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

2016-08-15 00:49司红彬胡庭俊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导师研究生

司红彬,夏 娟,胡庭俊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2.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005)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

司红彬1,夏 娟2,胡庭俊1

(1.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2.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广西 南宁 530005)

分析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针对性地提出应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灵活选择培养方式等方面来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学位;研究生;问题;培养模式

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实际生产中对应用型人才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考扩招造成的在校本科生数量急剧扩大与教学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部分高校培养的本科生质量和动手能力日益下降,满足不了规模化生产中需要的高标准、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需求。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批准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目的是培养出一批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来满足社会对高技术水平人才的需求,计划到2015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达到1∶1。据文献报道,全国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已经从2010年以来大幅增加[1]。该现象说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正日益被社会和在校大学生接受,未来全日制专业研究生的规模会日益扩大,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许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部分问题

1.1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双导师制执行不到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就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笔者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若仅仅是单导师,则对导师要求的水平需更高,导师必须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导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生产经验,这样才能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但在目前的高校中,这类综合能力较强的导师数量很难满足数量日益扩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求,所以,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是必然的。国家提出实行双导师制度,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园内有一位理论知识水平较高的导师,同时也要求有一个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两者结合共同指导一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样可以相对缓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多而综合能力较强的导师数量较少之间的矛盾。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多数是将原来的学术型导师直接调过来带专业学位研究生[2],部分高校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理论水平要求没有学术型研究生那么高,所以,任何一个学术型导师都可以带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实际上有的学术型导师可能从没有和生产企业联系过,自己也没有帮助生产一线解决过实际问题,没有主持过横向课题。另外,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新生事物,许多人可能会区别看待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认为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比学术型研究生整体水平要低,因此可以直接采用培养学术研究生的模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是在学术论文水平上降低档次就可以了,结果培养出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具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水平。或者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在学校内做理论研究课题,而不是真正去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实习,甚至有的不做与实际生产较近的课题。再就是双导师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名义上是双导师,实际上校外导师只是挂名而已,仅仅是校内单导师进行指导[3],甚至校内导师仅仅把握论文质量关,导致毕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达不到预期水平。

1.2 培养制度不完善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从2009年才开始招生的,高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培养制度不完善是必然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仅仅是照搬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或者大部分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研究生相同,甚至仅仅是本科生课程的延伸。缺少进行实际操作的课程或者分析各项案例的课程(如兽医专业课程中的疾病诊断、分析以及综合防控措施等)。再就是设置的课程仅仅是专业内的课程,没有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缺少专业相近课程和专业外如管理、经营、财务、公共关系等校选课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毕竟属于研究生系列,其专业水平应高于普通本科生、大专生、工人,对其未来的定位不仅仅是高级技术性人才。工作5~10年之后,这些学生在生产企业中一般会走向管理岗位,将属于技术管理型复合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仅教会专业知识,同时也应让其选修一些文科类的人文修养、演讲、管理、财务类的课程,为将来工作5年之后走向管理岗位打下良好基础。②培养时间缺乏弹性。没有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不同的培养时间,而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时间基本统一定为2年。如果是自然学科专业,其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学习半年到1年,做毕业论文实验需要1年,再加上写毕业论文、盲审、答辩、毕业手续办理、找工作等环节,基本没有时间进行生产实习,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是学术型研究生的缩减版,仅仅是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半内容。结果毕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未达到其真正应该具备的水平。③定位不清。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基本相同,仅仅完成毕业课题,而不去生产一线锻炼[4]。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招生时间太短,缺乏基础条件的沉淀,缺少实习基地,学生不能去实习,造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不能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标准。

2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对策

2.1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必须打破传统的专业学位导师选拔机制,在专业学位导师队伍的选拔条件与原则上应进行改变,学术型导师不一定就能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若仅仅是单导师,则该导师必须与生产一线有紧密联系,或者是行业内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在学校建设的实践实习基地上工作,或者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或者其研究方向偏向于应用性研究;若同时该导师主持横向课题或有纵向与企业联合申请的科技攻关类计划课题则更好。若仅仅是学术型倾向于科研型的导师带专业学位研究生,则对其学生必须实行“双导师”制,这样才能解决该研究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问题。配套的校外导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至少为本科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高级职称或在企事业单位属于中层以上的管理者;或具有中级以上的行业内部技术资格证,同时在相关专业内有3年或3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技术研究开发或技术推广的人员,最好具有较好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工作业绩较为突出。被聘任的校外导师在学校内进行备案按一定机制进行管理。

2.2 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到生产一线学习或参与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科研项目或科技攻关计划,这样培养出的研究生才具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地方性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根据“互惠互利、合作创新”的原则,利用高校理论知识、数据库资源、科技型人才的优势与企业实际操作、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进行强强联合,弥补短板,筛选出一批可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具有适当规模和特色的企业作为高校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5]。这些基地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锻炼和培养未来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平台,同时也利用高校的科研平台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提高了高校教师动手解决问题实际操作能力,甚至为高校的发展和培养机制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以防出现教育机制与生产实际不配套,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局面。

2.3 加强专业学位培养方式的灵活性 根据各自专业特点、行业的性质以及个人未来的职业规划与目标,灵活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2.3.1 跨学科、跨专业选课:未来准备自己创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在学校内适当选修一些企业管理、财务类、公共关系类、人文素养类课程。例如,康达尔大学培养兽医类人才时,就提供了30%的兴趣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课[6]。因为这些学生将来走向领导岗位时,既需要懂得如何与员工沟通,同时也需要培养在公开场合的讲话技巧;既需要懂得自己专业内的技术,又能看懂公司内部的财务报表;既需要懂得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又懂得自己行业内部的未来发展趋势。

2.3.2 跨专业、跨学科、跨地域合作生产实习: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还需要懂得团队合作和人文素养,同时要具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大多数院校都是综合性大学,可以进行跨专业、跨学校、跨学科合作实习,这样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打造综合性团队提供了平台[7]。一个再小的企业都需要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财务型人才、市场营销型人才,如一个规模化猪场、鸡场或一个具备3~5个分店的连锁药店都需要这些类型的人才。而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有这么多项能力,即使具备这么多项能力,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那么多的事情,必须通过团队合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而实行跨学科、跨专业选课上课时,具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时就可以选择组建未来团队进行生产实习或者选择创新创业合作的伙伴,在上课期间就进行磨合,为未来的稳定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3.3 培养实行弹性机制: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不是短时间内练成的,学生要实现目标需要时间的积累,而目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本都是2年制,这样仓促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或创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错误或遭受挫折。因此,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培养时间。另外,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要有考核淘汰机制,每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导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评估打分,根据实验进展、取得的成果进行每年考核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决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能按时毕业甚至淘汰。

3 小结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产物,是应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教育体制改革。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达到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高校的配套措施需要完善,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增加校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数量,在培养方式和制度以及时间方面增加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规模,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并与国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接轨。

[1]王秋华,邓海莹,胡庭俊,等.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8):86-88.

[2]吕东勇,邝卫红,王宏,等.发展中的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6(1):78-80.

[3]张聪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4):99-104.

[4]赵心恬.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6):92-94.

[5]严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159-161.

[6]吴丽,耿有权.康奈尔大学兽医科学博士培养及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2):163-164.

[7]向诚,黄宗明,张云怀.打破学科专业束缚按行业大类定位培养复合型专业学位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29-34.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SI Hong-bin1,XIA Juan2,HU Ting-jun1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5,China;2.Graduate Schoo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5,China)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in recent years were analyzed.Combined with the abroad training mode,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 teams and training bas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as well as flexible selecting training mode,were proposed.

professional degree;graduates;problems;training mode

G643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10-0092-03

2016-09-29

项目来源: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JGY2015002)。

司红彬(1977—),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兽医教学及研究工作。

胡庭俊(1965—),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兽医药理学教学及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钱英红)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