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商晓芹(特级教师) 李亚敏刘学松郭长彬
高三一轮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北京 商晓芹1(特级教师) 李亚敏2刘学松2郭长彬2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化学复习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复习的内容不仅要涵盖教材上所有知识点,而且要构建知识网络,同时提升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既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是整个化学高考备考的基石.如何在紧张的高三复习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和化学科学素养都快速达到高考的要求,是每一位高三老师努力探索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化学组团队,经过实践积累了有效的备考策略,现将高三一轮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分享.
高三化学复习应该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考试说明》、近5年高考化学试题和化学教材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复习在正确的轨道上,不偏离高考要求的方向.
《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知识目标、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和考查形式,不仅是命题者的出题依据,也是教师和学生复习的主要依据.因此,高三复习时师生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1)研究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2)研究高考题与教材的关系;3)明确考试要求;4)研究参考样题及说明.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年新的考试说明一般要到第一学期末才能拿到,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建议大家先用上一年的,因为考试说明中一般主体要求基本不变,变化的多是题型示例.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高考说明中要求学生“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高考试题的素材及考点几乎都源于教材,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在一轮复习中用好教材,以教材为依据,并指导学生回归教材.一些教师一味使用复习资料而忽略教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舍本逐末.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那什么是好的复习方法呢?好的复习方法必须既符合高考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成绩,因此,一轮复习中关键是要抓好下面几点:
2.1 定好复习顺序
一轮复习的顺序应依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而定.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按照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的顺序进行;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按照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金属及其化合物、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基本理论、有机化学的顺序进行,并将无机化学实验融于元素化合物之中,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复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扎实以后,不仅使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复习时水到渠成,也使化学实验的复习有了抓手,师生都感觉顺畅,复习效率很高,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
2.2 用好复习资料
用好复习资料,能帮助学生脱离题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落实到位,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快速提升.什么是好的复习资料呢?化学教材、基于学情自编的学案、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怎么用好这些复习资料呢?教材是复习的根本,它不仅知识系统性强,而且包含了高考考查的绝大部分内容,高考试题的素材几乎都源自于教材.怎么让学生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呢?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抓重点、抓基础、抓主干,不断将高考试题和教材进行关联,例如2010年北京卷第27题的考点源自人教版(下同)《必修1》第9页“实验1-4”萃取、分液;第86页“科学视野”成盐元素——卤素,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F2、Cl2、Br2、I2;第88页习题12中Cl2、Br2、I2都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Cl2、Br2、I2, Cl2能把溴从溴化物中置换出来,其余类推;第107页习题1中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在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氯气;《必修2》第8页“实验1-1”,第9和22页教材正文,第93页习题5;《选修4》第79页“实验4-2”电解氯化铜溶液,氯气的检验.2011年北京卷有机题除了考查教材中的重点主干知识之外,还取材于《选修5》第56页“资料卡片”,第100页“思考与交流”,第116页习题1;第25题源自《必修2》第8页正文内容;第26题源自《必修1》第108页第10题.2016年北京卷第10题源自《选修4》第26页“实验2-5”;《选修5》第52页“实验3-2”等.因此,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研究高考试题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材对高考复习的重要性,从而能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教材进行复习.
为了提高练习的实效性,我们有针对性地自编了高三复习学案.通过考点说明、知识结构、核心知识梳理、拓展应用、高考典型例题、同步训练等栏目精选内容,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素养全面提升.
2.3 及时验收反馈
精心选题、留好作业、小测落实、大测验收、反馈补漏、专题强化、大题提升,教学中我们坚持“小题大做”.1)把重要的、主干的、易错的知识整理成10min内的课堂小测,勤练常练,使学生准确熟练掌握;2)在平时教学中,立足书本,讲透书本,对书本上的内容“小题大做”,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学透;“大题细做”,每日一道大题,将每道大题每一步的审题及分析过程落实下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2.4 提升审题能力
学生在考试或做题中常常出现会做的题目答不全、答不准,甚至答非所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往往是没有审清题就匆忙下笔导致的.审题不严谨,通常表现为:隐含的信息审不出;逻辑关系审不清;题给信息不能兼顾等.在平时做题训练中,我们指导学生要慢审题、快答题,明确审题审什么,怎么审,强调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甄别易混、易错点,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养成“眼观、笔画、心读、脑想”的良好审题习惯.
2.5 注重团队协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明集体力量永远大于个人力量.在高三备考过程中,我们化学备课组的4位教师始终团结协作、集体研究、经验共享、资源共享、帮学主动、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形成合力,把集体备课做好、做实,使教学过程真正优化,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在一轮复习中只有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才能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1.北京一零一中2.北京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