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学校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6-08-15 09:36:18陈卓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民办高校实训

陈卓然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吉林 四平 136000)

民办高等学校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陈卓然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吉林四平136000)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重视,但是真正适用于民办高校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在不断的探索、积极的改革下逐步形成、逐步完善.要想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就要对民办高校的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探索一条符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为了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就业竞争力,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民办高校;信息工程专业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发展迅速,如何在这场竞争中突显办学特色,突出地方经济的发展,以自身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关注的焦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加快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的高校转型发展已经大规模全面铺开.基于民办地方高校相对灵活的办学模式,构建专业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内容,也是拓宽民办高校发展空间和提升民办高校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1 构建民办高校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1.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基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而言,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教学部分不是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实际的能力,在校期间要受到工程方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效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专项技能训练、综合项目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1.2推进专业机制创新

遵循民办高校的特点及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特定人才培养规律,科学引导,激发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树立较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

1.3加强专业内容建设

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以移动互联网为重点,培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方面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在电子信息、制造、服务等行业领域,移动智能终端和服务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移动智能设备的运营与维护以及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管理等技能.

1.4构筑专业发展品质

从专业学科建设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角度的实际问题,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大大丰富了民办高校办学的内涵,更使这一理论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从而指导民办高校信息工程专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2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2.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注重各门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强调基础,减少重复.使信息工程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有利于学生对各门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又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同时注重吸收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欲望.

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将实践类的课程进行整合和调整,以项目的方式推进实践教学,加大力度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实验、实训、实习.

2.1.1实验部分

将原有的单一的课内实验,改封闭式为开放性实验.在原有的传统实践教学方式下,学生仅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要求的必做要做的实验内容.这种实验模式对于现代思维活跃,想法众多的大学生来说,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发现的机会,创新的精神.专业实验室在课余长期空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设备投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开放性实验对于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开放性实验由实验教师结合课程内容进行项目设计,由学生自主的进行实验内容,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实验内容的选择和个性的探索.

图1 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2.1.2实训部分

实训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校内实训、企业实训、研发实训.

基于课程的实验完成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专业课程,将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综合性的项目实训,结合实际项目应用,从项目中分解出适用于各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内容.由学生进行分组完成校内实训内容.项目指导教师可以由校内教师或合作企业的工程师到校内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

企业实训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个了解自己的行业、专业的最好机会.对于学生的企业实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刚刚踏入大学后,主要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职业进行提前规划,让学生们了解到自己将来要从事工作的具体情况,具体行式,体验打卡上班的感觉.

研发实训是学生们离开学校进行社会的最后部分,对于从事信息工程专业技术的学生来说,研发实训是最好的锻炼机会,由企业的工程师带领亲历研发的过程.

2.1.3实习部分

实习部分包括:专业实习和项目强化两个部分.

专业实习是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要经历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合作的实习企业在完成专业实习、项目强化的工作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完成三个转换:在学习内容上,从注重理论内容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转换.在学习方法上,从书本知识到实践中自主学习的转换.在角色上,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换.

2.2健全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了更好的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信息工程专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管理规定》、《信息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规定》、《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开放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室学生管理办法》、《开放实验预约制度》、《开放实验室安全和卫生制度》、《校外实训管理规定》、《企业见习管理规定》、《企业实习管理规定》、《企业实习学员守则》等等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即规范了教学过程,又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有了切实的保证.

2.3探索“校企结合、专业共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对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与生活,信息工程专业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此快速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求学生能跟得上发展的脚步.这对于民办高校的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来说,要与时代同步,经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毕业生,就要想办法提高教师个人素质,还要积极改进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将企业的技术资源、课程体系、师资培训、教学服务引入学校,提升学校的整体软硬件教学环境、教学水平及质量.采取契合目标职位能力要求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服务”培养模式,“课程实训+项目实训+企业实训”的训练模式,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保证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图2 创新开应用人才培养

2.4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专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要想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自有教师队伍普遍职称较低,高职称的教师较少.对于民办高校当前的发展,整体的硬件条件都不错,可以聘请一些退休的高职称师资补充到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来.另外,对于信息工程专业与企业是不可分割的,借助企业的前沿技术,项目工程师的实际经验,来弥补校内教师项目经验少的问题.组成一支由老、中、青教师组成,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的高素质的专业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3 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质量的评价机制

3.1实验部分的评价

重视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改封闭式为开放式,改验证性为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由预习、项目设计、代码调试三部分组成.平时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每次实验结束后与学生一起总结问题所在,使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操作.在评定学生实验成绩时:实验预习占20%、项目设计过程占40%、代码、数据的整理和总结占40%.

3.2实习部分的评价

实习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培训使学生在进行后续课程学习、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3实训部分的评价

实训是实现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实训根据不能的阶段,安排在第三、四、五、六学期期初前二周进行,10-20人为一组,组内由指导教师按照设计项目分成3-5人的小组,完成项目内容.设计期间,由指导教师对题目进行讲解,学生自行收集整理资料;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案,分工设计;最后撰写设计报告.实训验收时,由实训领导小组老师对项目作品提问,学生根据自己的项目情况作答.成绩评价由平时表现+项目完成情况+设计报告三部分组成.

4 小结

培养应用型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构建创新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评估体系,实现民办高校信息工程专业有序、可持续发展.而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人才培养要通过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培育而逐步形成的,是社会环境多种因素、专业内部多种条件、学科专业运行多个要素和多个阶段动态复合作用的结果.从树立新型人才培养观念、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的配套发展、加强专业内容建设、构筑专业发展优势、树立专业特色品牌等几个方面对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专业特色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从而实现民办高校信息工程专业的战略式和跨越式发展.

〔1〕李勇军,李立明,尹新.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9):21-23.

〔2〕林华,李庆,陈志谦.材料物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3):161-164.

〔3〕卢海燕.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83-184.

〔4〕梁志星,初晓,曹淼孙.我国高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构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5):104-106.

G642

A

1673-260X(2016)07-0259-03

2016-05-27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民办高等学校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民办高校实训
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测试(2018年1期)2018-04-18 11:53:48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