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水汤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研究

2016-08-15 03:17郑文通卢穗万彭明健李志勇廖伟增林小鲁袁建兴
光明中医 2016年8期

郑文通 卢穗万 彭明健 李志勇 廖伟增 林小鲁 袁建兴



消水汤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研究

郑文通卢穗万彭明健李志勇廖伟增林小鲁袁建兴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男科(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观察消水汤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消水汤内服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1个月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儿鞘膜积液的变化情况。结果消水汤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均有效,对睾丸鞘膜积液有效率达73.5%、对精索鞘膜积液有效率达75%,对混合型鞘膜积液有效率达81.8%,对交通型鞘膜积液有效率达33.3%。结论消水汤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是有效的,可使许多小儿避免手术治疗。

关键词:水疝;消水汤; 小儿鞘膜积液; 中药药疗法

原发性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常见病。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的西药用于治疗此疾患,对于鞘膜积液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时不可避免要麻醉,麻醉多采用全身基础麻醉配合骶管阻滞麻醉,手术本身属于有创治疗,所以寻找一种无创、疗效佳的治疗方法,有着现实意义。笔者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开展消水汤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年龄在1~11岁患儿,病程大于3个月以上的不能自愈的原发性鞘膜积液能够接受服用中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99例病例均为男科门诊患儿,研究对象按照鞘膜积液的类型,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组(A组)、精索鞘膜积液组(B组)、混合型鞘膜积液组(C组)、交通型鞘膜积液组(D组)。A组34例,年龄1~11岁,平均2.3岁;病程3~9个月,平均(5.8±2.1)月,鞘膜积液深度(1.9±0.7)cm;B组28例,年龄1~10.5岁,平均2.5岁;病程3~8个月,平均(5.4±1.9)月,鞘膜积液深度(2.1±0.6)cm; C组22例,年龄1~11岁,平均1.9岁;病程3~7个月,平均(4.8±2.2)月,鞘膜积液量深度(2.2±0.8)cm;D组15例,年龄2~10岁,平均3.9岁;病程3~8个月,平均(5.2±1.9)月,鞘膜积液深度(2.5±0.8)cm。99例患者中52名患者近半年来发生过4次或以上病程大于1周的上呼吸道感染。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实用小儿外科学》[2]中有关鞘膜积液的诊断标准。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阴囊内或腹股沟区囊性肿物,自觉症状轻微,透光试验阳性即可诊断为鞘膜积液。根据囊性肿物的位置、形态、与睾丸的关系及能否消失或压缩,结合阴囊彩超等可确定鞘膜积液的类型,同时用阴囊彩超测定鞘膜积液量(本院使用东芝Aplio500彩超)。病历排除标准:婴儿型鞘膜积液,同时详细进行询问病史和体检,结合彩超排除腹股沟斜疝、睾丸炎及睾丸肿瘤等患者。

1.3方法治疗方案:消水汤药物组成:黄芪8~12 g,猪苓4~8 g,茯苓4~8 g,泽泻4~6 g,桂枝3~6 g,白术4~8 g,乌药3~6 g,厚朴3~6 g,荔枝核4~8 g,橘核4~8 g,白芍5~8 g,麦芽4~8 g,野牡丹根8~15 g,汉防己2 g,沉香1 g,桔梗3 g,甘草1 g。加减:胃纳不佳者加谷芽、鸡内金;夜寐不安常磨牙者加钩藤、蝉蜕;体虚易感者加防风、杏仁。上药统一由二院煎药150ml,分早晚服用。

根据患儿年龄、体重予不同剂量。治疗1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4疗效分析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以下评定标准。治愈:局部肿物消失、彩超提示鞘膜积液吸收;好转:局部肿块缩小,彩超提示鞘膜积液部分吸收;未愈:局部肿物无变化,彩超提示鞘膜积液无吸收。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全部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四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例数为34例,治愈18例,好转7例,无效9例,治愈率52.9%,好转率20.6%,有效率73.5%,无效率26.5%;B组总例数为28例,治愈15例,好转6例,无效7例,治愈率53.6%,好转率21.4%,有效率75%,无效率25%;C组总例数为22例,治愈8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治愈率36.4%,好转率45.5%,有效率81.8%,无效率18.2%;D总例数为15例,治愈0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治愈率0%,好转率33.3%,有效率33.3%,无效率66.7%。A、B组之间治愈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之间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A、B、C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表1 四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四组鞘膜积液治疗前后比较A组治疗前鞘膜积液量深度为(1.9±0.7)cm,治疗后治愈患者未检出积液,好转患者积液量深度为(1.1±0.5)cm,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无效患者无明显变化;B组治疗前鞘膜积液深度为(2.1±0.6)cm,治疗后治愈患者未检出积液,好转患者积液量深度为(1.0±0.6)cm,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无效患者无明显变化;C组治疗前鞘膜积液量深度为(2.2±0.8)cm,治疗后治愈患者未检出积液,好转患者积液量深度为(1.2±0.4)cm,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D组治疗前鞘膜积液深度为(2.5±0.8)cm,好转患者积液量深度为(1.5±0.3)cm,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2。

表2 四组鞘膜积液治疗前后比较

2.3不良反应治疗后病人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未发现异常变化。

2.4随访对有效患者停药后3、6个月后,进行随访,有2例失访,治愈患儿中有2例复发,好转中有1例复发,但程度均较原来鞘膜积液量较少。患儿父母同时反馈,患儿经治疗后,食欲好,体质普遍增强。3个月内发生2次及以上、6个月内发生4次及以上且病程大于1周的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的患者为12例,比治疗前明显减少。

3 讨论

原发性小儿鞘膜积液是小儿泌尿外科及男科常见病。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浆液存在,性质与腹腔内浆液相似,有滑润作用,能使睾丸在其中自由滑动。在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壁有分泌和吸收浆液的功能,并使其容量保持稳定。若鞘膜本身及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使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则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根据鞘膜积液所在的部位与鞘状突闭合的情况将其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混合型鞘膜积液、交通型鞘膜积液及婴儿型鞘膜积液五种类型。高频超声无创、及时、操作简单,无需特别准备,可重复检查,因此作为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3]。因婴儿型鞘膜积液有自愈可能,因此不纳入治疗对象。

本病属中医学“水疝”范畴。目前大部分医者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多因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内停;肝郁失疏,水湿内结;肾气亏虚,气化失司,水液留聚,结于睾鞘而成[4]。但笔者依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5],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看,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属不足,但其中以肺、脾、肾三脏不足表现尤为突出。肺主一身之气,小儿肺脏未充,主气功能未健,而小儿生长发育对肺气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因而称肺脏娇嫩[5],从患儿的体质看多数患儿易外感,实为肺弱表现;因肝经绕阴器,故病位在肝;病由小儿肺脾肾不足,肝失疏泄,水液输布失常,故形成水疝;治疗上应从肺、脾、肾、肝入手,立健脾补肺,温肾化湿,佐以疏肝消水之法;自拟消水汤加减治疗各类型小儿鞘膜积液。方中黄芪补气利水,猪苓利水渗湿,茯苓健脾和胃、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渗湿,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桔梗开宣肺气,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防己利水,乌药理气、温肾散寒,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荔枝核、橘核行气散结,白芍柔肝,麦芽健脾和胃、疏肝,野牡丹根[6]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有健脾止泻、止血化瘀功效,是本地民间治疗疝气的经验草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健脾补肺、温肾化湿、疏肝消水之功。

《国际小儿腔镜外科学会临床指南》[7]中关于小儿鞘膜积液的治疗归纳为:保守治疗是主要的方法,大于2岁的先天性鞘膜积液、鞘膜内积液持续增加或者有可能并发腹股沟疝应手术治疗。本研究表明消水汤治疗可使许多小儿鞘膜积液者避免手术治疗,对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混合型鞘膜积液均有效,但治愈率以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高;对交通型小儿鞘膜积液疗效差,可能是交通型鞘膜积液患儿鞘突管未闭,鞘膜腔与腹腔相通的解剖结构有关。通过研究,对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混合型鞘膜积液首选中药保守治疗是可行的,丰富了《国际小儿腔镜外科学会临床指南》中有关小儿鞘膜积液治疗的内涵,具体中药取效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发布.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012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35.

[2]李正,王慧贞.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40-1242.

[3]韩诚.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股沟包块的诊断价值[J].安徽医药,2014,18( 9):1735.

[4]贾金铭.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05-309.

[5]郑健,林东红.中西医结合儿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20.

[6]宋立人.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78.

[7]International Pediatric Endosurgery Group.IPEG Guidelines for inguinal Hernia and Hydrocele[J].J Laparoendoc Adv Surg Tech A,2010,20(2):10-14.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8.021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8-1098-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郭建辉201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