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摘 要] 听障儿童是特殊需要儿童的一种,由于听力残缺,往往得不到社区有效的支持。听障儿童应享有一切正常儿童应有的权利。随着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等教育的延伸,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听障儿童所在的社区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最近的社会环境,因此,试从社区对听障儿童有效支持的探究,旨在更好地促进听障儿童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 键 词] 听障儿童;社区;有效支持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103-01
一、问题的提出
听障儿童是指在听力上有一定缺陷,造成无法用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儿童。当这些孩子真正进入社区,却往往因为沟通障碍,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不利于适应、融入社会。
社区是“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聚居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听障儿童最近的社会化场所,可以说社区是提高听障儿童社会适应的重要途径,因此,社区的有效支持尤其重要。
所谓社区的有效支持系统是指社区的公民能有一定的手语技能,为走进社区的听障儿童创设可以促进其社会化的环境,使儿童提高其社会适应的能力及生活品质。
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关于特殊儿童的社会性支持研究较多,以“听障儿童”“社区”“社会支持”为关键词检索,结果相关社会支持的研究不多,对听障儿童社区支持的提法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易进的《儿童社会支持系统》,(2012年)罗虹等人的《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的教师支持性策略研究》都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从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家园共育的实践活动中,分析总结出促进特殊需要儿童发展的支持性策略。但这些研究与本课题的对象和社区给予的有效支持内涵不同。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社区对听障儿童有效支持的现状
对听障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的“特殊性”給社区的支持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那么当前社区对听障儿童有效支持的现状又如何呢?
(一)有效支持几乎为零
以成都某学前特殊教育机构的12个听障儿童所在社区调查结果证实:除了家长会一些简单的手语,能和孩子简单沟通外,社区的居民没有一个会用手语和听障儿童进行沟通的同龄人和成人。听障儿童即使进入社区,也不可能与社区的人、事进行互动,而是被边缘化,听障儿童的心理受挫,社会性发展受到制约,对成年后的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二)社区对听障儿童有效支持匮乏的原因分析
1.对有特殊需要儿童缺乏给予支持的理念
一直以来,中国人的观念里只有正常儿童,而且普遍重智商轻视能力,在社区可以为正常儿童提供游戏器械和设施,在节假日为正常儿童提供亲子活动等,但对听障儿童仍然缺乏认知和接纳的氛围,缺乏有效支持的理念。
2.对听障儿童缺乏足够的认知
听障儿童由于听力不同程度地受损,导致心理滞后于生理的发育,较同龄人而言心理发育滞后,理解能力较同龄人要差一些,但自尊心特别强,特别敏感,这些特点导致他们有一种自我保护本能,比较胆怯……由于人们普遍缺乏认知,与他们互动往往缺乏理解和耐心。
3.缺乏一定的培训手语机构
手语是我们与听障儿童交流必要的一种工具,就如我们健听人要用语言进行交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或学一些常用手语,就可以与听障儿童进行沟通、交流,从而给予有效的支持。手语是每个人都可以学的,但是,社会对听障儿童的特殊需要认识不足,没有规定要求一般的社会公民掌握常用手语,缺少手语培训机构,使得人们缺乏有效支持的基本能力——手语。
三、对社区给听障儿童有效支持的建议
针对社区对听障儿童有效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特教工作者要加强对听障儿童心理的研究
听障儿童有机会“入托”“入学”甚至进入社区,但有关听障儿的认知、学习特点和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支持,有待于深入研究,作为特教第一线的教师,直接与听障儿童接触,应树立以科研带教育、以教育促科研的意识,完善对听障儿童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的认知、理解,并通过公益讲座等活动,普及对听障儿童的相关知识,为社区的有效支持奠定基础。
(二)在社区进行融合理念的普及
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的高校及省、市残联从事相关特教的工作者,应是融合教育倡导者和普及者,应由政府下达行政命令,向社区拨融合教育普及专款,开展融合教育的专题讲座,对社区居民进行一些手语培训,逐渐使社区对听障儿童的进入不仅做到“地域开放”,还能真正给予有效支持,从而为听障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可能性。
总之,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有发展的需要,也享有一切普通儿童应有的权利,因此,特殊教育被看成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众所周知单靠教育机构、家庭是不够的,尤其对个体社会性发展,社区是必经之路,社区对一个人最初的社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社区对听障儿童的有效支持,是为听障儿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婷.早期干预是聋童融入主流社會的关键[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6).
[2]于冬梅.实施全纳教育推进聋童随班就读[J].现代特殊教育,2009(2).
[3]姚建东.听障儿童学能提升的思考与实践[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12).
[4]桑迪·尼尔曼,德沃尔·格林斯坦,达琳·戴维.家庭和社会共同帮助听障儿童成长[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5]沈莲.社会工作介入听障儿童家庭教育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