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娜,崔玉环,魏玉磊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肿瘤终末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分析
王琪娜,崔玉环,魏玉磊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肿瘤终末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肿瘤终末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法+传统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30 d后,观察患者DVT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情况及病人自觉症状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实验组DVT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情况及病人自觉症状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可降低肿瘤终末期患者DVT发生率,是一种有效、操作简便、无副损伤的预防措施。
肿瘤终末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导致下肢静脉血管堵塞,影响血液回流,进而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无力甚至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深静脉血栓脱落后可堵塞血管,进而出现静脉栓塞,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终末期肿瘤患者体质较弱或呈恶液质状态,长期卧床及应用肿瘤药物可加重血液黏稠,留置各种管道也可增加此类患者DVT发生率。我们探讨了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对肿瘤终末期患者DVT形成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2012-01—2014-12月收治的终末期肿瘤患者160例,其中肺癌62例,大肠癌34例,胃癌38例,前列腺癌26例。既往均无心功能不全、肺水肿、不稳定性高血压、急性炎性皮肤病、安装有人工心脏及其他下肢血管疾病病史,经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证实无双下肢DVT,凝血功能检查无PT和APTT异常,无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史。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平均(70.1±13.1)岁。实验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平均(69.3±12.7)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1],髋、膝关节活动:屈膝屈髋、髋关节旋内、旋外运动及拱桥运动;踝关节的活动:背屈、内翻、外翻、旋内、旋外运动;腓肠肌按摩:病人下肢抬高,有节律自下而上挤压。每日锻炼4次,每次30 min,连续30 d。
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1],参照其说明书进行,仪器需水平放置,紧密连接,防止漏气;需在肢体套上套筒的情况下充气;套筒远离锐器避免被扎破;急性静脉血栓形成及深静脉血栓患者严禁使用,以免加速血栓脱落导致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每日2次,每次45 min,连续30 d。
1.3观察指标
治疗30 d后使用超声检查判断是否发生DVT;患者保持静息状态下,使用超声检测腹股沟韧带下2cm处股静脉血流速度及峰值;每日记录患者主观症状:下肢疼痛、肿胀、麻木、活动障碍、发冷或其他异常感觉。
1.4统计学方法
2.1DVT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DVT发生率的比较
2.2两组股静脉血流峰值及平均流速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和峰值流速)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股静脉血流峰值和平均流速比较(x±s)
2.3主观症状比较
对照组有8人自诉患者肢体疼痛等不适,而实验组有1人自诉有肢体疼痛不适。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主观症状比较(n)
肿瘤终末期患者由于受肿瘤长期困扰,体力差,大多数处于卧床或半卧床状态,血流缓慢;由于化疗药物应用或发热多汗,患者血液黏度大,处于高凝状态;身体长期留置各种输液管道,造成血管壁受损,难以完全修复,极易发生血栓,符合Virchow于1856年提出DVT形成3大因素[2],成为DVT高危人群。强化风险意识教育,提高DVT警惕性,通过提高护理质量,可大大减少DVT发生率及死亡率[3-4]。
预防DVT常用机械性治疗法、运动干预法和药物治疗法,机械治疗法效果确切、无副损伤、操作简单,且不增加出血等,其常用仪器为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5],通过挤压、按摩肌肉和血管,达到增加静脉血管排空、加速血液回流的作用,同时可促进渗出液吸收,加速有毒物质排泄,具有清除肿胀,预防DVT形成的作用。
我们使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DVT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VT特征性临床症状比较,对照组有8人出现肢体疼痛等不适,而实验组仅1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血液循环明显好于对照组。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预防下肢DVT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本研究表明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可降低终末期肿瘤患者DVT发生率,是一种有效、操作简便、无副损伤的预防措施。
[1]杨春霞,马小芳.气压治疗仪对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367-2368.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82-1685.
[3]林素琴,林剑芳,洪飞.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36-137.
[4]黄如玉.肺癌患者开胸术后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9,7(38):664-665.
[5]雷淑琴,董跃华,魏玉磊,等.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4,(5):335-337.
[责任编辑:李蓟龙]
王琪娜(1978-),女,河北沽源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R 473
B
10.3969/j.issn.1673-1492.2016.06.011
来稿日期:201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