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范式”研究的可能及其意义

2016-08-19 18:29杨竟业
江汉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范式研究

杨竟业

摘要:“无范式”研究是相对于“范式”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可能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无范式”研究重视对先前理论体系的怀疑,对交往实践经验的审思,对逻辑思维结构的重构。“无范式”研究的可能样态表现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反体系化的立场”和“整合创构的方法”的统一。“无范式”研究具有促进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变革和塑造自由个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范式”研究;“无范式”研究;理论创新;自由个性

中图分类号:B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5-0055-06

当前,国内理论界十分重视并呼吁一种“有范式”的研究。王南浞教授撰文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所形成的研究范式做了一次全面概括和综观研究,展现了各类研究范式的丰富内涵和具体样态。但是,在国内外理论界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无××”的研究或批判。例如,俄国哲学家列夫·舍斯托夫就哲学问题提出“无根据”批判。赵汀阳教授就伦理学问题提出“无立场”的新怀疑论,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就东西方的智慧问题提出“无立场”批判。彭富春教授就哲学问题提出“无原则”批判,美国哲学家法伊尔阿本德提出“不要规则”等等,都意在抛弃惯常的、模式化的方法,而坚持和发展哲学研究的多元主义。然而事实上这类“无××”的研究或批判,其本身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根据”、“立场”、“原则”、“方法”。这就出现了一个互相矛盾的不同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要遵循固定的“范式”。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模式不成“体统”;另一种观点认为,“无根据”、“无立场”、“无原则”和“无方法”的批判研究也可行,同样能够做出创新成果。这两种观点究竟是完全对立、不可调和,还是存在融合会通的渠道,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理论问题。

一、“无范式”研究的哲学理解

从辩证法视角看,学术研究中既然存在遵循一定“范式”的研究。则必定存在“无范式”的研究。或者说“无范式”研究也可能是带有某种“范式”的研究,问题在于“无范式”是怎样的一种“范式”,“无范式”研究又是怎样的一种研究?这是首先要追问和澄清的基本问题。

1.“无范式”研究重视对先前理论体系的怀疑

任何一项取得重要突破的理论研究莫不是奠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之正确理解和吸收之上,但“无范式”研究却并不必然拘泥于已有成果及其思想范式。甚至研究者往往对一定领域的先前理论抱有理性的怀疑态度,这种态度促使其对先前理论的正确性、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做出新的探索和论证。

首先,“无范式”研究体现在学术研究态度上。抱着合理质疑和理性怀疑态度的研究者往往对当前流行的研究范式、研究体例会做出必要的理论反应。这种反应并不是全然否定先前理论的所有问题与框架,而是对已成定论的问题作出合理质疑,部分地提出新问题,理性地作出科学论证。列夫·舍斯托夫指出:“一个人只有当他结束了自己手头的所有事情,当他已经不再‘思考也不再‘工作时,当他把自己向自身和他人完全呈现出来。开始自由地观看和谛听,开始容纳一切并向自己隐瞒一切时,他才会开始‘研究哲学。”在这里,人们不难发现。一个研究哲学的人是在一种“一无所有”的空无状态中开始的,舍斯托夫所谓的“结束所有事情”、“不再‘思考和‘工作”,“向自身和他人完全呈现”、“容纳一切”、“向自己隐瞒一切”,就意味着一个人只有在没有任何限制和羁绊的自由状态下做哲学研究,才有可能形成新的成果。显然,舍斯托夫是要打破原有的思想格局。冲破流行的研究规范,憧憬进入一个完全无羁绊、彻底放松的自由境域中做研究。他所用的限定词多是“绝对”的,诸如“一切”、“所有”、“完全”、“彻底”等等,他认为“哲学家应当敢于蔑视怀疑主义所带来的痛苦,无休止地坚持进行自己的尝试,不因先前的尝试毫无结果而气馁,也不怕狠狠撞伤自己的嘴巴”。在舍斯托夫那里,这代表无所畏惧、大胆尝试的探索精神和颠覆已有研究范式。开启“无范式”研究的意欲和雄心。

其次,“无范式”研究体现在理论重建方式上。人类多数领域的学科理论都不是平面化、直线性发展的,而是波浪式、跳跃性发展的。导致理论的非平面化、非直线性发展的原因有很多,诸如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实践活动的曲折性、真理认识的长期性,等等。从主体层面来说,就是人们对理论的建设具有不平衡性、非同一性。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同一个课题让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来做,其成果几乎没有雷同的。在自然科学领域,同一个课题让不同大学相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来做,其研究路径也可能有很大差异。人们早已认同,海德格尔开启的存在论哲学无疑颠覆了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直至笛卡尔所因袭的传统形而上学。传统形而上学审思的是外部世界的本质。追问的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的存在。海德格尔并没有因循这样一个思想范式去研究外部世界,他看到世界最重要的存在乃是人的存在。由此着力构思以人的存在考察世界的存在的新哲学。而人的存在本质上是语言性存在、符号性存在。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海德格尔以哲学的方式解读诗歌中的语言。对话中的语言,进而概括语言之本质。在他看来,“语言就决不单纯是人的一种能力”。“语言乃是一切关系的关系”。这“一切关系”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而语言是承担一切关系的“关系”,它是作为中介贯穿一切关系的最本质的东西。由此看来,海德格尔道出了“语言之本质”,即它“属于那种使四个世界地带‘相互面对的开辟道路的运动的最本己的东西”。这样,海德格尔借助对语言本质的诠释而引出了对人的存在本体论的合理建构。人的存在本体论是对自然存在本体论的超越,这种超越是建立在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思想研究范式的解构和颠覆之基础上来完成的。应当说。海德格尔开展的哲学研究是反范式的开创性研究。

2.“无范式”研究重视对交往实践经验的审思

遵循范式的研究大多重视先前理论、核心概念、基本范畴,重视传习已有的理论立场、理论框架以及文本写作范例。而“无范式”研究与之背道,这倒不是说“无范式”研究完全“离经叛道”,而是在概括交往实践经验和重构先行理论之基础上开辟新的道路。

首先,“无范式”研究不为既有理论的原则、立场和方法所局限。它更愿意把眼光聚焦于外部社会。更专注于由感性实践引出的突出问题。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阿·阿德勒是一个首先举旗反叛弗洛伊德学说的“无范式”研究学者。他在谈到一个有成就的哲学家应具有的行为特质时指出:“如果一个哲学家想要完成他的著作,他就不能老是与人一道去赴午餐或晚宴。因为他需要长时间地独处一室,以便集中、概括自己的思想观点,采用正确的方法。但在这之后,他就必须在社会的接触中得以发展,这种接触是他的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阿·阿德勒在此所说的“接触”,乃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交往”,是哈贝马斯所说的“交往实践”,是指直接的、实际的交往实践。一个研究者若没有这样一种向社会开放,向世界敞开的交往实践。而只是封闭在书斋中勤学苦思,虽然其也可能取得某些重要成果,但终究不能获得更大的突破。对此,马克思从理论上做出了通俗易懂的说明:“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进行直接联系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存在物。”这就意味着,任何科学研究,包括“范式研究”和“无范式”研究,都离不开为其提供资源的社会,离不开社会交往,而“无范式”研究更加需要学者“盯准”社会焦点、“绑定”社会难题和切中社会热点问题来开展研究。“无范式”研究之所以可能,或者说,它比之于“范式”研究更优越的地方,在于它善于从社会中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去找理论创新点。在马克思看来,“理沦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这就清楚地说明,理论和现实的矛盾的解决,理论本身的发展,都需要诉诸“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而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可以按照“范式”研究的方式来推进,也可以按照“无范式”研究的方式来展开,后一方式往往通过概括交往实践经验和重构先前理论来实现。

其次,“无范式”研究在交往实践中更容易形成科学研究新动力。“范式”研究强调收敛性思维。对定向、定性的研究形成高度兴趣。与之不同的是,“无范式”研究强调发散性思维,对非定向、非定性的研究形成跨专业兴趣。如果说前者是集合性的专业研究,后者则是复合性的跨专业研究或跨学科研究。从研究管理视角看,“范式研究”遵循固定模式或领域内认可的定式开展研究,中规巾矩,按部就班,几乎不越“雷池一步”。正像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学术界的“西方中心观”研究范式,虽然以这种研究范式开展的专业研究水平很高,但它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和“规范认识”,以致也容易造成“思维的缺失”。与之相反,“无范式”研究超越了“范式”研究那种固定模式或定向定性的研究的不足。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方向、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研究人员,由于他们富有激情、好奇心,他们对待难题和挑战持有不同态度,他们对解决现实问题和理论矛盾形成不同视角。催生了导致成功的科学研究的新动力。从研究过程看,“无范式”研究并不追求划一的标准、完善的程序、绝对的成功,相反,它追求的是无根本目标的“一致目标”,无规范体系的“合理样式”。无固定模式的“自由思考”。现实经验表明,研究者是否在其感兴趣的专业领域里做出成就。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坚持“范式”研究还是坚持“无范式”研究,而要考察那些专业领域及其问题是适合采用“范式”研究还是“无范式”研究。这是因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所生成的研究动力是非常不同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院士对科研成功的动力来源做过总结。他指出:“好奇心、难题和挑战带来的吸引力、取得突破后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由此应当说。“无范式”研究较易生成由好奇心、难题和挑战带来的吸引力,因而它不只是研究活动巾的一种可能性存在。而是根植于广泛社会实践而得出的具有可行性的研究理路。

3.“无范式”研究重视对逻辑思维结构的重构

“范式”研究重视对理论方式和理论逻辑的建构,而“无范式”研究重视对认识方式和思维逻辑的重构。这两者从表面上看并无大异,从根本上看则存在思维出场差异。

“范式”研究遵循的理路是从“理论”到“问题”再到“理论”的出场方式。前一个“理论”是指支撑课题研究的先前理论,这种理论以先行性、预设性的内容进入研究者的理论储备库之中,为研究者开展理论研究做准备。这样的“范式”研究在学术界有大量表现。在中国的哲学研究活动巾,曾经存在言必称希腊。流行“以西解中”,盛行“以西解马”,偏好以西方哲学理论及其方法解读中国哲学问题。这是典型的“范式”研究样态后一个“理论”是指遵循“范式”研究建立完型的新理论,这种理论传承了先前理论的基因,研究者对原有理论有所发挥,也有所创新,在理论建树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这种研究的不足也很明显,那就是。它虽然形成了内容充实、逻辑严密的理论,却难于看到它破解现实问题的真实力量。内容充实、逻辑严密的理论固然是有好价值的理论,但好理论的价值在于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穿透力,而不在于其内容有多充实、体系有多完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指出:“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在他看来,一切臭的、死的马克思主义都不是我们革命和建设所需要的,即便它有内容丰富和逻辑严密的理论;我们所要的马克思主义是香的、活的马克思主义。是能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马克思主义。应当说,从毛泽东同志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这一视角来看,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反范式的研究,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较之“范式”研究,“无范式”研究的理路是从“问题”到“理论”再到“问题”。它的出场方式是从变革认识方式开始的。这种变革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首先,它表现为研究者从现实社会发现和提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他那里并无先在的理论或预定的模式。换言之,研究者是从问题本身出发来选择“理论”的。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无范式”研究对理论的“选择”是根植于问题本身。为着发掘理论创生点而去“选择”、“运用”先前理论的,而非像“范式”研究那样预先在先前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理论。其次,“无范式”研究在问题研究过程中找到理论创生点。或者结合适用的先前理论做出新的理论创造,但它并不止步于“理论”的初步完成,而是回归到“问题”本身,切中新的现实问题,在比较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理论建构。由此可见,“无范式”研究的思维逻辑是为着深入解决系列问题而开展研究的。其研究动力始于探索现实问题,其基本环节是建构完善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彻底解决问题。这就是说,“无范式”研究存在多种可能样态。

二、“无范式”研究的可能样态

“无范式”研究的研究者承认先前理论对研究开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但他拒斥这种影响,力求使其降至最小化的程度。然而。不建立在对众多先前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上的研究是难于出新或产生好成果的。那么研究者如何处理在他头脑中已掌握或理解了的先前理论呢?“无范式”研究在这里碰到的不是困境,而是出现了生机,即它要在众多的先前理论之间开辟通道。对研究主体而言,既然他有意识地拒斥先前理论的影响但又不能完全排除其影响。那么可能的出路在于寻求在这样或那样的先前理论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可通约性。这是其一。其二,研究者以发散性思维把上述理论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可通约性与其所研究的问题的指向性、针对性结合起来。而“问题的指向性”是指问题的提出方式、问题的解释方法;“问题的针对性”是指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问题解决之后的后果。由此看来。研究者所着眼的应是把理论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可通约性与问题的提出方式、问题的解释方法、问题的解决方案结合起来,做进一步的展开。充分考虑解决问题产生的后果。这种研究展开的正是“无范式”研究的思路、样式和方法。

“元范式”不是空无样式、虚无样态,“无范式”研究不是不要出路和进路,不是不要方式和方法,不是弃绝逻辑和结构。毋宁说,”无范式”研究是不限制研究的根据、样式和方法。是意欲创造出适合新问题的更好的研究方式。研究者为了“创造”,在开展一项课题研究之前他甚至不知道具体的环节和可能导向的结果,但他知道会遇到困境、碰到失败。舍斯托夫就此指出:“创造是不间断地从失败走向失败的过程。创造者的一般状态,是不确定的、未知的、是对明天失去自信的精神的一种炼狱。”“无范式”研究乃是一种不确定性的研究。是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然而这样一种研究却追求某种确定性的价值目标。何新先生就做过“乱七八糟地读,颠三倒四地想,没完没了地写”这样一种“无范式”的研究,但它却是有特色的研究。从独立形式来看,“乱七八糟地读”、“颠三倒四地想”和“没完没了地写”,它们三者的每一个都是特色研究的一部分。从整体形式来看。它们三者构成“无范式”研究的重要样态。因为这样的“读”、“想”和“写”都没有完整地、连贯地反映研究者是如何开始、推进和完成某个研究课题并取得预期成果的。但是,人们却不能否定“乱七八糟地读,颠三倒四地想,没完没了地写”毕竟体现了研究问题、创造成果的某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因为“读”、“想”、“写”三者不但关联着问题的提出、思路的开拓,也含蕴着观点的提炼、结构的设计,它们三者还存在一个发展的共同趋向。即集聚形成研究者所意欲获得的趋于完整的思维成果。这种看似无理论指导。无逻辑预设、无系统框架的研究往往是要被打人“冷宫”而废弃的,因为它与正统的体系化的研究格格不入。但是,在任何课题研究中,都存在“实践”和“变化”这两个关键词。无论是科研实践,还是交往实践,它们都具有复杂性。而且都处在变化状态。研究者如果将一个充满复杂性的且处于发展变化的问题置于特定的理论框架和逻辑定式之中,生发情绪反应,先下价值判断,预设最终结论,那么研究“问题”就不是活了而是死了。运用“主义”不是香了而是臭了。这样一种“范式”研究不但不能弘扬,反而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正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坚守实事求是态度,特别是坚定“无范式”研究的立场,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对此,中国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要永远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地研究生活中提出的大量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同时作出新的综合与概括。”从“问题”中来,再到“问题”中去,这样一种态度、立场和方法,正是对科学的“无范式”研究的可能样态的现实呼唤。

首先,“无范式”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客观中立的态度,是研究者在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之后再做研究的态度,是带着现实问题去研究理论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科学态度,是把问题研究引向一定理论高度的正确态度。“无范式”研究的态度即是“实事求是”,它面对“实事”之事实,不回避“实事”之矛盾,从“实事”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到破解“实事”困局或化解“实事”矛盾中去,总结实际经验,概括基本观点,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文革时期出现的“两个凡是”错误思想严重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他力挽狂澜,拨乱反正,恢复和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方法,推动改革开放走向成功。因此,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依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来认识客观事物、掌握内在规律、做出正确决策的科学态度,因而它是挣脱由思辨逻辑和惯常经验形成的范式锁链的态度。

其次,“无范式”研究坚守反体系化的立场。“体系化”是一种严格秉承一个思想理论体系而封闭运行的原则立场。“无范式”研究要求反对“体系化”。“反体系化”研究所依循的是探索性、分散性和开放性实践的原则立场。其实,“反体系化”并非什么新事物,古今中外都有典范性案例。在古代中国。孔子创办私学是反官学教育体系的成功尝试。其“反”的意义并不是“反对”、“反叛”,而是“开创”、“补充”。是对官办教育体系的增值性建设。慧能创建禅宗是反印传佛教修行体系的成功典范。慧能结合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开出一条走向世俗的开放的研习佛经、修行得道的道路。在现代中国。毛泽东同志开辟以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这条道路与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走的正好是相反方向的道路。建国后又借鉴苏联模式,而后扬弃该模式,强调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在近代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尼采是“完全漠视理性和逻辑的崇高例证”。维特根斯坦则是反对因袭传统形而上学研究和体系化写作模式的重要开创者。由此可知,“反体系化”是“无立场”的立场。是否定标准化、齐一性而仰望多样化、开放性的价值立场。面对无序化的混沌状态、未解决的矛盾问题以及无法被理性思维设定的目标。它能不断创新研究方法。

再次,“无范式”研究运用整合创构的方法。“无范式”研究是这样一种综合方法,它既整合其他学科领域的一切可行的方法,也在整合中创构出适应新问题研究的科学方法;它在整合多元方法中吸收有价值的元素。但反对任何超历史、超现实的凝固的方法;与此同时,它在研究新问题过程中大胆创构。这种创构“把人带到幻想和幻想性的无边大海之上,在那里,一切的一切,都同样既可能义不可能”。这样一种方法,其实质是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创造性转化的方法,是与时俱进的方法其实。自觉运用整合创构方法并取得重要学术成就的研究者不胜枚举。例如,李泽厚先生研究并推崇儒家思想,但他却认为,儒家倡导的道德主义不能作为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由于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教条主义体系,遵循综合创新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得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实行法治”这样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正确结论。又如,美国哲学家法伊尔阿本德反对僵化的规则。建立多元主义的方法,弃绝那些磨得精光、舔得打滑、漆得油亮的理念,从而使他能客观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铲除科学沙文主义的同有危险”,“恢复中国人民的理智遗产和情感遗产”的美好品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性研究。可见,整合创构的方法在“无范式”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但制导问题研究的深入程度,而且提高研究结论对社会和世界的影响范围。

三、开展“无范式”研究的现实意义

任何一种称得上有价值的研究大体上都趋于真理性理论、原理性理论、操作性理论等多个理论的中心。但它却难于抵达合理性理论和意识观念理论的核心。这就是说。在合理性理论和意识观念理论领域,

“无范式”研究大有创新发展空间,同时,遵循“无范式”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也为研究者深入到真理性理论、原理性理论、操作性理论中去做拓展性研究提供可能通道。马克思是坚持以“无范式”研究而实现理论创新的集大成者。他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与这些思想成果产生国的研究者所走的道路是截然相反的,他创立的新哲学和做出的新发现都是根植于“无范式”研究而获得的。

其次,“无范式”研究指导实践变革。社会行动和人的行为既有实践,也有虚践,“实践”包含社会的物质经济实践和生产交往实践。“虚践”则包含人的思想文化交流、意识观念传播和情感意志表达,等等。“实践”和“虚践”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共同呈现社会需要和人的目的。面对发生深刻变迁的物质经济实践。发生深层变革的生产交往实践,以及发生深度变化的虚践行为,人们不但需要借助“范式”研究去发现事物内部规律,建立专门科学,发挥工具理性,也需要尊重“无范式”研究去审视心灵世界,健全精神理智,摒弃陈规旧俗,完善价值理性,以便为社会进步开出良方新路来。美国宗教哲学家霍尔德·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讨论了人的道德性——个人道德和群体道德与道德社会的内在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遵循“范式研究”的路数,就会得出“道德的人”必然能够建成一个“道德的社会”的结论。相反,他遵循“无范式”研究的路数,得出了“用道德的方式去解决政治秩序的问题”是行不通的观点。这样的研究结论对一个政府布施社会政策是有指导价值的。这就证明,基于“无范式”研究得到的结论对于指导社会变革与社会治理实践都将起到真实有效的作用。

再次,“无范式”研究塑造自由个性。“自由个性”是人类追求自身发展的最高价值理想。这个价值目标的实现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前提的。“无范式”研究所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所坚守的反体系化立场,所运用的整合创构方法,都为确立上述前提奠定基础。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人们立足当前,慎终如始,慎思明辨,一切从现实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问题解决之策,多角度追求真理,多层面审思可能性,多路径奔向未来,在实现阶段性价值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人的自由发展的主体性。第二,坚持反体系化的立场,要求人们既独立自主。也向世界开放,做到不盲信一个既定的概念体系,不盲从一个未经检验的行动模式。不盲目追随一个社会关系范型,而是“通过阅读,观察,思考等手段,得到当前世界上所能了解的最优秀的知识和思想,使我们能做到尽最大的可能接近事物之坚实的可知的规律,从而使我们的行动有根基,减少了混乱,使我们能达到比现在更全面的完美境界”,不断增强人的开放发展的自觉性。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讲方法。但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局限性。而运用整合创构的方法。则既能够解决因依赖单一方法而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问题,也能解决因学科或领域方法的封闭运用而造成的人的思维视界窄化的问题。一个既能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解释和理解的方法,又能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和分析的方法的人较之一个只能运用单种方法来研究问题的人要更自由,思想更前瞻,也更有创新能力。因此,一个人若既能整合不同的思想理论方法,又能依据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所整合的方法做出创新,那么就能增强其全面发展的先进性。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范式研究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