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内部控制认识的逐渐深入,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内部控制体系,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因此,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含义及重要性入手,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难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局限性 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及重要性
1.内部控制的含义。1992年,由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旨在为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报告成为内部控制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之后世界各国在设计和执行本国内部控制体系时参考的主要模版。我国于2008年6月由财政部牵头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也是在借鉴COSO报告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而制定的。该规范指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五大要素
2.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制约和调节的内在机制,显得越发重要。内部控制首先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内部控制通过岗位轮换、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等方法和手段,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其次是有利于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能够将企业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领退等各个环节和涉及的相关部门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整体作用,并能有效地防止浪费行为的发生。最后是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随着内部控制观念的深入,我国部分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已经按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度,我国20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为98.29%。这一数据显示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数量上与以往年度相比是有所提升的。但是不可否认,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和信息披露的质量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有制度不依,有规章不循,处罚不严,会计信息失真、偷税漏税等财务造假现象仍屡见不鲜。可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在实际中得到贯彻落实,才能即查错防弊,又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实施内部控制的难点分析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成败,不是以制度的制定为标志,而是要确保其贯彻执行。一些企业制定了健全的制度,却很难实施,原因分析如下:
1.本能的抵触。有人认为内控是以牺牲效率为前提的,是对自己的束缚,是套上了‘枷锁,其实这是对内部控制理解上的偏差,而这往往造成了单位推行内部控制的内生动力不足。其实内部控制是要完善企业的管理,是要防止错弊的发生,当然这就会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问题。改变利益格局一方面会损害部分人员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另一方面改变固有的习惯,也会遭到人们下意识的本能抵触,因为人都是有恢复原状的本性的。
2.奖惩机制不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奖惩制度的缺乏及赏罚不分明。有的企业虽然也设立了一些奖惩制度,但是奖惩的标准不明确,或只重奖励而忽略处罚。企业对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罚,或者是处罚的力度不够,致使部分企业人员认为执行与否并不重要,造成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效果较差。
3.内部控制的局限性。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可以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但是无论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多么的完善,它都无法彻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尤其是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正是因为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均需要考虑成本,所以内部控制的幅度、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就会随之下降,最终降低到与成本相对应的均衡点。为了达到这个均衡点,就会有很多的风险点被抛弃掉,从而在实施内控的过程中就会给企业带来真实的损失。
4.人才的缺乏。再有效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80%以上的企业缺少专业的风险内控人员,企业管理呈现出人为化和随意性的特征。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的重点就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出内部控制体系所需要的核心团队和专业人才。同时做内控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智慧和艺术,这就对内控的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5.缺乏监督检查。许多单位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去认真检查,去认真考核,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保证其实施,而只是搞形式主义,其执行效果就可想而知。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检查和监督的有力机构,这样会削弱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使内部控制的实施无法落到实处。
四、加强内部控制执行的对策
1.加强领导的重视。内部控制能否得到有效实效,关键在领导,他是企业的灵魂。经营管理者要对企业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负责。只有在领导的强势推动下,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从而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问题。一个有知识、胆略和魄力的领导,自然会有凝聚力,把企业的员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从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更新和发展。为此企业应组织相关负责人多参加专家论坛或参观考察之类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从而实现对企业科学、高效地管理。
2.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为了提高企业全体职工参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将外在的制约转化成内在的自觉。首先应当按照岗位职责,量化考评指标,以科学、严格的考评确保制度的执行。其次要将考评的结果与争先创优、福利待遇和职务的晋升等相联系。通过绩效考评,实施必要的奖惩措施,将个人的工作目标与部门的工作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考评过程中,尤其注意不仅要有奖励,也要有处罚,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如放任自流,就会使制度变得形同虚设。所以,对于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
3.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没有内控是万万不能的,但有了内控也不是万能的。内部控制不能够绝对解决企业所有的风险和隐患,想通过内控消除小错误发生的可能性是徒劳的。由于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在进行内控时不可能事无巨细;由于内部控制的适应性,以前有效的内控以后不一定有效。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是必然存在的,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不是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这些局限性,才能发挥内控应有的积极作用。
4.加强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前期的研究、培训工作会很辛苦,但一旦本单位培养出了几个内部控制方面的专家,就会形成辐射带动作用,从而提升企业整体内控执行水平。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以加大权威的中介机构的参与度、注重从高等院校引进人才,同时当前内控人才最为丰富的地区无疑是美国,也可以把美国等国际发达经济体的内部控制培训方法和经验引入中国。
5.加强内部监督。监督在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是使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我们需要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来发现企业内控的缺陷,并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加强监督首先要建立独立与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内审机构,要避免同级监督,树立内审部门应有的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其次要积极探索引入新的监控方式,如引进外部独立董事制度,吸收专家学者或社会知名人士进入董事会,增强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高祥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局限性与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J].2011.
[2]张有娣.企业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冶金财会.2011(01).
[3]孫承希.专家:披露企业内控缺陷关键看披露质量[J].财会信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