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森林》的人文意蕴解析

2016-08-15 00:46
电影评介 2016年12期
关键词:狼群意蕴人性

张 娟

《奇幻森林》的人文意蕴解析

张 娟

电影《奇幻森林》剧照

影片《奇幻森林》是美国迪士尼公司对英国首位诺奖获得者——鲁德亚德·吉卜林的动物故事书《丛林之书》改编而成的。改片特邀好莱坞大片《钢铁侠》的导演乔恩·费儒指导,诚邀《加勒比海盗》幕后团队以工匠精神制作。本片依据最先进的CG影视动画(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3D动画形式呈现)特效技术加之前沿的动作捕捉技术,除了小男孩为真人参演外,其余的每个动物及森林中环境全部为CG特效制作,每一片树叶,每一动物的动作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做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在梦幻的背景下,通过各个大咖为动物主角配音,讲述了虎口遗孤狼孩毛科力,踏上回归人类村落,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救赎的旅程。

影片《奇幻森林》同样内含深刻的人文意蕴。在其回归历程中,影片以主角狼孩毛科力为核心,娓娓的讲述了狼孩毛科力在自我认同、自我救赎的进程中的各种遭遇与各种经历,深刻揭示与高扬了人性中的正能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大的人生与当代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的重大主题,散发出浓郁人文意蕴。本文基于人文意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性中的正能量——爱、善、友情、智慧与勇气展开剖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对森林法则的普世意义进行解读,以展现其深厚的人文意蕴。

一、人文意蕴的内涵

人文意蕴主要体现为人文精神。它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主要维度为探索人之生存的意义,以及人之生命中最核心的东西为何物,探寻物质与精神层面相契合的统一行动与外在表征。人文意蕴主要体现为一种对人们生存尊严与人生价值的维系,全力形塑一种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它以人为中心,做到一种人类关怀,生命关怀。[1]它内含对自我幸福及自我生存尊严的追寻,对真理的不懈探问与生存意义的追思,亦就是对人类生存价值的反思与追问。

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压力剧增,人与自然矛盾凸显。人文精神之主要内涵为以人为本,直击人性,直击人心,爱护人、关爱人。首现,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竞争加剧,自我与本我日渐突出。此时,人文精神就是自我的心灵救赎与尊重、给予他人善、爱及友情,需要全社会共行动。每个人践行人文精神既要尊重与善待自己,也要尊重与善待他人,给予爱与信任,伸出援助之手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人文精神的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及文化渊源。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提倡的优秀基因进行承袭,如对人性的崇尚,又要在恰当的时机对其进行创造性变革及创造性转化。我们对不同时期的人之价值应当有不同的准确定位,因为人是一个不断进化及完善自然过程,是本真中真善美不断投射,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人文意蕴的彰显,也是推动与引领人们去反思与探寻人生之意义与价值,实现人性完善,实现本我向自我、超我演变的过程,凸显自我的理性价值。

二、影片《奇幻森林》的人文意蕴

(一)人性中正能量的彰显

《奇幻森林》中的人文意蕴首先体现在故事主角狼孩毛科力离开狼群,回归人类村落中,历经千难万险,接触各种动物,把人性中真善美、智慧勇敢的一面完美表达,对人性中假恶丑的大力贬斥的过程。

善意的倾诉与表达。影片这方面的代表为狼孩毛科力的人生导师黑豹巴西拉与良师益友棕熊巴鲁。森林的世界是残酷无情的,处处暗藏杀机,但同时也是美好的。人生导师巴西拉在山洞救出毛科力,并向狼群托孤。在毛科力的成长过程中,巴西拉一直守护这他。同时,巴西拉遵循着森林法则,甚至近乎墨守成规,他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有时因不会变通,而不受毛科力的欢迎,但他却心存善意,在毛科力面临危险时,及时伸出援手,化解困境。自由随意,乐天派,乐于现状的棕熊是毛科力的良师益友。他从蟒蛇口中救下了毛科力。他有自己的“小心思”——让毛科力还自己的人情,指导毛科力给自己上悬崖采摘自己的最爱蜂蜜,并谎称自己要过冬,最后被巴西拉所戳穿。但他心怀善意,当毛科力被猴群掳走,他奋力追赶,拖着庞大身躯攀爬悬崖峭壁,接着为救毛科力自告奋勇深入猴庙,吸引猴群注意力,使黑豹巴西拉伺机救助毛科力。当猛虎谢丽·可汗要杀死狼孩毛科力的时候,又是他挺身而出与猛虎英勇搏斗。他不喜欢被各种规则所羁绊,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则心怀善念与正义,舍身救助。

勇敢与智慧的倡导。狼孩毛科力成长于狼群,受到森林法则的规约。在回归人类的过程中,面临各种险境,总能化险为夷,出奇制胜,这与其智慧与勇敢的发挥密不可分。在巴西拉的与狼母的训导下,狼孩死守森林法则,直到遇到了良师益友棕熊巴鲁,其勇敢与智慧被大大激发。在他上悬崖采摘蜂蜜时,巴鲁总是鼓励:“孩子,你行的。”其潜在的勇敢与智慧之心被激发。他开始与巴鲁及其他小动物合作采摘蜂蜜;用树叶制作“衣服”,防止蜜蜂叮咬;用藤条制作绳子,以便自己够到着蜂蜜;让动物们合作,确定蜂蜜的位置,采摘到更多的蜂蜜。最后,棕熊巴鲁感慨到:“这是我一辈子也采不到这么多的蜂蜜。”人类智慧超越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自我生存的优化。最后,在面临猛虎谢丽·可汗的死亡威胁时,依靠人生导师巴西拉的鼓励,以勇敢之心,发挥智慧制造简单的工具,做好藤条,为自己设计好回避之处,把猛虎引向枯树,最终使猛虎葬身火海,促使森林走向和平。

对人性中假恶丑的挞伐。作为狼孩毛科力的死对头猛虎谢丽·可汗浑身透露着杀气,残暴无比。他先在山洞中杀死了毛科力的父亲,担心人孩毛科力报仇雪恨,处心积虑的挑拨狼群发生内讧,使他失去狼群的庇佑,脱离狼群,独自出走。此后又杀死狼群首领阿克拉,收回狼群的领地,威胁狼母拉克莎,挑唆毛科力与狼群中“兄弟姐妹”的关系,可以说是十恶不赦、其罪不容。谢丽·可汗是残暴、霸权、杀戮的代表,是一种轻视生命、漠视生命的恶。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弗洛目指出:“恶是深刻的人性……恶是人在逃避他的人道重负的悲剧性的企图中消失自己。”[2]影片对恶的渲染,正是对善的崇尚。巨蟒则以迷人的眼神与醉人的声音魅惑狼孩毛科力,使他丧失了自我,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不是棕熊巴鲁及时出手相救,毛科力毫无疑问的成为了他口中的美餐。这种假惺惺的好意被蒙上了善意的外衣,像毒品一样,让人欲罢不能,获得快感后自我沉沦,最后通向地狱之路。而拥有至高无上是地位与无数珍宝的猩王路易仍贪得无厌,野心勃勃,是另外的一种恶,一种丑相。他派下属把毛科力劫掠而来,威逼利诱,逼迫毛科力交出红花——火焰,从而实现独霸森林的目标。最后,在自我权欲的无限膨胀中,走向了毁灭。巨蟒卡阴谋失败,谢丽·可汗与猩王路易走向地狱之路,这是善战胜了恶,迸发了无限的人性光辉。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

诺奖文学大师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丛林之书》之所以长盛不衰,翻拍电影《奇幻森林》后仍广受关注,这是因为大师倾注了对印度热带雨林的详尽描述,影片也利用CG、绿幕技术对魅力的大自然景色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表达了超越作者所处时代的多元价值理念与生态意识,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度的深思。

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19世纪中叶肇始的工业革命,人类征服自然能力日益放大,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问题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凸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接之而来,两次世界大战接续爆发,对人类与自然带来了极大的戕害,这向人类倾诉着这样的一个事实:人类并非自然界的主宰,工业文明不是人类幸福的终极目标,而是资源的日益枯竭,环境的恶化与文明废墟上的蘑菇云。20世纪的出现的生态主义价值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尊重与服从大自然,人与自然平等、人与动物平等。在影片中,毛科力并没有以动物统治者的角色出场,而是接受狼群的恩惠,茁壮成长。狼群首领阿克拉心怀仁慈之心,极力保护毛科力,狼妈妈拉克莎全心全意教授毛科力;人生导师黑豹巴西拉倾尽所能保护与教养毛科力,启示他用人类的小伎俩——智慧战胜猛虎谢丽·可汗;良师益友棕熊巴鲁教导毛科力,启发他的智慧,鼓励他重拾勇气与自信,在危难之际勇于出场,为他保驾护航;毛科力遇见大象也要低下头,向大象致敬。大象为灭森林大火,用牙齿挖据沟渠,引水灭火。这一切,人类大自然掌舵者的形象被彻底颠覆,人类被“动物”所保护,所规训,人类中心主义被解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含森林法则的寓意表达。在影片中,传递的不是人类社会的殖民地法则,也不是人类驾驭动物,肆意损伤动物,也并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的逻辑重新实践。影片中,动物们每次在诵读森林法则时,都伴随着人孩毛科力与动物友好相处的画面:狼群们谈笑风生,互帮互助,相互理解,互相尊重;枯水期随之“和平岩”的凸显,人孩毛科力与动物共饮一池水,自动平息战争与杀戮,共同克艰攻难,齐心协力渡难关;当猛虎谢丽·可汗对人孩毛科力发出威胁时,动物齐声诵读法则,斥责逞强凌弱破坏和平的猛虎谢丽·可汗;人孩毛科力战胜谢丽·可汗,骑上大象载誉而归,人与动物关系其乐融融;狼群重新温习丛林法则——刺穿了整个森林,告诫维系森林团结与和睦的重要性,实践中指向人与动物的和谐;影片的片尾在狼群诵读森林法则的时候,巴西拉、巴鲁与毛科力或坐或卧共同栖身与一处。变成了温馨的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直击人心。其毛科力与棕熊巴鲁共唱的《生活必需品》更向观众传达动物也需生存,感受除了迥异与“人类文明社会”的梦幻森林的花草繁茂,古木参天,浓云蔽日、动物多元的印度森林,更让人们体会人际关系日渐疏远的后工业时代,人与动物、自然之间的丝丝温情。而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就必须遵循森林法则。

结语

人文情怀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追求让人的心灵得到抚慰和温暖。影片《奇幻森林》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字技术与动物动作捕捉技术为我们打造了一个魔幻版的热带雨林背景,这种场景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回味无穷。在人与自然矛盾日趋凸显,环境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际,它推动了人们反思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人们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主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共筑人与自然永续发展之路。同时,但其内藏的深层人文意蕴更令我们深思:其对人性中真善美的高扬,对假恶丑的贬斥,让我们在技术的工具理性日益掌控我们心灵,人性逐步被物化与异化的背景下,引导价值理性的回归与重塑;对人性中丑陋的一面进行深刻的检讨与叩问,让脉脉温情抚慰人心,温暖社会,重构自我。让人性光辉引导人心,关照心灵,闪耀着耀眼的正能量火花,渗透着浓重的人文气息。这是引导人类在现代文明中不要迷失自我,崇尚理性,崇尚人性,回归初心,回归本真,逐步实现自我的凤凰涅槃。

[1]艾艳红.吴祖光《风雨夜归人》中的人文精神评述[J].作家,2013(20):11.

[2]埃里克•弗洛目.人心——人的善恶天性[M].范瑞平,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142.

张 娟,女,四川成都人,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旅游英语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狼群意蕴人性
母性的力量
逼近人性
德国老人 用40年融入狼群
狼群之争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重返狼群》
功能与人性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