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8-15 03:17:39武明泽
光明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小针刀

王 兵 武明泽



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兵1武明泽2

1.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正骨科(襄阳 441000);2.湖北省老河口市人民医院骨科(老河口 441800)

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针灸科收治的100例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小针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记录并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神经功能障碍指数(SCOD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周后VAS评分、SCOD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周后VAS评分、SCODI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关键词:腰3横突综合征;小针刀;神经阻滞术;疗效分析

腰3横突综合征是引起下腰痛常见原因之一,又称腰3横突周围炎,以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和长期保持坐位的工作者多发,临床表现为腰3横突部位持续性疼痛,并可引起腰、背、臀、下肢等多个区域疼痛。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收集本院针灸科收治的100例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治疗100例腰3 横突综合征患者,其中腰痛56例,腰骶疼痛18例,腰臀腿痛12例,大腿前外侧酸痛不适6例,腹股沟部痛3例,股前区痛2例,膝关节疼痛2例,股骨内髁处皮肤麻木、疼痛1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1~47岁,平均37.2岁;病程1~27月,平均12.7月;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3~49岁,平均38.4岁;病程1~28月,平均13.6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一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X线摄片示第三腰椎横突过长、肥大或左右不对称。排除其他慢性腰背痛有关的疾病,如脊柱结核、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椎管狭窄、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等。

1.3治疗方法病人取俯卧位,腹下垫枕使腰椎后凸,骨性标志浅易触及,在具有症状侧L2~3棘间旁开3~3.5cm触及腰3横突尖端,用龙胆紫作标记,常规碘伏消毒。小针刀治疗:在腰3横突尖压痛点处垂直进针,刀刃沿横突尖的外缘、上缘和下缘依次切割,将附着在横突尖周围的变性软组织剥离,针下松动无阻力后出针,棉球压迫进针点止血,外贴创可贴。神经阻滞治疗:定位后,7号长针垂直刺入直达腰3横突表面,依次在横突尖的外缘、上缘、下缘和横突背面注药。观察组采用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小针刀治疗。每周1次,3次为1疗程。

1.4观察指标

1.4.1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用一条长10cm的标尺,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病人在直尺上标出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

1.4.2神经功能障碍指数(SCODI)根据功能障碍情况分为0~5 分,0分表示无功能障碍,5分表示最严重的功能障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提物、行走等10项功能活动进行评分。将10项积分累计,计算占所有项目总积分的百分数,就是SCODI。

1.5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疗效标准:治愈:腰痛消失,腰3横突尖部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腰痛基本消失,腰3横突基本无压痛,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腰痛减轻,腰3横突尖部轻度压痛,功能稍微受限,劳累后仍有疼痛不适;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6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周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1):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2):两组治疗3周后比较,P<0.05;3):两组治疗3周后VAS评分变化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SCODI比较两组治疗前SC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周后SCODI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CODI比较

注:1):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2):两组治疗3周后比较,P<0.05;3):两组治疗3周后SCODI变化比较,P<0.05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经秩和检验,Z=-2.047,P=0.04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位压痛为特征的急慢性腰痛,多见于青壮年,大多数具有腰部损伤史。腰椎一共有5个,正常腰椎生理性前凸,第三腰椎横突长且水平后伸,为腰椎活动的中心。横突端有较多肌筋膜附着,如骶棘肌、腹内外斜肌及腰方肌等,同时有血管神经束交叉经过。腰3横突及其附近组织在解剖上形成了肌肉-神经-骨骼的交集,这是其易于损伤的解剖学基础。腰3横突末端前内侧软组织中有闭孔神经,外缘自上而下为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股神经,外侧为臀上皮神经。腰2脊神经后外侧支正好紧贴第三腰椎横突尖部下行[2]。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软组织受到损伤时,局部组织渗出、充血、水肿而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组织的血管、神经,导致腰3横突综合征。腰3横突周围组织炎症时可出现同根神经反射症状,反射至脊神经前支出现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支配区域症状,反射至脊神经后支出现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支支配区域症状。因此,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不仅具有腰部不适症状,同时也会出现不同部位疼痛、麻木等症状。

小针刀是根据病理解剖特点及局部解剖学原理设计而成,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3]:①切开骨骼、肌肉及肌腱等粘连组织,松解受压神经,恢复神经功能,建立血液循环,带走致痛物质,缓解疼痛;②松解粘连及一些肌肉韧带的高应力点,从而阻断了疼痛和肌紧张之间的恶性循环,起到良好的镇痛解痉作用;③针刀刺激可产生点生理效应,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扩张毛细血管,加快血流,加强组织营养,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和损伤的修复。神经阻滞可阻断痛觉传导,改善血液循环,其中糖皮质激素通过增加脂皮素的合成及释放, 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效应。

小针刀与神经阻滞术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作用机制不同,单独运用小针刀或神经阻滞术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皆可以取得临床效果,两种治疗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联合治疗临床疗效高于单一治疗。作者采用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5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在缓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比单一采用小针刀治疗疗效更加显著(P<0.05)。陈泽文等[4]运用局部封闭结合小针刀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总有效率为96.7%,较局部封闭结合理筋松解手法治疗高(81.3%)。刘剑波[5]采用小针刀配合痛点神经阻滞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VAS评分与小针刀结合口服乌金活血止痛胶囊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书跃[6]运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68例,认为小针刀松解加注射后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该病不仅能增强疗效,而且能减少复发率。许多学者[7~9]采用综合方案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发现联合治疗较任何单一治疗方法更能取得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也证明小针刀联合神经阻滞术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较单一使用小针刀治疗疗效显著。针灸、热敷、中药、手法等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皆有一定效果,作者下一步将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2]苗华,严麟书,黄恭康.腰神经后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解剖学报,1984,15(1):19-21.

[3]靳荷,靳嘉昌.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13):46-48.

[4]陈泽文.两种不同综合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医药导报,2008,14(7):60-61.

[5]刘剑波.小针刀配合痛点神经阻滞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6):123-124.

[6]罗书跃.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68例[J].中医药导报,2010,16(6):75-76.

[7]麦超常,陈莹,王升旭,等.电针夹脊穴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局部压痛影响的临床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3,34(4):330-332.

[8]邵松涛,杨利学.热敷散配合手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86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12):35-36.

[9]黄金波.三联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10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2):1348-134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8.042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8-1135-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王杰2015-05-15)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小针刀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听声排切法”小针刀单点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急救治疗中暑患者的疗效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39:07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17期)2016-10-12 01:40:52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时机的临床对照研究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