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生态治理中乡贤群体的价值分析与培育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

2016-08-19 01:14谢开勇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乡贤环境治理群体

谢开勇 谢 寒

(1.西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2.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成都 610031)



西部生态治理中乡贤群体的价值分析与培育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

谢开勇1谢寒2

(1.西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 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成都610031)

西部新农村建设虽取得了成绩,但也衍生出些问题,特别是生态问题尤为突出。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影响西部生态治理的因素很多,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西部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归纳出造成影响的因素,并重点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乡贤群体”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观点,并在着重对乡贤群体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立足西部生态环境治理,阐述了加强乡贤群体培育与引导的若干措施。

西部;生态治理;乡贤群体;培育

我国西部地区是指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四川、青海、宁夏、甘肃、陕西、重庆、内蒙古和广西共十二个省(区),国土面积约为597.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2%以上。西部地区地域广袤,疆域辽阔,经纬跨度大,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疆域内气候条件差异显著,西北干旱少雨、西南温湿多雨、青藏高原寒冷。自然条件的恶劣与多变,地形地貌的复杂与多样,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我国几大江河的发源地。因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始于2000年的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新世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内地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近15年“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势在必行。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

西部地区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资源多样,对支撑国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也十分脆弱,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加上高速增长的人口压力,人类活动频繁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各类自然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损失巨大,同时对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形成掣肘。西部部分省区物种濒危、灭绝情况如表1所示。

自然资源的减少,既有自然灾害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见表2)。西部地区的生态破坏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随着经济开发强度的增加,生态退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持续削弱,国家整体生态安全也将为此受到更为严重的威肋。

表1 西部部分省区物种濒危、灭绝情况[1]

表2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与人为原因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环保部的相关资料整理。

(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破坏,不仅影响着我们生存环境,同时对经济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

据世界银行测算,1995年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专家们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环保总局2011年生态状况调查表明,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地GDP的13%,相当于甘肃和青海两省当年GDP之和[2]。

另据新华网2014年1月14日所载资料显示,2014年以前,几乎每年重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千亿元人民币,几乎占了国民生产总值GDP的9%左右。

据中科院测算(2011年),目前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8.3%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二、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及作为群体分析

(一)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我们知道,导致环境变化的因素有二: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自然力量具有不可抗拒性,而人类的因素是可控的。在环境科学家眼里,自然力量引起的环境变化(如地震、滑坡等),其自身会主动修复与平衡,也就是说,当地震等破坏性因素引发生态环境失衡的状态,自然界会经过一段时间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保障新的、良性的生态系统的建立。

人类因素引发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一种是表现为与自然环境相融的变化;另一种是与自然环境相悖的变化。受人类需求欲望无限的驱使,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都是为了经济利益目的,违背自然规律的过度放牧、垦荒、矿产资源开发、地下水超采、化工污染等,致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属于与自然环境相悖的变化。

(二)作为群体分析

所谓“作为群体”是指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中,贡献突出、作用最大、影响力较广泛的人群类别,他们应是不具有任何政府身份的个体。

对影响生态环境变化因素的分析,是为了明白人们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哪些因素“可为”,哪些因素“不可为”;以及“可为”的重点人群是谁?又该如何“为之”。事实上,在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中,自然因素是不可控的,一般而言,是人类“不可为”的。而人类“可为”的是人类自身主动作用后引起的环境变化,当人们的价值观、经济利益观、财富观、幸福观等的不同,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也不同,或尊重、或协调、或破坏掠夺。至此,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中,治理行为的导向性、标杆性和示范性就尤为重要。

西部生态环境的治理,一要“可为”;二要突出群体的重要性。按常理,西部环境治理是全民的事,特别是西部地区人民的事。由于人的差异性,不同个体或群体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和影响力是不一样的。从各地“原住民”角度看,那些长期居住于此,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予善待,并为优化环境做出并愿意继续作出积极贡献的个体才是“作为群体”,他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意愿强度、投入情况直接影响着周边人的效仿,具有治理行为的导向性、标杆性和示范性。本文将此“作为群体”称为“乡贤群体”,也就是常说的地方乡绅、能人、贤士等。

三、乡贤群体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价值分析

(一)乡贤内涵及特性

1.乡贤内涵溯源。“乡贤”自古有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乡贤极为重视,并将其视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民生发展、秩序维护的领袖,相近义的词还有“乡三老”、“乡先生”、“乡达”、“乡绅”、“贤士”、“能人”等。秦汉时期,“乡三老”是乡村最高领袖,他们管理着乡村的一切。宋代欧阳修《章望之字序》:“孝慈友悌,达于一乡,古所谓乡先生者,一乡之望也”。其中的“乡先生”应泛指乡里有声望、有德行的人。清代李渔《风筝误·贺岁》:“赖有乡达戚补臣,系先君同盟好友”可以看出,“乡达”乃一乡贤达之士。而“乡绅”是古时对退职还乡家居的官员和在当地有声望的人的统称。

综上,“乡贤”是指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者,他们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对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与引领,秩序规范建立与维护的重任。

2.乡贤特性。相对于其他个体或群体,“乡贤”需具备三个特性,即地域性、知名度、道德观[3]。

所谓“地域性”,就是指“乡贤”应是在本土成长起来的能人,或由外部迁入,在此地居住了相当长的时间,其行为规范、言谈举止已本土化,已被当地人所认同。

所谓“知名度”,就是指“乡贤”一定是在当地人非常看重方面做出过贡献,具有他人所不及的能力与素质,并为乡村所有人或绝大多数人所知晓。

所谓“道德观”,就是指“乡贤”要公心为上,处事公正公平,德行高尚,众望所归,是乡村村民们的言行楷模。

通过对乡贤特性的分析,清楚地表明:乡贤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着周围人的态度与行为,他们的言行具有极强的导向性、标杆性和示范性。这也是本文选择“乡贤群体”的理由。

(二)乡贤群体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价值分析

乡贤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群体,在国家、政府、社会高度重视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今天,他们的参与,其作用不可小觑,无论是从经济学角度的“投入—产出比”,还是从生态环境治理的实效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实际角度看,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以下本文对乡贤群体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进行较具体的价值分析。

1.熟悉本地自然条件、地貌特征,能提高环境治理性价比。乡贤久居乡土,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沟壑山梁都烂熟于心,当生态环境需要治理和修复时,他们会以系统观点,整体加以考虑与规划,注重联动效应,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修修补补,陷于无休止的治理中,避免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与浪费。这些优势条件不是政府或社会所具备的。

2.精心治理小环境,产生示范效应。我们应该关注到一种现象——那就是在乡村,凡是当地能人、有本事和威望的人,他们自己家的院子、农耕地等都治理得不错,一切都与大自然相协调,也许这与经济状况有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以及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人都会自觉不自觉以乡贤为榜样,尊重自然,重视小环境的治理和建设。可以想象,如果家家都如此,我们西部生态的大环境将是多好的一幅景象。这种景象在当今由村民自己打造的连片“农家乐”村都可以看到。

3.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产生导向作用和凝聚效应。乡贤身处地方,心系天下。他们非官非僚,或退官闲赋在家,却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意识,不计个人得失,为治理环境倾其所有。这种情况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特别是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中屡见不鲜,并产生了或正产生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和凝聚效应。

如:有以一个普通公民身份,坚持13年自费治理新疆西部查干湖的郑柏峪;有23年来在毛乌素沙海边缘植树、种草,自垫资金800万的平凡女人,全国治沙模范的牛玉琴;还有原中共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4]。

他们的行为感动了社会、感动了周边的人,人们敬仰他们,学习他们,并积极参与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凝聚成可观的力量。如自费治理新疆西部查干湖的郑柏峪,为使2002年干枯的查干湖恢复生态,曾多次向国家相关部委申请经费,最后都不了了之,他没放弃,没抱怨,仍然执着地坚持,在他的影响下,当地人主动参与,当地企业也积极合作,共种植碱蓬75000亩,这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2012年查干湖又有水了。同样的情况是,在牛玉琴的带动影响下,周围1904户家庭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茫茫沙海里植树2000多万株,将7300多公顷荒沙变成了绿洲,将风沙逼退10多公里,为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5]。

4.聚小成大,聚点成线,变他律行为为自发行为。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国家和政府应当首责。由于诸多因素,国家和政府不可能顾此失彼地一味投入环境治理,也不可能其他事什么都不干,都只干环境治理一件事。生态环境治理与维护是个永续的工程,修修补补,反反复复是常有的事。乡贤生于乡土,精于本土事务,是地方的领袖和标杆,在乡贤群体的行为影响下和贴心的说服中,村民会逐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个体间效仿践行,形成群体力量;同时,保护环境、积极参与环境治理的理念与行为代代相传,聚点成线,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的接力赛。这样,就可以使整个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既维持足够的力量,又能保持连续性。进而,在乡贤不断的说服与长期的行为示范影响和感染下,村民将逐步把环境治理由他律行为变为自发行为。

5.作为政府治理工作开展的桥梁。生态环境治理会涉及到一些利益冲突,特别是西部,由于民族、地域、产业、文化等差异性,相对于东部地区,极易产生纠纷和矛盾。此时,乡贤利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以公正的立场、务实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说服力,说服当事人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与政府出面解决问题相比,问题强度会降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也会减少,且一般不反复,这对于顺利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极有裨益的。

四、乡贤群体的培育与建设

在乡村,乡贤德高望重、知书达礼、言行规范、影响力强。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具备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指国家、社会的规划、指导、投入与宏观管理,内部条件是指各地村民的参与和维护。外部条件不可或缺,但必须与内部条件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西部各地生态的差异性,更应与内部条件结合好。而内部条件中乡贤因素至关重要,运用好这个因素,可以使西部生态环境治理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并能保持环境治理的长效性。

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的加快,各地乡村涌现的乡贤或准乡贤的各类“能人”,往往都外出打工淘金或举家迁移到城市。多年城乡二元体制运行的结果,更加剧了许多乡村面临“空心化”的困境[6],即使有个别乡贤留下来,也是垂垂老矣。至此,为使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更符合地域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地方人的参与度,使治理工作长效化,积极进行乡贤群体培育与建设刻不容缓。

(一)搭建凝聚乡贤的平台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导致乡贤影响力、凝聚力的弱化,乡贤与村民为了各自的生计忙碌着,就是乡贤与乡贤之间也鲜有联络,这会削弱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建立乡贤理事会会改变这种状况,乡贤理事会:一来能放大乡贤的影响力范围,感染、凝聚更多乡民参与环境治理;二来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对自己“一亩三分地”的环境治理精心规划,整合力量,能使区域小环境得到更有效的治理和改善;三来利用乡贤理事会具有的公益性、熟人社会的特点,能低成本的、更务实的化解环境治理中纠纷。

(二)召唤乡贤回乡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外出务工潮波澜壮阔,许多乡村精英进城发展,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中国新农村建设正呈现空壳化、空心化。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农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部生态环境关注度较低的恰恰是政府能力难以触及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多是生态的源头,更需要重点关注,细心维护。由于缺乏有影响力、有能力的“乡贤”引领,被破坏的环境无人治理与修复,新农村建设在经过一阵快跑后,建设速度慢了甚至停顿了下来。

召唤乡贤回乡,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力量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促进生态环境和谐、重构西部良好自然环境大有裨益[7],使新农村建设又能焕发新的活力。

(三)培育新乡贤

新农村建设的“新”,在于要有新的标杆性人物,这些人物能带来新气息、形成新风尚,促进乡村经济新发展,推动社会新的进步。基于当前新农村建设所呈现空壳化、空心化现实,重新定义乡贤内涵,树立新乡贤就显得十分必要。

所谓树立“新乡贤”,是指突破地域性,传承人格魅力,自愿到乡村作贡献的贤者,称之为“新乡贤”。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人口的加速流动,地域界限被打破,很多人离乡发展,少回或难返故土;而另一些人离开城市主动去乡村创业发展。为此,为了确保乡贤群体在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价值,有必要对乡贤特性持发展认知观,即凡愿意运用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等,为一乡一村发展作贡献,且行为保持相对稳定性的人,谓之“新乡贤”。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各种能人返乡、来乡兴业发展与生活,逐步形成新的、较稳定的“乡贤群体”。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西部有些地区能人不存,环境治理无序的尴尬局面。

(四)处理好乡贤群体管理与村“两委”关系

在当前体制中,村“两委”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乡贤则是乡村中有声望、有威信、有能力、有地位的群体。在实践过程当中,村“两委”与乡贤群体关系处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在推进西部乡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对村“两委”与乡贤群体的关系处理可以考虑两种途径:一是主辅关系,重大的环境问题是要坚持村“两委”的主体地位,而把乡贤作为一种重要而有益的补充,献计献策,行为示范,认真执行村“两委”的生态环境治理决策;二是融合关系,即可以考虑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将乡贤或进入村党支部,或进入村民自治委员会,特别是后者。这样就可以让乡贤始终处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凸显位置,而不是游离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边沿,同时能更好地使乡贤的环境治理行为与国家、政府保持一致,产生协同效应。

(五)加强对乡贤群体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治理能力的培训

乡贤具有传统性。传统有优秀的一面,也有不利于时代发展的一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快速发展,也赋予了“乡贤”更多的新内涵。而长期生于斯、长于斯的乡贤群体,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要嘛拒绝一切,要嘛固守到底,面对新的环境问题更是束手无策,祈求上苍。在当今情况下,针对西部生态环境的诸多新问题,有必要对乡贤群体进行培训,培训应包括两方面内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治理能力提高。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训,提高他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更充分认识到环境对自身、子孙、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不人为地破坏环境,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抵制;通过治理能力培训,使乡贤群体能更多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开展治理工作,提升他们的环境治理水平和效果。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生态环境支撑,西部生态环境治理人人有责;要想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能持之以恒,治理效果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乡贤群体不可或缺。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后果及其保护对策[J].环境保护,2009(3).

[2]中国生态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720713.html?si=3.

[3]王泉根.中国乡贤文化研究的当代形态与上虞经验[J].中国文化研究,2011(4).

[4]牛玉琴:每棵树都像我儿女.[EB/OL].http://zls.mep.gov.cn/.

[5]查干湖传奇. [EB/OL].http://zls.mep.gov.cn/.

[6]王国平.营造适宜乡贤成长的生态环境[N].光明日报,2014 -08 -19 (02 ).

[7]裘浙锋.乡贤回乡,重构传统乡村文化——浙江“乡贤文化”与乡村治理的采访和思考[N].光明日报,2014 -07 -02 (01 ).

[责任编辑谭金蓉]

2016-05-23

201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项目资助(scxf201505);四川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项目资助(WHCY2015A8);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资助(CR1503)。

谢开勇(1959—),男,教授,西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X171.4

A

2095-1124(2016)03-0007-05

猜你喜欢
乡贤环境治理群体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南安乡贤再发力
书刊信息: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