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

2016-08-17 23:09陈婉转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翻译能力需求分析

陈婉转

摘 要: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此,以需求分析理论和项目教学理论为依据,扣紧地方产业人才需求,针对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员岗位的翻译能力要求,改革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内容,实施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凸显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以期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翻译能力;需求分析;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139-03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需要以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广东省阳江市的支柱产业是五金刀剪产业,产量占全国的65%,出口量占全国的85%,是中国刀剪产业基地,刀剪行业的外贸英语人才需求大。作为地方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为阳江市的刀剪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外贸翻译人才。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以下简称“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培养学生从事外贸业务工作的关键能力,“实用性”和“实践性”是课程教学的两个关键要素。

一、现状分析

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大都从事外贸行业的工作,服务的单位主要是中小微企业,主要就业目标是国际贸易业务员。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揽业务、定制产品、办理进出口手续,对国际贸易业务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要求中最重要的是:熟悉产品的性能、工艺、用材和生产流程,能独立制作产品描述、向买家介绍产品、拟制专业的报价单、根据合同向生产部门提供详细的生产计划通知单等。这些岗位工作任务涉及公司介绍、产品描述、合同等一系列翻译的任务。然而,毕业生的翻译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行业、产业知识,毕业生翻译工作上手慢,翻译表述不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学生反映在学校学习的许多翻译课程内容根本用不上,需要用的没有教过,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翻译技巧和语篇知识,留给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少。 因此,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必须重视“实用性”和“实践性”,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必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岗位适应性,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二、改革的理论依据

改革的理论依据是需求分析理论和项目教学理论。

(一)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理论源于特殊用途英语(ESP)教学的发展,包括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主张教学要基于学习者自身主观需求和语言应用目标环境的客观需求。目标环境需求指的是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专业教学如果不能预测学生毕业时的社会需求,就不能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需求分析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外语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采用的重要依据(束定芳,2004)[1]。显然,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建立在调查和分析学生与企业需求的基础上。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以实践性问题为纽带联系知识与工作任务”,强调以源于企业真实任务需求的项目为基本的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工作情境中,主張通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开展项目活动,帮助学习者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和发展能力(朱枫,2010)[2]。项目教学法既注重产出又注重过程,鼓励学习者在完成项目中理解、分析、反思并最终获得相关能力。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模拟或真实的翻译项目,逐步建构自己的翻译知识体系,发展翻译能力。

三、基于国际业务员岗位任务的课程内容改革

(一)现有教材内容分析

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时间不长,早期的翻译教材基本上套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教材的架构,主要是由翻译技巧介绍+基于商务文体翻译练习两个部分构成,练习多以单句和段落练习为主。近年来,随着项目教学理论的引进和推广,商务英语翻译教材有了较大的改观。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3]和《世纪商务英语口语教程》[4]为例,该教材从首次出版以来,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编排形式,按照国际商务交际情景的工作任务进行教材内容组建。但是,该教材的案例素材多为跨国公司、大国企的文本材料,其中公关文稿的致辞案例甚至选用了奥巴马的总统就职演讲辞;有些案例语料难度太大;还有部分内容重复专业其他课程的内容(俞乔,2015)[5]。总的来说,目前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就业需要。

(二)紧扣岗位任务能力需求优化课程内容

根据需求分析理论,作为ESP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内容构建必须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紧扣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我们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公司的《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第四版)和《世纪商务英语口译教程》(第二版)为基本框架,对教材内容进行删改、合并、增加等方面优化整合。

1删改

(1)删去与专业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商务信函、单证两个单元,以及公关文稿单元中的文告、通知等内容,在“外贸信函”“外贸单证”和“商务英语写作”等三门课程中已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训练,无须再放在翻译课程中重复学习。口译模块里,课程只选用了接待、入住酒店、参观考察等三项与学生未来岗位任务密切相关联的内容与陪同口译技巧。其他内容因在专业其他课程里有专门的双语教学训练或难度太大,不列入课程的学习范围。例如,“经济发展改革”“自贸区”等国家宏观贸易政策演讲稿、同声传译技巧等,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任务联系不大,而且远远超出学生的可接受水平。

(2)修改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脱离学生真实工作需要的语料。公司介绍和公关致辞两个单元案例的文本主要是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的文本,脱离学生工作实际需要;产品说明单元里的药物类语料太专业,与学生将来的工作情景关联不大;商务合同的语料是劳务合同,商务报告是公司年度业绩报告,语料专业、复杂,与学生的工作需要联系不大。在中小微企业,常见的外贸合同是销售合同,一般由报价、交货日期、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组成,商务报告也是多为商检质检报告类。因此,通过搜索阿里巴巴国际网站、中国制造、环球资源、环球市场、速卖通、敦煌网等电商平台和企业网站,以及教师到外贸企业实践收集一手语料,对语料进行梳理、提炼,替换原来不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的内容。

2整合

按照工作任务的紧密度将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例如,将名片和组织机构翻译整合在一起,将商标、产品描述和广告组合在一起。将翻译理论与技巧穿插在翻译工作任务中,学用结合。

3增加

主要增加三项内容。一是增加国际贸易平台资源和翻译软件的应用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有道、爱词霸、小尾巴等免费翻译软件查找术语,利用国际贸易平台搜索收集刀剪产品品名、原材料、工艺等的行业通用表述,并建立小语料库。二是增加汉英案例、练习。原教材案例和练习多以英译汉为主,但实际工作中,国际业务员的主要任务是汉译英,因此必须加大汉译英的翻译案例和练习量。三是增加中餐菜肴的翻译,特别是粤菜的翻译项目。宴请是客户接待方面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外国客户常常喜欢尝试中国菜肴,宴请时向外国客户介绍菜品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通过增减整合,形成下表中的9个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内容,翻译技巧渗透到9个翻译任务中进行学习。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融入产业知识,更贴近目标工作岗位能力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序号工作任务知识点、技能点1名片翻译人名、地址、职位、公司名称等名片里的关键信息的翻译方法与技巧;音譯、意译法2公司介绍翻译公司介绍文稿、标识语等翻译方法与技巧;增减译法、词类转译法、反译法3产品描述与广告翻译五金刀剪类产品名称、常用材料、常见工艺等以及产品的商标、广告等翻译方法与技巧;直译法、意译法4公关文稿翻译欢迎辞、欢送辞、祝酒辞等翻译方法与技巧;复合句的翻译方法5商务合同翻译合同术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分译法、合译法6商务报告翻译商检质检报告等报告的常用表达式翻译方法与技巧;长句的翻译方法7接待陪同口译接机、住宿、宴请等常用套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粤菜翻译技巧8参观陪同口译公司部门、厂区常见场所的名称翻译方法,数字翻译技巧9外贸平台资源搜索和翻译软件应用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环球资源、环球采购等外贸平台查找翻译参考资料,利用爱词霸、有道等在线翻译词典建立术语库四、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翻译教学主要是 “讲—练—评”的三步法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翻译理论和技巧之后给学生布置练习,教师再检查学生的练习和讲评。这一模式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脱离真实语境,忽略学生的就业需要,学生毕业入职后往往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摸索学习的适应时期。对于培养一线应用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低,延缓学生的职业成长,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基于需求分析和项目教学法理论,构建强化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依托地方产业,强调小组协作,设计仿真项目和直接使用真实项目来进行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帮助学生在完成翻译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翻译相关知识体系和形成翻译能力。下面介绍分组办法、项目设计和教学实施步骤。

(一)分组办法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以适应和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建设为目标,故此,分组按刀剪产业的产品类型进行。阳江市刀剪类产品主要有厨用刀剪、美容美甲工具、开瓶开罐器、文具刀剪、园艺刀剪、烧烤工具、餐具和陶瓷刀具等8大类。根据刀剪产品类别,全班学生按自愿原则分成8个小组,但哪个组负责哪类产品则通过抽签决定,保证每组各负责一类产品。由于有些项目需要以外贸公司的角色完成,有些则以翻译工作室的角色完成,因此,这8个小组既是8个外贸公司又是8个翻译工作室。学生给自己公司起名,给公司的产品设计商标,为自己设计工作名片。

(二)仿真项目和真实项目

根据教学需要,课程设计仿真项目和选用真实项目来进行教学。例如名片翻译项目,就是一个仿真项目。学生以虚拟的国际业务员的身份制作一张业务名片,并翻译成英语。学生在执行这个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翻译人名、地址、商号等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内化知识,形成了能力。真实项目教学是指课程组承接企业的翻译任务,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去获得真实的翻译工作体验和锻炼。作为中国刀剪生产基地,广东省阳江市每年都举办国际刀剪博览会。博览会前,企业需要制作公司和产品宣传手册,课程组将该项目的翻译任务承接下来,以项目经理的形式将项目进行筛选、拆分和细化,再分配给各小组完成。

(三)项目化教学实施步骤

借鉴Sheppard & Stroller(1995,转自张允,2012)[6]、徐国庆(2005)[7]和陈水平(2013)[8]等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课程教学实际,课程实施“四步法”的项目化教学:项目准备、项目执行、项目汇报和项目评估。现以“公司简介”翻译真实项目为例。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有四个内容:一是选择项目,教师从“刀剪博览会项目”里挑选8个公司简介翻译任务,这8个公司的主营刀剪类产品都不尽相同;二是关联知识点,将公司简介翻译关联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等知识点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布置学生课外上网观看学习,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三是确定完成时间和结果形式与评价标准,教师课堂上进行项目分析,提出项目结果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和标准等;四是分配项目,学生抽签领取翻译任务。

2执行阶段。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完成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小组讨论、分工合作,遇到问题可向项目经理(教师)咨询。

3汇报阶段。学生在指定时间前提交项目结果,由经理初审,经理审稿但不改稿,只把有问题的地方标注出来,发回小组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可以向经理咨询。修改后,小组将翻译文本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汇报。

4评估阶段。小组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评打分,并指出翻译文本存在的问题,教师总结综合,各组根据评价意见继续完善项目,教师根据完善效果进行终评。

“四步法”项目化教学,把学生的意识从知识学习转向应用知识完成任务上来,从亲身体验和实践中获得翻译知识和提高翻译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翻译知识和锻炼翻译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合作能力、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职业素养。

五、结束语

商务英语翻译是连接学生知识能力和职场应用的桥梁,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解决课程“学什么”和“怎样学”两个关键问题。课程内容改革以岗位任务为框架,以产业知识为语料,通过实习式的项目化的学习,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用得上”人才提供了参考。课程教学改革中,师资队伍、实践条件、资源建设也至关重要,将是课程进一步开展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朱枫.国内项目教学法的研究——兼谈项目教学法对中国外语教学的适用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54—56.

[3]谢金领.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第四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4]刘杰英.世纪商务英语口语教程(第二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5]俞乔.需求分析对于教材优化使用的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16—217.

[6]张允.项目依托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2,(4):21—25.

[7]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陈水平.项目翻译教学模式:意义、问题与对策——项目翻译教学的行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82—87.

(责任编辑:刘东旭)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翻译翻译能力需求分析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PACTE翻译能力模型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翻译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