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陈晓晨
[摘要]抗洪前线,受灾群众和救灾官兵都是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文章从心理危机的概念、识别、结果、干预四个方面介绍了抗洪防汛工作中人员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以减轻受灾群众的痛苦,降低救灾人员的非战斗减员,提高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抗洪防汛 心理危机 识别干预
[中图分类号]B84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142-02
当前,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不少受灾群众的家庭遭到变故,抗洪官兵身处救灾一线,身心也经受重大考验,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执行任务人员都是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各级部门应加以重视,组织心理服务队伍加强预防,及时发现并实施干预。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当人们突然面临重大生活逆境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一般来说,心理危机的内涵应该具备3个要素:
1.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事件。
2.个体虽然出现一些心理应激反应,如情绪紊乱、认知改变、行为改变以及躯体的各种不适,但其表现达不到精神病程度,也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3.个体依靠自身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法应对和处理。
二、心理危机的识别
洪涝灾害属应激事件,应激事件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紧迫性,常常致使个体在心理上受到较大的冲击,必然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造成生理和心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认知方面: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钝,判断和理解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犹豫不决,做出决定困难,思维总是沉浸在危机事件本身而不能自拔等。
2.情绪方面:表现为恐惧、紧张焦虑、烦躁、悲伤沮丧、心情沉重、情绪低落、易激惹、悲观绝望、悔恨自责、过分敏感等。
3.行为方面:表现为懒散、不愿见人,做事情或与人交往缺乏主动性,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抱怨,疑心较重,警觉性增高,可有惊跳反应。
4.生理方面:表现为肌肉紧张度增高,肌肉疼痛,消化功能差、没有食欲,易疲劳,失眠、做噩梦、易惊醒,还可伴有头晕、头痛、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三、心理危机所致结果
对于每个人来说,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而不是一种疾病状态。危机导致的影响依据个体差异的不同,其结果也有所不同,一般可有四种结果。
1.顺利度过危机,并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学会并掌握了应对技巧,个体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在以后的危机事件中能够面对。
2.危机已经度过,但遗留心理创伤,对今后的社会适应有一定的影响,工作、生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所下降。
3.无法承受危机带来的创伤刺激,可出现一过性的冲动行为。
4.不能度过危机,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危机带来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变得减弱或消失,生活会逐渐接近或恢复常态。对于少数人,如果创伤刺激很强,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对其生理、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造成较大伤害,导致疾患生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心理危机所致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表现特点
1.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也称急性应激反应,是指由突如其来的急性应激事件引起,在遭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即可出现异常心理反应,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到正常状态,预后良好。
2.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PTSD的心理创伤因素主要是指战争、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目睹他人惨死、意外事故和身受酷刑、强奸、绑架或其他恐怖犯罪活动等,受害者几乎都会产生巨大的痛苦体验。其症状不会立即出现,有一定的潜伏期,常常在创伤后延迟表现,一般在数日、数周甚至数月后出现,但很少超过6个月,多数在1年内恢复,部分可持续多年,甚至伴随终生。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成长经历、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生理功能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3.适应障碍。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是指因为明显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为诱因导致个体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烦恼、抑郁等情绪失调,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改变和生理功能改变,使社会功能受损。一般不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上述症状通常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1个月内出现,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个体的人格特征、应激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心理辅导技术要点
(一)心理辅导的时机
有研究指出,重大应激事件之后的干预介入时机越短,其效果越好,尤其是在24h—48h、24h—72h效果最明显。而有些学者则表示介入干预的时机应当由个体当前的状态而决定的。介入效果是否显著,依赖于求助者或者求助群体是否完全做好加入的准备。如果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强行介入,可能导致个体厌烦的态度,以至于之后拒绝进一步的介入干预。同时,不恰当的介入时机不仅仅起不到积极作用,还有可能让个体再一次重现应激事件使其变得更加容易激惹,阻碍其状态的恢复。本文认为,早期干预对危机事件涉及的人员有积极作用,对应激事件造成个体的影响可以达到最小化。其前提是,在保证受干预人员做好接受干预的心理准备以及善于观察和发现受干预个体或者人群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突破口,善于利用多种干预手段和方法进行心理支持。
(二)对于应激个体的注意要点
有些个体本身心理防御能力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应激事件的不良影响,其心理恢复能力比较差。常常沉浸于应激事件无法自拔,以至于导致后期的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甚至精神疾病。这就要求在早期心理干预者要及时发现和筛选出这类人员,对其有的放矢,重点突破,帮助其心理状态的恢复和好转。同时帮助树立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传授给自我减压以及自我疏导的方法,以免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急性应激事件。
1.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发现和帮助心理防御能力较差的个体。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对于数量巨大的应激事件影响群体而言,很难做到及时发现心理状态比较差的个体。生活在其身边的亲友、同事对其性格特点了解更深,对其日常行为规律把握更全面。有助于发现异常情况。同时,重点人群通过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能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会区内的相关资源等。画出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和信息、物质方面等。可以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感、有利于个体的恢复。
2.认知干预是心理辅导的核心要点。及时转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模式,使其达到心理平衡是心理辅导的目标之一。水灾经常让求助者丧失亲人,损失财产。对于无法挽回的损失,人们会有各式各样的极端情绪。对于失去的财产和亲人抱有不合理的认知。这些不合理认知是造成个体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对个体有效的认知干预,有利于让个体接受事实,继续向前。帮助他从悲痛的心情中早日走出来,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3.提供科学和准确的信息可以防止谣言和不良认知的形成。及时为其提供正确和科学的信息,使得求助者及时得到安全感。同时,从源头上防止了谣言和不良认知模式的产生。及时准确的消息还可以使得正在找寻亲人的求助者情绪稳定,防止应激行为的发生。
4.促使求助者积极应对不良生活事件。经过对应激事件的了解和应对,可以促使求助者个体对于各种不良生活事件形成更有效健康的处理方式。使得其心理防御能力和心理恢复能力提升。
5.传授其自我疏导的方法。常见的自控方法有语言暗示法、注意转移法、逆向思维法、自我激励法。常见的助控方法有转化控制、冷化控制、强化控制。通过其自控与助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不良情绪到来之时,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控。
6.对于情况严重者配合药物治疗。常用的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和苯二氮卓类,仅运用于个别躯体症状严重的个体,以及急性应激反应严重的干预。可以考虑为心理干预的一种辅助手段。
(三)对于应激群体的注意要点
对于参与救灾的广大救援团体和受到应激事件影响的其他群体,其群体心理的早期干预更依赖于救援结束之后及时的团体心理干预。在救援活动结束后,要举行相关的仪式,一方面表彰在救援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志。另一方面要组织该群体在救援活动结束之后进行总结。可以进行座谈,即紧急事件应激晤谈(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或者互相倾诉或者讨论,例如讨论在灾难后,你都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应对灾难带给自己的反应?如多跟亲友或熟悉的人待在一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尽量保持以往的作息时间,做一些可行且对改善改善有帮助的事等,避免不良的应对(如冲动、酗酒、自伤、自杀)。同时还可以配合一系列的团体咨询技巧,让群体从心理上消除先前应激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展团体辅导时,应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如,住院轻伤员、医护人员、救援人员等。笔者认为,座谈会在聆听他人对应激事件的感受的同时,有利于成员更好地对自己心理状态有深入的理解。对于没有经历过应激事件的心理咨询人员,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共同经历事件的人员更容易相互理解和共情,其干预效果要好于没有亲身经历事件而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心理咨询师。
五、总结
对于抗洪防汛等应激事件影响下的个体和群体,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有助于降低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甚至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心理减员”,对于抗洪减灾、危机应对、灾后重建都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对于灾后重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评估重建成效的有力标准之一。对于自然灾害要迅速反应,对灾害发生时要积极应对,在灾害结束后及时恢复。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次生灾害发生率降到最低,有利于共同维护和建立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李权超,王应立.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2006,12(02):136-138.
[2]赵冲,李健.突发事件中军人心理危机的表现与干预[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2005,11(08):2712-2713.
[3]刘茂艳.灾难性突发事件中救援军人心理危机影响因素及干预经验总结[J].精神医学,2009,22(01)l:37-39.
[4]周宁,刘将.眼动脱敏与再建治疗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医疗前沿,2009,4(07):31-33.
[5]孙海霞,杨蕴萍.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治疗现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4,l2(03):324-326.
[6]姜荣环,马弘,吕秋云.紧急事件应激晤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2007(2l):496-498.
[7]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9-25.
[8]郑毅主编.灾难心理救助实用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10]John Briere,Catherine Scott(著),徐凯文等(译).心理创伤的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1]Tammi D.etal(著),梁军(译).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2]Suveg,Cynthia.Implications of the Debriefing Debate for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J].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 Practice,2007,14(0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