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016-08-18 19:30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办公室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8期
关键词:闵行区人才服务

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办公室

[摘 要]

上海市闵行区近年来落实中央、市委要求,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依据闵行的地域特色,整合教育科技方面的优质资源,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并为把“紫竹创新创业走廊”打造为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核心区、创新示范区,奠定了智力基础。

[关键词]

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8-0055-03

上海市闵行区近年来落实中央、市委要求,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截至2015年底,落地闵行的仅“千人计划”人才就达316人(中央190人、上海126人),占上海市引进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一、完善政策,确立人才工作“基本法”

(一)制定区级配套政策。2014年底,开展了《闵行区在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人才体制机制研究》专题调研,提出了新形势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和新举措。2015年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闵行区关于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意见》,从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加大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着力优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构筑闵行人才政策的比较优势。

(二)修订完善实施细则。根据《闵行区关于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意见》,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人保局、区科委等部门修订完善了15项操作细则,在原有闵行人才政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基础上,又结合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完善和优化:在资助对象方面,从院士、“千人计划”专家、领军人才到留学人员、创业大学生、中小学生都有覆盖;在扶持方式方面,从人才引进、培养,到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事业生活服务等,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扶持;在资助力度方面,既有标志性的重奖,如“千人计划”创业人才最高可获500万奖励,又有普惠性的房租补贴每月500至1500元。新政策的制定以及配套操作细则的修订完善,增强了闵行区人才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培引结合,集聚多层次各类人才

(一)加快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整合职能部门和重点园区资源,全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支持紫竹高新区成功创建成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上海唯一一家采用市场化机制运作的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通过政府和园区联手,充分发挥独特的体制优势,全方位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组织开展“千人计划”专家看园区、“英国剑桥精英学子闵行行”活动,引导和鼓励人才来闵行创新创业。此外,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莘庄工业区莘闵留创园成立的“智汇源”——闵行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也成为推动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加强区拔尖、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做好9批闵行拔尖人才、9批闵行领军人才选拔评审工作(共637人,其中拔尖184人、领军453人),目前入选市级领军人才23人,在培养期(入选之日起三年)内的闵行领军人才共172人。每年开展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资助工作,给予人才及其团队三四十万资助经费,同时给予人才政府津贴、健康检查、文体活动、疗休养等生活待遇。此外,还积极搭建人才反哺地区平台,通过成立闵行领军人才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开展医疗系统领军人才义诊,开展高层次人才进园区、校区、社区等活动,激发高层次人才服务地区的热情。

(三)探索区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模式,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对产业的支撑。充分利用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区域内高校院所的现有教育、科研资源,加强与国内外一流专业院校、专业学科合作办学,加快建设紫竹国际教育园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等教育集聚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示范区,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方面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2016年上半年紫竹国际教育园区已基本建成,并将在9月正式对外招生。目前已签约的学位项目包括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的亚欧商学院等,非学位培训及科研项目包括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合作成立的“中美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等。同时,闵行区还与交大、华师大分别签订了新一轮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工作方面通过建立英才基金、举办政策宣讲、鼓励师生创业、开展课题调研、大学生挂职锻炼等,吸引了一大批高校师生就地创业、就业。

三、搭建平台,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空间

(一)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出台《闵行区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意见》及配套操作细则。依托紫竹高新区、上海交大、华师大的丰富人才资源,建设环交大知识经济圈,推进紫竹上海紫竹创业孵化器、上海紫竹创投、大学科技园、“零号湾”创业园、“惠高、光创园”等众创空间集聚区建设。培育“云部落”TMT产业园、起点创业营等社会化专业孵化器和特色加速器。推广“投资+孵化”模式,引导和鼓励孵化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参与早期科技创业孵化。针对企业发展需求,从商业模式、管理咨询、投资融资等方面,为创业人才提供专业化服务。为进一步促进众创空间形成特色发展模式,对接了上海交大慧谷科技园、上海财大科技园、华师大科技园、近铁虹桥中心、联想之星、清青创、IWORK+、INNOSPACE、苏河汇、P2合创新业、3W咖啡、创业接力等各类创业孵化机构,积极推进其在闵行落户发展。目前闵行区共有19家市级孵化器(其中5家国家级孵化器),在孵企业965家,在孵企业2015年营业总收入达26.6亿元,税收6558万元,其中销售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65家。尤其是“零号湾”创业园,建成运营不到1年,已分别取得了孵化器和苗圃的运营资质,累计评审11批次项目,通过项目以及15天的路演周,累计引入创业团队/企业超过200家(含预孵化苗圃项目和在孵企业项目)。合计吸引创业者约750名。另外,该园通过构建与第三方服务平台对接的方式,搭建了基础创业服务体系,内容涵盖了企业登记代理服务、基础金融服务、财务代理服务、劳动人事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六大类43项创业孵化服务。

(二)搭建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平台。一是成立闵行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发展联合会。充分发挥联合会成员组成多元化优势(成员既有科技园区、孵化器、高校、中介机构等单位会员,也有“千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等个人会员),通过组织学术交流、科技合作、项目对接等形式,拓展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和共享空间,努力使联合会成为学习交流、合作发展、资源共享和服务创新的平台。二是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新兴产业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交大、华师大、电机学院3个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等。通过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力度,聚焦闵行重点行业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引导政产学研资构建开放式创新模式,开展组团式协作与产业技术创新,促进进入产业化前端的中试项目和创新成果转化。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鼓励高端人才深入闵行企业,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培养技术人才。目前,全区已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3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吸引19家企业入驻。

(三)推动建设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充分发挥闵行南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集聚了紫竹国家高新区、闵行开发区等国家级重点园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世界500强公司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985高校,国家动物医学中心、国家太阳能工程中心、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等20余所国家战略研究院所、地方研究机构等),积极推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的“三区联动”,会同市经信委、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地产闵虹(集团)、紫竹高新区签署了共同建设“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在产业融合、资源共享、配套服务、人才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努力把“紫竹创新创业走廊”打造为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核心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创新示范区,为各类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创业提供最佳舞台。

四、优化服务,营造人才发展生活良好环境

(一)强化高端人才服务。组建了上海唯一一家民办非企业性质的上海市闵行高端人才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构化的运营方式,围绕区域内的“千人计划”专家、市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及其核心团队居留、出入境、子女入学、产学研合作、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需求,为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企业高管等开展便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成立了高端人才服务团,重点发挥14家政府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助力高服中心更好解决高端人才在闵行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015年全年为专家、核心团队和家属提供综合类服务2003次/项,创新创业服务1410次/项。深入开展区重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服务工作,将企业高管纳入高服中心服务范畴,给予各项服务,全年办结重点企业高管各类申请近350件/项。

(二)完善人才安居工程。通过回购、转化、回租等多种渠道积极筹措人才公寓房源,截至去年底,已筹措市、区级公共租赁住房(人才公寓)3172套,共25万平方米。区人才公寓除保留70套人才专用房源外,其余房源与公租房双向打通,在充分保证人才入住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扩大人才对居住地的选择面。此外,为了更好地缓解人才阶段性住房难题,进一步扩大受益对象范围,除了本市户籍人员以外,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居转户不满三年的人才,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如人才公寓房源不能满足需求,人才可在其工作单位附近选择市场化租赁,区财政按用人单位补贴的1:1配套,按照人才层级不同,给予500-1500元/月不等的租房补贴。

(三)保障人才就医、子女入学。制定《闵行区关于高层次人才医疗服务的操作细则》,区内定点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人选,国家、上海、闵行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开放就医“绿色通道”,建立“家庭医生+便捷医疗”服务模式,为人才提供优先挂号、就诊、检查、取药、优先安排床位等快速便捷服务。人才子女入学采用专函制,由相关部门对需要解决就学问题的人才进行初审,报区人才办审核后,函告区教育局,优先进行协调。

五、健全机制,为人才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一是完善区级人才工作领导机制。构建了由组织部、人保局、经委、科委、财政局等17家单位组成的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对区人才工作重大事项宏观指导与统筹协调作用。二是建立党管人才分工协调机制。探索建立网络化的人才工作组织架构,主动向基层和各委办局延伸工作手臂,建立健全各单位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联络员队伍,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并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闵行人才工作管理系统”,具有信息报送、重点项目督办、考核测评等服务功能。三是建立党管人才沟通交流机制。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在解决人才实际困难的同时发挥人才智囊作用。坚持调研走访机制,及时掌握人才动态与诉求,积极暖心留人。此外,加强人才宣传工作,以“互联网+”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改版“闵行人才网”,打造展现人才风采和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利用新媒体,开设“闵行智汇源”微信公众服务号、各类微信群、闵行人才缤纷城市生活指南手机应用等,为人才提供最新资讯,促进沟通交流。

(二)建立人才工作财力保障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先期投入1亿元,每年按区可用财力的0.5%持续投入,累计支出逾1.35亿元。同时制定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资助、博士后工作站资助、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资助、人才公寓、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高层次人才生活待遇等六个操作细则,给予人才全方位支持。目前,已落实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资助和奖励经费6435.22万元。

(三)建立人才工作考核机制。制定《关于实行闵行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意见(试行)》,提高了人才工作在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中的权重。通过设置“共性+个性”的考核指标以及对特色工作、突出成绩的加分项目,充分激发被考核单位开展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两年,考核制度在全区人才工作推进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牵引作用。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闵行区人才服务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闵行:基层履职须以案为戒
毛遂自荐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为国家选人才
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路径的完善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