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盎然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新媒体视阈下“互联网+高校共青团”工作路径研究
曹盎然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摘 要以新媒体的功能发挥为出发点,提出“互联网+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一功能,创新教育实践平台引导青年、教育青年。文章为增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为“互联网+高校共青团”如何开展工作、构建和谐校园提出对策和路径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高校共青团”
1.1 新媒体
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发生了深刻的革命,信息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对媒介而言,已成为一种变革因素,当一种新的信息载体的受众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这种信息载体就可以成为“新媒体”。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将近13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近9亿。以微博为例,新浪微博公布了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报告中提到2015年3月的微博月活跃用户数(MAU)为1.98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8%。3月份移动MAU在MAU总量中的占比为86%。微博的出现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零时间和空间的零距离。
1.2 高校共青团工作现状
1.2.1 政治宣传阵地之“传统团属期刊”+“自主宣传载体”
高校共青团作为培养青年健康政治意识、传播正确政治思想的重要阵地,自主性宣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做好传统团属期刊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橱窗、海报、板报以及广播台等平台的发展。
1.2.2 政治思想新宣传之“互联网+”模式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团中央《关于加强共青团网络宣传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建立高校共青团网络宣传员队伍的通知》有关精神,对高校共青团网络新媒体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共青团正面临着政治思想新宣传之“互联网+”模式的到来。
2.1 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引导的有效性
2.1.1 维系第三方媒介平台建设和考核机制
随着团中央、地方各级团组织陆续开通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等,高校也在常规网络宣传基础上普遍采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第三方媒介平台。对于此类媒介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应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传播手段的先进性和竞争性。
2.1.2 着重建设高校新媒体典型项目或app应用程序
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21亿,手机上网比例高出整体网民手机上网比例81%。同时使用方便和信息科技一体化能够使app信息阅览更便捷。2015年9月29日上午,由团中央学校部等部门联合开发的“‘四进四信’学习”app正式上线发布,高校共青团可学习此款app的推广模式建设符合自身高校特点的新媒体典型项目或app应用程序。
2.2 提高网络团队建设,调动发挥的积极性
2.2.1 健全网络团队制度管理
团中央《关于加强共青团网络宣传引导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建立高校共青团网络宣传员队伍的通知》有关精神,对高校共青团网络新媒体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当在现有理论和精神指导下,加强适合“互联网+高校共青团”的网络团队制度管理建设并从信息源头加强监管。
2.2.2 建立一级到多级、双向结合的管理模式
高校应加强创新网络团队的管理模式,可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横向”“纵向”双向结合的方式,重视“纵向”的分级管理。实际管理中可以加强由高到低、由少到多的“分权”管理:由学生会或社团联合会直接管理,院系团总支(团支部)和高校团委的两级监督,建立一级到多级、双向结合的管理梯度。
2.3 实现多媒体平台的有效整合,加强教育的阵地性
2.3.1 对重大热点和事件采取图片或flash讲解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文字的吸引力可能远远低于视觉感的冲击。高校共青团可通过适当的图片或者flash方式讲解当下的时政热点,既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从而易于接受。如“中青在线”在解读“习近平青年工作系列论述”中,就插入了图解内容,使内容表达方式生动有趣,更贴近青年特点。
2.3.2 开发搜索引擎数据库
搜索引擎指自动从因特网搜集信息,经过一定整理以后,提供给用户进行查询的系统,供用户随时查阅。高校共青团应重视开发搜索引擎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信息来源的控制,帮助学生通过搜索平台快速检索重要事件和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的定向选择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2.4 增强监管机制和道德调控,完善发挥的实效性
2.4.1 加强对新媒体的安全管理
高校应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道德素养,并建立相关的机制督促信息监测的高水平,同时提升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从而对于信息的窃取等空洞能够做出积极的应对。
2.4.2 加强对新媒体的道德调控
新媒体的兴起为社会群体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虚拟的话语空间。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新媒体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希望自己的一些建议能够为“互联网+高校共青团”发挥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政治意识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3月统计数据.
[2]2015年一季度新浪微博营收数据分析.
[3]CNNIC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4年统计数据.
作者简介:曹盎然,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基金项目:安徽经济管理学院2015—2016年度学院课题青年项目《新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高校共青团的良性互动应用研究》(YJKT1516Q01)、共青团中央2015年立项课题《经验学习圈视域中的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实施路径研究》(2015LX157)。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4-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