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铁英
摘 要: 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是小学生的天性,正因如此,他们的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小学课程应与小学生天性接轨,《品德与社会》课程也不例外。但纵观我国目前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并未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本文就如何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多彩课堂做了如下阐述。
关键词: 小学生 品德与社会 多彩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儿童德育素养的重要载体,主要目标在于改变儿童态度、情感及行为。在教学策划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认知程度,围绕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其创设丰富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身的舞台,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培养良好的行为,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角色扮演,体会生活的真谛
现代社会要求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学会从生活中取材,以此体现思品教学的活动性。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以上观点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及教师认可,并经过尝试与探索让这种理念有了新的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完整故事且情节生动形象。这样的教材内容与教学理念相结合,为学生展示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给予学生充分自由,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以自身理解进行表演,除此之外,还积极鼓励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拓展。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演,能更深入地领会到文中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引导学生为主,并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自身体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教学《我的一天》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归原本,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如早晨起床、与兄弟姐妹玩耍、父母为孩子准备餐点等。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与父母的付出,激发感恩之心。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谱写形象课堂的优美乐章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是行知统一的过程,是塑造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中有非常丰富的生活事例,都对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帮助,为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借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优秀品德。
例如:在进行“诚信”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社会中的真实案例,通过多媒体等渠道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毒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让学生了解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讲诚信、树新风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树立榜样形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实际生活开展日常教学。发挥榜样的力量促使学生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榜样的力量便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通过塑造榜样的方式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加强学生感悟社会的程度。
例如:教学《伟大的先人》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进行社会调查,并自主收集相关情报,如教师可以询问多个学生看其是否了解伟大先人的事迹,做好相应的记录,再根据记录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调查,教师发现许多伟大先人虽与我们生活的年代相差甚远,却仍为许多人熟知。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先人事迹进行相关介绍,并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接着,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了解到伟大先人事迹对后世的影响及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最后,引导学生就该堂课进行总结,充分感受先人赋予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合理安排实践时间,跳出课本内容探究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程教学,除了利用课内时间进行教学外,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校内训练。合理地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效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提高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学习“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入校园感受日夜照顾花园的丁爷爷和始终坚守岗位保卫学校安全的保安叔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些人们的辛勤劳动,想想这部分人们为我们提供的服务,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根本上提高思品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
五、结语
课堂教学方法是否优质、高效影响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高低,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运用能力强弱。因此,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思想道德境界得到有效提高,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思存.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多彩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04-105.
[2]彭崎华,黄昌盛.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浅议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Z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