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园 刘小燕
摘要: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为专业服务的语言应用课程,学时短、学生多,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转换知识传授和内化过程,强化了学生对专业词汇和结构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专业应用能力。在课程实践过程中,依据这种新型教学法的特点修改教学大纲、修订教材、设计课下任务、重新组织课堂讲解与讨论、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的教学环节,重新构建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翻转课堂;任务教学;形成性评价;环境工程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26-02
专业英语是四年制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限选课,它不仅仅是英语语言课程,更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密切相关,是一门为环境工程专业服务的语言应用课程,涉及体系庞大而复杂的专业知识,即专业英语=英语语言+专业知识。不同于基础英语,在文体上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一般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几个固定的组成部分;在句法方面比较单一,主要是名词化结构多、被动语句多、长句多、后置定语多;在词汇方面,由专业术语、半科技词汇和语言共核词汇构成。为了客观、严谨地陈述科学事实,专业术语多源出拉丁语和希腊语,由词根(root)、前缀(prefix)、后缀(suffix)和连接元音(combining vowel)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派生而成。
目前,南昌航空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仅24学时。在短学时、多学生的教学环境里,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内容教学模式,必然出现“教师简单讲讲、学生大概听听,课堂气氛冷清”的现象。因此,探求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是完成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專业英语课程要求的唯一途径。
一、基于任务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是指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换而言之,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知识的巩固和讨论,而知识的学习在于课下。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成为真正的解惑者。
所谓任务型教学,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创设一个个“任务”,根据每次的授课内容,为每个小组设置符合教学目标的研究任务。
综上可知,课下任务的合理设计是现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前条件。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与环境工程专业前沿紧密相关,又要依据授课对象的特点控制难度,课下任务过空过泛起不到语言应用的实际效果,任务过大过重不仅学生无法完成,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一)修改教学大纲
课程大纲主要包括授课对象、课程性质和地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习题要求、考核办法和教材等7个方面的内容。本次课程改革围绕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习题、考核办法和教材等几个部分做了大幅改动,如下页表1所示。
改革后,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献的阅读等课程基础内容的学习将由课上转至课下,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仍保留了难点内容精讲,且将科技论文的翻译与写作等知识运用的内容放到了课堂讨论环节。这种精讲与任务式教学法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实施任务,促进学生自身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阅读、语言积累和应用。
(二)修订教材
结合专业特点和本校学生英语基础,笔者曾在2010年自编了一本课程教材,内容主要涉及人与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及其处理、噪声及其影响和环境监测等7个专题的科普文章,以及科技论文的翻译与写作技巧的基础知识。使用至今已近6年,部分专业知识略显老旧。6年间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几度调整,课程学时由最初的40学时缩减至24学时,加上学生对专业词汇掌握薄弱,在课程上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词汇讲解,因此,根本无法按最初的设想将目标语言与主题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内容精讲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许多知识只能“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本次课程改革,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王立章等人编写的《英汉环境科学与工程词汇》字典为蓝本,缩编专业必备词汇,供学生课前自学,课上随堂检验。另外,从国外各大数据库的环境学科期刊,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Water Research”、“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 Material”、“Atmospheric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中选取难度适中的英文文章或部分内容,补充原教材人与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及其处理、噪声及其影响和环境监测等7个专题的阅读材料,并做到每三年更新一次,与时俱进。
(三)设计课下任务
依据本科培养计划,大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需完成5000字的外文翻译、撰写毕业论文的英文标题与摘要。但大多数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不高,更有部分学生完全借助翻译软件应付了事。为此,笔者提前准备7个专题的30多篇阅读材料,作为毕业论文环节外文翻译的模拟材料,分别以不同的任务形式发给每位同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别较大,任务的设计采取个人任务与小组协作任务组合的形式,同时做好同学间的帮、扶、带。标题和摘要的写作是课程精讲的内容,课后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写作水平。
普通高校的专业课程很难实现小班授课,课下练习产生的几十份疑问根本无法在课堂讨论环节完成。因此学生在完成课前自学后,可通过QQ群、微信群等网络便捷平台进行课前沟通讨论,巩固课下学习效果。
(四)课堂讲解与讨论教学
翻转课堂将知识的学习转入课下,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知识的巩固和讨论。因此,课堂第一步是测试学生每个专题的必备词汇量和对专业英语基本语句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并依据学生水平进行分组。第二是针对学生在课下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讲解科技论文写作和翻译技巧,主要包括:(1)翻译简史及专业英语翻译基本要求;(2)专业英语中数字、符号、公式、化学反应式等的读法;(3)英语科技论文的构成及投稿;(4)标题的翻译;(5)摘要的写作;(6)专业英语中常用句型的英汉互译。
课堂讨论主要是针对7个专题的阅读材料展开。教师首先根据各组学生的英语水平,布置讨论题目,讨论结束后公开发表小组讨论意见,以呈现课下学习和课内讨论的结果。同时要求每位同学从7个专题的讨论材料里选出部分章节,独立完成3000字左右的外文翻译,作为课程的期末大作业。
(五)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
采用任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组织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现了大学英语教育从应试教育向应用教育的转变,学生课下练习和课内交流的频率大幅度增加,因此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不应采用“一考定分值”的形式。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成绩可由课内词汇测试、课堂互动、随堂报告和期末大作业等几个部分,按2∶2∶2∶4的比例加权确定。
三、结语
专业词汇是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基础,语言的专业应用是课程的最终目标。任务式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将课程基础和最终目标均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课下预习和準备,专业词汇通过随堂测试检验,专业知识的语言应用在课堂精讲与讨论中进一步升华提炼,最终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确保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延鹏,罗姮.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4,(28):187.
[2]陈春燕,朱天菊.翻转课堂在专业英语中的探索[J].读与写杂志,2015,12(11):8-14.
[3]王桂莲,等.工科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262-263.
[4]丁园,吴少林.专业导入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江西化工,2010,(1):155-157.
[5]黄宏,邢云青,高春梅.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改革[J].大学教育,2015,(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