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勇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研究
梁 勇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引导,遵循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对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构建“人文化”教学课堂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对具体的构建途径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修正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所存弊端,推进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改革发展。这对于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实用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课堂;构建
在素质教育深入普及与发展的背景下,“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既精通专业技能,又兼具较高的综合素养的实用型人才”已成为中职学校全新的培养目标。为了确保这一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数学是中职学校的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有效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基于以人为本育人观的引领,对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构建“人文化”教学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
“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基础上,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数学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应和,是一种蕴含着深邃的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数学教学模式。
对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而言,实现“人文化”思想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其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讲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系,引导与确保学生在自主意识的驱动下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因此,该教学课堂彰显自主性、开放性、适应性与实效性的特征,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首先,中职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而数学教学是中职教育体系的基础课程之一,肩负着培养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遵循以人为本的育人观,构建凸显“人文化”特征的数学教学课堂,是促进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数学课程的非专业特征,造成了学生对于数学课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而“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建立,能够从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需求出发,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数学学习的枯燥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
第三,“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强制性教学观念的束缚,缓解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恐惧与厌学心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中职学校学生未来的自我价值体现,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构建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形势,遵循以人为本育人观的引领,满足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以及中职学生数学基本素养提升的需求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创新行为。因此,为了确保“人文化”教学课堂构建的实效性,要求课堂的基本结构要凸显精准、全面、适应与协调的特征。基于此,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是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对培养目标与发展取向进行重新确定,并通过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主要环节中注入“人文化”思想而实现的。该课堂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推进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4.1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
以人为本育人观是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而确立的新型培养理念,对于传统而又狭隘的唯成绩论教学思想的弊端具有突出的修正功能。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注重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发挥,因而,在“人”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以人为本育人观更具适应性与实效性。在素质教育全面普及与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本育人观已呈现出普及发展的良好态势。以人为本是“人文化”精髓的具体体现,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观的目的就在于实现对学生“人文化”素养的有效培养与全面提高。基于此,相对于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而言,“人文化”教学课堂的构建,必须以确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作为先决条件,为获得理想的构建效果提供保障。
4.2构建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为核心的数学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目标在教学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人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于突出自我,以满足社会个体的自我发展需求为第一要旨。因此,为了确保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与发展,应建立多元化的数学教学目标体系,用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视角的自我发展需求。首先,应确立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基础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基本目标,用以实现对“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构建的引导与规范;其次,要制定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主线的教学行为目标,用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这是确保“人文化”教学课堂构建效果的关键环节;第三,要设置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具有启发与引导作用的升级目标,用以满足学生对于数学基础能力进行更深层次发展的需求,这是构建“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实用价值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第四,构建彰显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相互支撑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目标,以便于实现“人文化”精神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普及与发展。
4.3建立健全具有适应特征的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内容体系
在中职学校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无视中职学校的专业特征以及培养方向,遵照陈旧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按部就班的数学知识传授。因此,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数学教材的选用以及内容的设置上基本雷同,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照搬照用”现象严重,致使数学教学脱离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体系,呈现出“自闭式”的发展特征。不仅无法在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还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基于此,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切实发挥以人为本育人观的导向作用,要求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满足,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结合本学校的专业特征与行业需求,来选取适合于专业发展的数学教学内容。要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加大对应用数学内容的选用。例如,机械类职业学校应注重对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教学内容的选用;在会计类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对统计学以及综合运算等教学内容的设置,以便于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
4.4积极创新并运用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方法
在中职学校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受狭隘的“唯成绩论”教学思想的误导,使得获取理想的考试成绩成为数学教学的唯一目的。这也就造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采取强制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灌输。甚至有的数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运用流水作业的方法,不管学生理解与否、接受与否,照本宣科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传授。数学本身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其教学内容枯燥而生涩,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往往会感到吃力、乏味,因而存有较为明显的恐惧心理与抵触情绪。而数学教师对于强制性教学手段的采用,无疑又诱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逃避心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由此造成了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始终在较低的水平徘徊。而“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将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传统的强制性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与满足“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与发展需求。因此,为了确保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构建的实效性,积极创新具有适应性、开放性、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推进与保障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构建、发展与实效的必要条件。
4.5构建实用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从基本属性上来讲,中职学校“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这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检验,教学评价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考试成绩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依据,因而导致了“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培养”的教学观念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近乎泛滥。这种单一性的教学评价,不仅无法有效而全面地反映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同时,还会诱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滋生“60分万岁”的功利主义意识。因此,为了实现对“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实用效果的真实性与全面性的检验,构建实用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具有必要性。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要将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定性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发展的主流取向,将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量化为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在对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督促、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专注度的提升;其二,应遵循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中,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极其严重,因而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需求或出现的各种问题无法做到及时的把握,因而评价的结果具有偶然性和局限性。过程评价是素质教育理念所提倡的评价方式,其最为突出的功能在于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为了有效检验“人文化”数学教学课堂的实效性,要求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上。
[1]李星云.人文化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6,(5):61—63.
[2]潘小明.数学教育的人文性:追寻与坚守[J].教育导刊,2011,(2):84—87.
[3]李慧,方晓强,张虹,等.对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基本原则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3):9—10.
责任编辑:富春凯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4.048
2016-04-23
梁勇(1961—),男,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数学教学。
G710
A
1674-6341(2016)04-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