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城市转型:从消费城市到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16-08-18 19:57黄金平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8期
关键词:工业中心转型

黄金平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贯彻中央方针,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型,建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发展中的困难,上海以“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为抓手,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转型。进入新世纪,上海以“四个中心”为目标,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上海的转型体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

[关键词]

上海;城市转型;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8-0019-03

城市转型是伴随城市发展不断演化发展的。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转型的历史。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的重大变化、重大转折,是城市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的大变革。城市转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产业是城市转型的主导力量。如果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转型的过程,那么产业调整无疑是推进城市转型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城市经历了多次转型,伴随着城市转型过程的则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一、以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为重点,

从“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型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并提出要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这一方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城市转型发展产生巨大而又直接的影响。

上海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城市,仅从商号数量看,1933年上海共注册商号72858家[1],占当时全国商店数目的三分之一左右。1936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占25.21%,第三产业比重占73.41%[2]。在其经济结构中,以商业、贸易、金融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据主要地位,尽管当时的上海拥有全国最大的工业制造规模,但是工业经济总量小于第三产业。据统计,1949年底,尽管由于战争和军事接管,商业和金融业受到一定影响,但当时的第三产业产值仍占到经济总量的45.71%;而1950年,上海的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44.94%,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47.66%,比第二产业高出近三个百分点。解放初期的上海是一座典型的“消费”城市。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一五”计划期间,上海不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但是,上海担负着中央给予的利用现有企业的基础,挖掘潜在的能力,支援全国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建设的重任。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中共上海市委提出:要有步骤地进行工商业调整,在发挥原有企业潜力的基础上把上海改造成为适合国家建设需要的生产城市。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贯彻中央有关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开始了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型。

二、以“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为指导,

建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明确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3]。按照这一指示,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委提出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方针,从产业结构上明确了上海以发展工业为主的方针。

要发展工业生产,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平的充分运用和提高。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1960年1月聂荣臻在上海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1963年底召开的上海市第三届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一个先进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4]。

为实现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从1956年起,上海在1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先后分3次对上海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其中,在产业结构方面,为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

经过三次工业大改组和依靠科技力量向“高、精、尖”发展,上海原有的畸形、脆弱的老工业基地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主要行业从原来以纺织、面粉、卷烟、造纸、橡胶、皮革、肥皂、火柴这8个行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机电工业、纺织工业、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这4个行业为主,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80%。还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特别是现代工业所必需的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等基础工业的发展,填补了工业门类中的空白,使上海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到1965年,上海除采伐工业外,已经拥有我国全部工业生产门类,有70多项产品赶上和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上海初步建设成为我国的一个生产门类比较齐全、协作配套能力比较强、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

三、以“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为抓手,

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转型

在长期“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重生产、轻生活”,“高积累”、“低消费”的思想指导下,上海的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是,上海城市基础设施老化、工业技术优势减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步成为制约上海城市发展的障碍。

面对发展中的困难,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开始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研讨。1984年9月,中央派出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到上海进行调研。同年10月,上海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1985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这一报告,并要求:“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1990年4月,党中央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同年12月,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做出了上海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决策,将上海产业结构排序由传统的“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

按照建设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上海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市中心区“退二进三”,强化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2000年,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实现重大突破,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50%。随着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上海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向全国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转型。

四、以“四个中心”为目标,

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是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党的十四大提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1996年,在制定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步伐”[5]。2001年5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批复指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由此,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要求演进为“四个中心”。

此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机构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国际航运中心的打造则以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为突破,积极推进政策落实和创新突破。2011年上海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8万美元,达到国际中上等富裕国家地区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58%,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出突破1万亿元[6]。2013年7月,我国决定在上海设立首个国家级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国家战略竞争层面上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地位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国际加工、制造、贸易和仓储物流企业朝上海聚集,提升上海现代服务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水准,促进中国加速进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全球城市体系中的高端位置。2015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8%,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了重要的产业基础。

五、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上海城市的转型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寓上海发展于国家战略之中,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实现上海转型发展。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上海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都曾有过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上海城市转型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56年,为了充分利用上海的工业设备能力和技术力量,支援全国重点建设,毛泽东发出了“上海有前途、要发展”的指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来上海视察,倡导并推动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2010年1月,胡锦涛在上海视察,要求上海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视察,要求上海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上海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上海城市的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上海转型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在从“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型过程中,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压缩服务业,另一方面发挥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以支援全国建设。此后很长一段时期,上海在城市发展上也基本围绕工业开展,逐渐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据统计,从1958年起,上海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急剧下降,到1976年时已不足五分之一,而上海工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1976年时已达四分之三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上海开始了从全国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城市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转型,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上升为战略性调整,坚持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融合发展,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向产业链高端迈进,持续推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夯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产业基础。

(三)上海城市的转型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实现上海转型发展。1956年,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的嘉定、上海、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的发展规模,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针,上海在郊区规划建设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五个卫星城,在近郊规划建设了10个工业区,形成市中心老工业区、近郊工业区、卫星城三个层次的工业布局。上海从单一城市逐步向中心城+卫星城演变。20世纪70年代,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先后建设了金山石化厂、宝山钢铁厂两个大型企业,工业建设带动了城镇建设,金山和宝山也逐步发展成为两个卫星城。但是,工业企业在市区的集中度仍非常高,这既不利于城市功能的整体开发,也不利于工业企业及产品的配套和规模化。20世纪90年代,上海开始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多心、多层、组团式”的城市形态重新布局城市空间。中心城区实施“退二进三”,以第三产业和居住为主;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工业,集中建设9个市级工业区和一批居民住宅区;外环线以外的广大郊区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提高经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和郊区旅游业,上海城市空间布局开始向合理化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为实施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四个中心”的目标,上海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协调,推进“1966”全市城乡体系建设,即建立一个中心城,嘉定、松江等9个新城以及60个左右新市镇和600个左右中心村,这是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大的体系着眼,对上海市域范围进行的一次更全面更综合的重新整合布局。从这个发展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海城市发展转型及其对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产生的影响,既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发挥,也促进了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3.

[2]李敦瑞,朱华.抗战前夕上海GDP及结构探析——以1936年为例[J].史林,2011(3).

[3]毛泽东选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

[4]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270.

[5]上海市计划委员会编.上海市计划报告集(1949—1998)[C].566-567.

[6]叶薇.上海发布“四个中心”白皮书[OL].新民网2012-11-15.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三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工业中心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