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娣
【摘要】课程资源和课程实践活动息息相关,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给小学生的课程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要求,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资源开发 利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6-02
件,利用是开发的最终目的。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进行研究探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在对学生综合性的实践能力的培训,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范围和性质,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主要是校内教学设施资源和人文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是对校内课程资源欠缺资源的合理补充,主要包括家庭和社会所具有的利于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设施及条件。网络课程资源是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通过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信息资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总结出的具有学生特色的特点,即丰富性、可用性和开放性。丰富性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将不同的地域文化、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眼前。可用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将学校的教学设施进行充分利用,体现资源的可利用性。开放性是指学校资源对学生实行的开放制度,调动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要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主要包括整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是学生参加活动的综合评价,是学生对世界元素和社会因素的整合。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对世界和社会的整体性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针对性原则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地方特色组织的具有地方风格的活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化综合进行。经济性原则是学校结合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的综合性考虑,组织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要求是依据课程目标、开拓资源范围、突显地域文化。围绕课程目标展开实践活动,对课程目标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组织实践活动。校内资源的有限性,就要求教师进行资源的扩展,在实践活动中加入丰富多彩的课程以外的资源,对学生进行资源拓展,可以将地域元素融入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体会。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包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加强教师的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强调学校校风校纪,体现学校特色三个方面。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增强教师的课程教学模式和理念,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水平培训。依据学校的校风校纪,组织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提高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培养个性健全的人才。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可以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改进意识;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有机结合后融入课程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将学生引入社会的集体中,合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经验,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是一种从身体到心灵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家庭是对学生情感素养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三者的统一结合是对学生最好的锻炼。
四、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最佳的锻炼和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最后提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价值以及开发和利用价值,强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夏云.试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应用价值及资源开发[J].内蒙古教育,201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