
3.提升理论素养
辅导员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辅导员的根本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工作主要不是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而是体现在大量的事务性、生活性的工作之中,但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其根本职责是一样的。
四、总结
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必须突出专业化特点,首先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方面,要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不断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使其能够实现职业价值,这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高校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扶持力度。通过长期的推动不断完善学生工作的运行机制,培养出一批有着较高专业水平的辅导员。
参考文献:
[1]王志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