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彤
[摘要]从耗散理论出发,立足于开放性、远离平衡性、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相关机制,分析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通过运用耗散结构分析发现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重新审视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从中找出对策以改变传统的、缺乏科学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教育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优化以及广泛开展提供补充。
[关键词]耗散结构 思想教育工作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71-02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既提供了契机,又提出了挑战。对于当下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偏低等现象,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们更应该积极探索能够改善学生思想的方法与对策。而自媒体亲民的特征,为高校的教育者们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耗散理论出发,分析自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引导学生抵制不良行为。
一、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普利高津给那些在非平衡条件下的时空有序结构起了一个名字,叫作“耗散结构”[1]。他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主要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系统)通过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当外界条件和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 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 由原来的混乱无序的状态, 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它存在于开放系统之中,具有非线性、非平衡性和不可逆性等特征。[2]
从耗散结构的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耗散结构的形成和维持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它需要不停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都不能产生耗散结构;二是系统必须是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在平衡态或近平衡态,都不可能发生质的突变从无序走向有序,也不可能从低级有序走向更高级的有序;三是系统中某些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如正、负反馈机制等。[3]
耗散结构理论虽然是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的研究中总结和提升出来的,但其并不局限于分析自然系统。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方法于生态、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也具有重要价值。用耗散结构理论来重新审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思想教育工作的优化以及广泛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一)自媒体的开放性
耗散结构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即是系统的开放性,它是指系统具有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能和功能。自媒体属于开放性的新闻途径,把它与固定组合技能的教育等同起来进行过细的分解教育不适合普通参与者的特点。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它也不可能脱离教育系统而独立存在,我们可以认为这个系统是存在开放性的。首先自媒体贴近大众,更加亲民,这就使得每一个主体都是信息的参与者,从旁观者变为当事者。[4]没有主题的约束、核心观点的约束,实现了人人都有话语权。大学生通常会用微信或者微博之类的自媒体交流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情绪,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其次自媒体具有传播迅速、交互式强的特点,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庞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高科技智能产品的广泛使用,信息的发布变得愈来愈容易,自媒体的发展冲破了局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快。[5]人们不再是媒体的受众,转变成为各类信息的原创者,甚至是言论的领导者。如今大学生可以通过贴吧等自媒体相互点评对方的文字、图片,擦出思想的火花,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第三,自媒体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用户体验。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自媒体信息的发布更加注重对个体需求的尊重,成为一种打造自我的标识,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或审美观点来设计自己的表情或符号,也正因如此,自媒体得以吸引大量的高校学生。总之,自媒体的存在是的人人都有了话语权,满足了“90后”思想独立的心理特征,也因此使微信、微博等聊天交流工具成为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6]
(二)思想教育工作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特征之一,思想教育系统正是借助于不同模式的思想教育方法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才表现出复杂性。第一,消费主义盛行,人文精神素质缺失。自媒体的发展,是依靠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得以出现的,因此自媒体往往成为一种符号而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由于大学生还是更多关注于自媒体的娱乐性,因此较为深层的思考是很少甚至是没有的,这就使得功利主义横行期间,对个人素质的养成表现得较为冷漠。如今大学生应当努力学习,大脑中的知识毕竟有限,很难从哲学中成为一个享受生活的人。[7]第二,价值的多元化。网络时代日益改变着现代社会的基本样式,而且由于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与知识即可成为平台中的发言人,很容易造成的问题就是由于信息发布的杂乱无章,打破了传统的大一统格局,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此时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在塑造的大学生来讲,面对全球大量的纷杂信息,很容易受一些负面的能量所影响,从而造成价值的偏离。如今很多的明星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明星效应的存在使得许多大学生对明星的不良行为持不同的观点,有的甚至是理解原谅的态度。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这是一个哗众取宠的现象,而且给人们树立了错误的榜样,当人的审美观变不是以丑为丑,而是以丑为美时,就会导致价值观偏离正常预定轨迹,走入歧途。第三、由于信息良莠不齐,媒体的公信力收到了重重的挑战。由于自媒体亲民、易操作的特点,各种媒体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了一种“门庭若市”的景象。网络中有一些思想观念鱼龙混杂,有些网络段子手更是为增加点击率,扩大影响力,哗众取宠,使得信息的传播变的虚假,公信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对于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公众媒体而言,一旦说话行为有失水准,就会导致学生从心理上的盲目跟从。因此,对于思想道德还不健全的大学生来讲,更应该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这些不良信息。[8]
(三)耗散结构理论中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远离平衡态
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是系统必须处于非平衡的状态,才有可能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新的稳定结构。首先,我们需要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构筑人文主义精神。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困境,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应该紧跟党的脚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合理利用自媒体加强对大量信息的识别、处理,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传递正能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更应该认真思考,规划人生。英国学者曾经指出,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是学生能够免受不良文化与道德的影响。当今世界舞台上,各国之间的政治之争,其实质就是文化的战争,西方一些国家希望通过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已渗透,通过媒体的力量达到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因此大学生更应该加强判断能力,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学生筛选出重要的信息供其参考,这样可以逐渐让学生抵制低俗信息的诱惑。另外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思想教育团队也是必要的,同时号召学生骨干建立一支学习队伍,通过两个队伍的比较,更能培养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9]第二,践行双主体思维模式,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大学生的个人品德使其规范化。在如今去权威化的自媒体环境下,需要教育工作者变化模式,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新环境,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以平等的态度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面对自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还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熟练掌握自媒体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和指导工作,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与建议,并将其引入实践中反馈给新的认识。[10]第三,重新塑造媒体的公众影响力,引导学生远离不良信息。在传统的舆论压力下,高校的主流舆论网络平台往往处于失语的尴尬境地,因此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维护自媒体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占据住舆论的主要阵地,重塑媒体的公信力。自媒体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贴近大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网络中的新名词,并配合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来接受。[11]例如中国某大学的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祝祖国65岁生日快乐,4分钟穿越新中国”的动画视频,该专题由“翻身坐起来”“腰杆挺起来”“钱包鼓起来”“国家强起来”“我们自信起来”等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动画表现形式,让学生们深刻地了解新中国的成长历程,增强了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发现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存在于人文主义的缺失、价值导向偏离、信息的良莠不齐。而为了打破这一平衡,不仅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正确进行价值导向、重塑媒体的公信力,更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的不断创新与升华,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抵制不良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邵桂华.耗能结构与体育教学系统的自组织[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1).
[2]宋会君等.从耗散结构看体育学习的有序性[J].松辽学刊,1996(07).
[3]刘承波.从无序到有序-试以耗散结构论分析创新的机制[J].学术研究,2002(01).
[4]杨贤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4.
[5]王文丹.微博意见领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6]张静.自媒体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D].西北大学,2015.
[7]陈兰荣.试论微博自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1):94-95.
[8]林征.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煤炭高等教育,2015(01):57-60.
[9]高国华.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10]梁斌.浅析微博自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青年与社会,2013(10):169-170.
[11]王超.自媒体时代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林区教学,2015(0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