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
小议内地西藏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陶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数学知识系统抽象概括,数学学习没有语文、美术等其他学科那样形象、生动,富有趣味。面对这样的情况,激励性教育尤其重要。对于内地西藏班(校)的藏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一直是他们感到头痛的事情。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帮助藏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顺利地完成学业,不仅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我觉得,就西藏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要做到有效化,应做好以下几点:
数学是生活经验提炼的,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到生活。内地西藏班学生比较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数学课堂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合理整合资源,创设一定的情景,必要时带出校园,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按教学需求,模拟实际场景,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习的热情,主动进行生活经验的重组,以突破难点,达到预设效果。
例如,在线段大小比较的教学实践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现有ABCD四个小区,而且任意三个小区都不在一条直线上,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要设计建造一个购物中心,为四个小区居民提供便捷的购物服务,你该怎样选址?能否说明选择的道理?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们立即活跃起来,都在做积极的思考讨论,有的学生说,随便建在哪个小区内都行,也有学生认为那样不合理,其它三个小区居民岂不是要走更远的路?我乘机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作为设计师,要通盘考虑,不能偏于那个小区,要考虑整体的最佳,最佳应该指的是什么?学生们被问题吸引住了,又开动脑筋,并展开了小组讨论,最后大家都认为应该建在四个小区之间,有几个学生还提出可以把四个小区看成四个点,购物中心要考虑建在某处能使四个居民小区到购物中心的距离之和最小。我立刻加以表扬,并让学生们在准备的纸上画四个点,在构成的四边形区域内,任意选点,将问题进一步衍化为一个图形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图形解决,把一个涉及统筹设计的问题转换成利用线段性质来比较大小的问题,既完成了原定教学任务,也使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是生活的、实际的。
内地西藏班学生在动手和思维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操作类活动,降低难度,强调参与,让每个藏族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案,让学生通过量、剪、拼、折等具体活动体验并概括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课前,我让每位学生准备好量角器、一副三角板和几张三角形纸片。上课时,我先出示准备的三角板,让学生测它们的内角和。随后,又让学生随便取一张三角形纸片,再测量一下它的内角和。学生通过几次测量,得到的结果都在180°左右。我又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纸片的三个内角想办法放到一起,拼成一个角,再测一下。学生想出了剪拼、折叠等办法来验证自己的设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纷纷动手,测量的,剪拼的,折叠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再如,学生在解决蚂蚁爬行问题时,我也采取了同样的引导办法,提醒学生通过动手添线连线拉直,从众多复杂的线路中找到最短的道路来,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全新的数学观念,开拓了解题思路,对数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极大地激发大家的数学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教师可以利用设置的情境,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与探究。
第一个问题是:从前有个狡猾的地主,他把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张老汉种植,有一天,他对张老汉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减少b米,另一边增加b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有吃亏,你看如何?”张老汉觉得行,就答应了,回到家中,他把这件事情对邻居说了,邻居一听,说:“你上当了。”张老汉非常吃惊。同学们,你们能告诉张老汉吃亏吃在哪吗?
第二个问题是:观察并计算下列每组算式。
观察你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对比上下两式你发现什么了规律?你能用语言叙述出这个规律吗?能用式子表示这个规律吗?
第三个问题:你能证明这个规律吗?你能理解张老汉为什么会吃亏吗?
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深入探究,通过具体的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展开比较得出了结论a∙a=a2与(a-b)∙(a+b)=a2-b2明显是两组不同的数值,张老汉吃亏的原因由此真相大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合理引导,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探究,找寻规律,加深对所要掌握内容的印象,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这种做法的高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把学校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在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
在内地西藏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努力搭建一个平台,多给藏族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我在尝试教学课题学习内容《拱桥设计》时,根据学习目标提出课堂上的具体学习任务:(1)是搜集有关桥梁的图片,了解它们的形状和相关知识;(2)查阅资料了解桥梁的种类、历史及计算方面的知识;(3)根据教材提供的条件,进行桥梁设计并做出设计图,求出桥梁的抛物线表达式;(4)制作设计好的桥梁模型。要求这么多,如果让每个同学在规定时间内都单独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显然是很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解决这些问题,以交流评比的方式来推动,有力地激发了学生们之间交流合作竞争的精神,最终使我和学生们很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教与学的目标。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设置情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合作都是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有力突破和有效补充,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西藏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着意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做到面向全体藏族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数学思想,从而真正实现内地西藏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安徽省合肥三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周朝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