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英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作用日趋增强,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资金匮乏成为制约其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 “瓶颈”,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现状,分析了其基本成因,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二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制度的局限性、资本市场的不成熟、金融体系的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目前面临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融资门槛高。我国对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从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上看,证券市场的门槛高,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重重,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券和股权融资获得资金。调查显示,中小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融资的比重大概在3%到5%的样子,也就是说近95%的融资来源于间接融资(银行借款)。
2.间接融资渠道狭窄。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慎贷、恐贷”。因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有限,规模较小,资信较差,加之能够提供的贷款抵押物有限,只有较少的符合资质的第三方企业愿意为其提供担保。所以,中小企业在融资需要提供担保的情况下,要获得银行的贷款是非常困难的。
3.抵押受限。中小企业抵押问题日益凸显。一是中小企业可抵押品少,抵押能力受限。当前,金融机构可接受的的抵押品主要是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对中小企业来说,其厂房、办公场所大多数是租用的,很少有符合银行要求的有效抵押资产,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二是抵押担保评估登记方面,手续复杂、收费过高,且执行标准弹性较大,这在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望而怯步。
4.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虽有所提高,但各金融机构仍然因企而异,对国有性质大企业贷款相当于批发业务,而对中小企业贷款则相当于零售业务。中小企业因为贷款金额小、笔数多、手续繁杂,银行表现的不是很积极。调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另外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高也是促使银行利率上浮的重要原因之一。
5.中小企业自身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在管理模式上仍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财务管理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企业制度更新滞后,这直接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资信差,融资渠道受限的窘境。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成因
1.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处于建设阶段,对诚信缺失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措施。另外我国信用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失信一方在经济上、法律上没有受到应有的追偿和处罚,造成一些中小企业违约不讲信用的收益远比付出的代价大。因信用不足,致使中小企业信用价值被低估,因信用意識薄弱,则信用不足问题更为恶化,极大地降低融资效率,也进一步增加融资难度。
2.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且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而且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高、随意性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抵押率较低,企业通过抵押实际得到的贷款数额相对较小。
3.信贷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为加强风险管理,在信贷业务中推行授权授信制度和资信评估制度,这一做法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却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相关配套制度,对中小企业放款则表现为“惜贷”“慎贷”“恐贷”。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风险大、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较短时间内又无法完成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授权、审批和相应的评估工作。所以,商业银行为防范风险,对中小企业采取了谨慎性原则,放款积极性不高,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4.中小企业自身原因。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效益相对低下,资信普遍不高,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财务管理信息不透明,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1.健全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该法构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当前,政府及监管部门应以《促进法》为指导,建立与之相适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具体制度保障体系,来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融资行为,拓宽融资渠道,保障企业权益,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制度性保障。
2.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对中小企业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经整合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成本低,也能够有效降低银行融资风险,减少不对称信息的生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由政府出面,组建职权分明、产权清晰、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的担保机构,既体现了政府财力作为支撑的组织协调作用,又能发挥市场灵活配置的运作优势。二是进一步鼓励发展信用中介体系。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信用评级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融资、审计、培训、技术等服务,同时要加强对各评级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准入,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信用服务环境。
3.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区域性中小银行体系。一是政府在法律、政策上扶持,各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开辟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同时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二是健全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从客户咨询、支付结算、贷款支持、风险评价等环节要有相应的服务机构,包括中小企业客户服务中心、中小企业结算部、中小企业信贷部和中小企业风险部等,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制作的融资产品和安全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4.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机制。各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授信时,对企业的资信状况、项目可行性缺乏有效、准确的评估,难以充分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决策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建立独立的中小企业风险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贷款利率,在对中小企业利息收入能够覆盖资金成本、管理成本、拨备成本的基础上,让贷款成本真正降下来,政策也应有所倾斜。
5.强化自身发展,提高企业内在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吸收现代企业制度的先进理念,规范经营行为,化解因自身条件融资难的情况。一是要规范经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争得银行和客户的广泛信赖和支持,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誉度。二是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确保技改投入成功率,在项目选择上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在项目投资上要经过可行性研究论证,要有市场前景调研报告,努力争取投入一项成功一项。三是增强财务信息透明度,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并做好会计信息的传递工作,即有效披露,来增加企业财务可信度。
综上所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政府需要提供相关政策,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融资服务;社会则要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融资环境;企业则须立足实际,通过加强内部财务制度和提高自身的信用度,疏通融资渠道,来有效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