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振嘉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公司和产品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手机成为最热门的广告载体。移动端广告融合了互联网的技术性和手机的社交性,强调互动、娱乐和熟人社交,帮助企业实现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广告 新媒体 市场营销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端消费大有取代传统PC端的趋势。2015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突破912.17亿,其中无线交易额为626亿元,无线端占比为68.67%。[1]2005年伊始,Web2.0的标志性产物视频网和博客先后兴起,网络进入了全民参与的时代,广告也随即升级,改变了以前单一的搜索推广和浮屏弹窗模式。随后,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发布,宣告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推动广告设计的迭代,社会化营销成为主流。
一、移动端广告的背景和形态
所谓移动端广告,狭义的范畴特指手机端广告,广义的范畴还包括用户移动时和外界的交互,包括LBS、户外二维码,时下火热的AR和VR广告植入。总而言之,这有别于传统的互联网PC端广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广告的呈现形式更具有想象力,而手机的精准定位带给广告更多的推送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社交形态,特别是80后、90后更依赖手机的互动和沟通。网络巨头BAT的战略也在向移动端倾斜,招兵买马布局社交网络,微博和微信是两个标杆性的社交平台。微博降低了用户发布信息的门槛,随时随地参与到信息流的共享中去,而微信改变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之间的链接方式,移动端广告更精准地通过社交网络推送到个人,这是一个新的广告时代。[2]
二、移动端广告转化效果优化及经济效益提升
传统PC端的广告在手机端只能通过移动浏览器呈现,更多的机会留给了手机APP和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网络生态平台,而且手机绑定电话号码及记录使用习惯,更详实的用户画像让大数据库更加精准地推送广告。
一方面,类似有米广告抢占了APP的信息流,手机软件开发者通过嵌入广告插件,利用用户的点击获利,游戏APP的巨大市场给这类广告联盟带来了巨大商机,场景式主动触发广告,转化率非常可观。不过,由于是弹窗广告居多,广告植入较生硬,用户体验并不好。
另一方面,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等网络生态平台后来居上,催生了更多的移动端广告投放机会。微博是典型的信息流植入广告,广告的投放和平台信息无缝对接,阿里系控股微博后,让微博广告的转化更加直接,微博的商业平台愈发成熟;微信则是一个更庞大的闭环生态系统,从朋友圈、公众号到微信支付,无一不体现出微信的商业帝国野心,微信步步为营,在商业化和极简信条之间走钢丝;今日头条是后起之秀,大手笔广告推广,它的商业化道路有点类似传统的百度网盟,主推竞价排位和弹幕广告。这些平台都更加丰富了移动端广告的投放模式和渠道。
商业广告服务于企业销售,没有转化的商业广告不是好广告。转化包括品牌曝光和直接带动销售,品牌曝光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提升大众对品牌的认知度,而手机广告跳转到消费端即更为直接,这是ROI可以精准计算的推广渠道,通过数据驱动运营,调整投放策略,从而获取更高的投入产出比。
三、移动端广告设计的要点
(一)短小精悍,布局简洁大方
优秀的广告,基本上遵循一个准则:一目了然。特别是移动端广告,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和碎片化时间呈现,更需要浓缩精华,往往第一印象决定一个广告的成败,大道至简,方寸之间不失大格局。[3]以微博信息流广告为例,如何在140字之内打动人心,文案的撰写就很讲究,可以通过九宫格等创意拼图,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广告语的设计切忌拖泥带水,泛泛而谈和空洞华丽只能适得其反,一针见血告诉目标用户问题和痛点,留下解决方案的转化入口,才是一个完美的移动端广告策划。
(二)精准投放,根据用户画像策划专属广告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PC端营销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用户画像更加精准,数据库会让广告更加精准投放到目标群体。以微信朋友圈广告为例,微信朋友圈的口号是“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微信广告投放后台可以设置各种标签,这是一级传播,当用户评论和点赞广告时,会触发二级传播,只有互动过的广告才会在朋友圈传播下去,无形中,这个广告的传播就有了熟人的“背书”,微信朋友圈广告优化了广告的传播路径,这是熟人社交理论的践行,35%的用户参与过好友发的朋友圈广告,[4]让高质量的广告在精准受众群体中层层传播,而低质量广告则很难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甚至难以获得曝光。
(三)社会化营销,场景化消费
微博时代,杜蕾斯成了社会化营销的标杆。社会化营销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产品具有“人格魅力”,在社交平台的立体矩阵营销阵地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通过人格化运营,建立产品和人之间的感情纽带。[5]以微信H5广告为例,精美的H5页面给品牌带来大量曝光。H5广告可以触屏互动,用户可以参与到广告的二次传播和内容优化,而且结合场景化营销,达成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互动,衍生出社群效应,从而收集大数据,配合广告引流之后的转化,再把用户数据反馈至前端提供优化指导,形成闭环营销。
(四)广告诉求明确,转化环节直截了当
传统的PC端广告信息繁杂,而移动端一个手机号就可以作为身份凭证下单,更加便捷。[6]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获取粉丝的红利期早已过去,伴随的是公众号退粉率在增大。所以,如何能够吸取精准用户就极其重要。通过诉求明确的广告投放,逆向思维,先吸引用户消费,再让用户关注变成粉丝以便提供售后服务,在公众号投放广告直接跳转到购买端,产生消费动作后再引导关注。手机多是碎片化时间消费,必须在三步之内解决转化问题,第一步通过广告吸引用户注意,第二步在互动中展示解决用户痛点的方案,第三步通过解决方案获取用户的联系方式,后续客服跟进转化。
四、移动端广告的现状及未来
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消费已经逐渐超越传统PC端消费,移动端广告占企业营销预算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广告直接带动销售,是提高ROI的关键,能让广告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随着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还有移动虚拟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化办公和生活将越来越普及。如何在移动互联时代分得一杯羹,将是传统企业需要深刻思考和行动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创业公司的一个绝好发展契机。
五、结语
移动端消费的灵活和多样性,使得广告投放具有更多维的方式。广告设计需要具备社交属性,在满足品牌宣传推广的前提下,完成闭环转化,才能最大化地投入产出比。策划精美和巧妙的广告融入生活中不仅能美化生活,还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作者单位为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动漫工程系)
参考文献
[1]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DB/OL] .环球网,http://tech.huanqiu.com/original/2015-11/7960521.htm,2015-11-12.
[2]邵帅.移动社交广告特征对用户体验与态度的影响[D].浙江:浙江大学,2016.
[3]彭冬羚.交互式网络广告的设计与应用[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4.
[4]朋友圈广告首份用户研究报告[DB/OL].腾讯科技,http://tech.qq.com/a/20150123/009277.htm,2015-01-23.
[5]王丽.互联网背景下互动网络广告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16(09).
[6]张岩.广告设计原理科学出版社[M].科技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