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非在编辅导员职业发展困惑

2016-08-23 07:39刘楚泽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辅导员

刘楚泽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高校为了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施编制管理的同时,直接采取向社会招聘且不进事业编制的合同制职工的辅导员来充实辅导员队伍以缓解用人压力。非在编人员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出职业困惑。

【关键词】非在编 辅导员 职业困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92-02

高校院校在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的同时,对合同制辅导员队伍的需求也迅猛增长,在非在编辅导员的队伍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受社会上对非在编辅导员职位的认可度不高,高等教育自身政策体制对非在编辅导员的保护力度不足,非在编辅导员个体自身职业规划和职业展望的认识缺陷,从而引发了非在编辅导员对职业发展产生了困惑,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非在编辅导员职业发展困惑因素

1.社会对其认可偏低

按照高校的人事制度,高等院校受聘教职工分为在编、人事代理、非在编合同制三种。大多数辅导员均为非在编合同制职工,相对于高校专任教师,辅导员职位的社会认可度较低,非编制辅导员地位认可度更低,目前社会上大部分人认为辅导员就是一个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专业要求,只要能跑腿、管管学生,就能胜任的一个职位。再者,自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来,合同制、聘任制、人事代理、人才租赁等新兴人事制度名词出现在各高校的人事管理模式中。非在编辅导员作为人事体制改革的等级产物,难免在这种尴尬的情形中,受到偏低的重视程度。

2.高等教育人事体制政策保障不足

高校人事体制对非在编辅导员职业规划和职业展望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大部分高校存在同工不同酬,对在编和非在编人员的工资薪酬和福利待遇、晋升空间和条件等条件都大相劲庭,再加上由于国家未对非在编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所以,为了体现在编与非在编人员的区别,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各种保险的交纳、公积金、职称的评定、各项奖金补助等待遇上规定,两者享受不同的待遇,致使非在编人员感觉得不到更好的保障。

3.自身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展望

目前,在高校辅导员辅导员队伍里面,大部分都是刚从学校毕业进入高校工作,对辅导员职业认知水平较低,在认知中会产生一些模糊性概念,刚开始对于职业往往具有一定的期望度,对于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工作发展拥有一定的期待,但尚不能够体会到辅导员的真实价值,另外加上辅导员工作量大,事务繁琐,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工作成效却不容易显现,很难像专任教师那样体验到教学或科研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再者学校又对非在编辅导员“重使用”情况下,使得非在编辅导员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之下而迷失对职业的规划和职业展望。

二、提高高校非在编辅导员职业发展困惑对策

1.加强政策保障力度,提高职业认可度

落实政策解决非在编辅导员编制的问题,提高待遇,改善非在编辅导员待遇避免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而流于形式化,真正实现同工同酬,从政策上保障非在编辅导员队伍的切身利益。 各高校应当全面解读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2006年7月第24号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准确把握辅导员岗位定位,营造良好的辅导员岗位工作的氛围,使他们工作更加职业化、专业化、社会认可度更高,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2.搭建发展平台,提高人事制度的发展空间

各高校可以根据16号文件和24号教育部令探索制定符合本校非在编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制度,搭建非在编辅导员的发展平台,优化非在编辅导员岗位的职责,提高非在编辅导员的发展空间,从岗位认可、待遇薪酬、职称评定、津贴制度、行政职级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完善人事管理体制,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等原则。

3.科学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提高自身责任使命

辅导员始终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了解最直接、最全面,对学生的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在培养人才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在编辅导员自身要制定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制定自身职业发展的路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时俱进。

三、小结

随着高校对辅导员岗位的人数增多,非在编辅导员也日益增多。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人数已经迅速发展起来,解决非在编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认可和支持,必须得到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和保障。再者,非在编人员自身也要明确岗位职责和历史责任感,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中华名族伟大的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申捷.高校非在编合同制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过程現状与对策朽究——以南通学院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9)50-53.

[2]张志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5-47.

猜你喜欢
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对策
刍议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策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与对策
高校辅导员队伍有效激励的最新研究综述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100系列”丛书(四册)
“有为”也应“有位”
辅导员待遇,职业幸福感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