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案例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2016-08-13 08:04刘炳喜
现代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案例课堂教学研究

■刘炳喜



视频案例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刘炳喜

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从2009年起开始探索教学视频案例研究,走出了一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和载体,将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融为一体的专业发展路径。

一、问题是我们的朋友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以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制定了各种措施、采取了多种途径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去掉浮躁和嘈杂,对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方式进行冷静思考,发现这种以培训为主的方式表现出种种“消化不良”的问题:

问题一:理论培训和课堂实践存在距离。虽然能够引起教师的共鸣,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有效载体,导致在教师群体中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是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但不懂得去寻求理论指导;二是教师只把时髦的新理念作为口号记住,却不对课堂教学做任何的变革,后一种情况较为普遍。

问题二:培训过程中,教师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主体性得不到尊重,缺乏积极性,培训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而学校层面研究培训活动则大多停留在一般的教研组活动和展示活动上,形式上热闹非凡,仅仅为活动而活动,缺乏真正持久的实效。

问题三:学校的教研科研、校本培训和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乏统筹设计,联系不大,导致教师疲于应付,对教研活动失去热情与兴致,教研组活动由学术活动沦落为完成行政指令的活动。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教师缺乏职业发展的兴趣,懒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其教育实践智慧无法得到提炼升华,专业发展停滞。这种状况在我们农村学校尤其突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直面问题,以问题为友,才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更多的是实践性知识的差异。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与情境嵌合、粘连在一起的,对教师而言是不言自明的行动策略和操作习惯,但在很多时候,这种实践性知识的合理性是需要进一步考察的。对于一名的成熟教师而言,如果能够跳出实践本身,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自己的实践,考察自己那些不言自明的行为背后的支撑性理念,那么,这位教师就走上了反思性实践者的道路,其专业也就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究竟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模式才能让教师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得到确认?教师怎样才能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自我认同,生发出自我发展的真正动力?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用最直接、最经济的方式解决问题呢?

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考察,我们最终决定借鉴微格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采用教学视频案例研究这一方式,解决上述问题。所谓教学视频案例,是以视频形式为主的超媒体视频案例,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境完整地记录下来,选择若干教学片断,汇集执教者、学生、同行、专家等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观察与剖析,构建成丰富的资源库,供使用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典型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教学视频案例研究是一种数字化的教科研方法,其实质是教给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自我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一路跋涉一路歌,逐渐引导教师踏上反思性实践之路。

二、研究是我们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领导学校工作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唤起教师探索和分析自己工作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能努力去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他与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优点和缺点,那他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而我们认为,视频案例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为教师提供自己真实的课堂情境,为教师提供直接观察课堂所发生的事件的机会。这种真实的情境给教师的认知是全方位的,能够让教师理性地分析自己。于是,学校2009年专门购置数码摄像机,用于课堂录像,拉开了“教学视频案例研究”的序幕。

(一)把问题研究嵌入课堂教学

我们探索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管理者必须立足于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来推进研究,教师必须立足于教学中的真问题来进行改革,所以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让教师通过视频案例自行发现“教学问题”。

为了找出老师们最想研究、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先后开展了“听自己的一堂课教学研究” “看自己的一堂课教学研究”,要求每一位老师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整理自己积累的教学叙事,找出自己在教学中最为困惑的问题。例如,我校15名数学老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家的问题集中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师语言的规范、计算教学中如何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如何培养学生数感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马上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召开“选题会”。在会上,一位老师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她说:“现在的学生特别喜欢小组合作课,可是我却最害怕。因为学生在操作时通常特别活跃,难以组织。而我在教学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在场老师纷纷表示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于是,在进一步交流研讨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究”便成为数学组教研的主题,同时也成为第一个视频案例研究的问题。其他学科也都基于自身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各种研究。语文教师觉得作文教学问题较多,相继开展“发表式作文”“自主快乐评改作文”等研究;英语学科为了把小学生对动画片的喜爱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开展“看动漫学英语”研究;科学课本上的很多实验因缺少条件而没法操作,科学教师就开展“科学教材实验改进实施”研究……

这种“为了教学,基于教学,在教学中”的问题研究直接以教师最迫切的需求为研究内容,逐渐激发起教师探索的兴趣。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研究者的角色,将研究嵌入课堂教学,真实有效地优化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推进者,我们也发现,这种方式的确可以扩大教师的认知空间,便于教师探讨某个教学片断的意义,帮助教师增强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克服教学设计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视频可反复播放的方式也为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的兴趣点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反复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行为,成为某个具体领域的专家。

(二)借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反观自我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教师们已经把录像分析与文本案例研究整合在一起,成为自我的研究者。然而,视频案例研究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新生的校本教研形态,要想让所有的教师都能以丰富的理论储备来应对其中的种种疑难困惑,显然过于理想化。一个精彩的视频案例不亚于多种教学理论的集合体,怎么做才能让只顾闷头实践的教师能够抬头仰望一下灿烂的星空,以一种更高远的视野来审视自己、审视教学?我们采用了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同步进行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从2009年下半年起,学校开始在组织“看自己的一堂课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六环节”集体备课活动,强力推进“走班制”教学视频案例研究。其基本流程为:执教人确定课题——同伴分头备课——执教人说课,与同伴一起研究教学设计——在自己班里试讲,同伴听课并录像——同伴评课,执教人结合视频修改教学设计——执教人再到平行班级进行二次讲课,同伴再次听课并录像——同伴再次评课,执教人整理精品教案,同伴借鉴推广,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一个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反思、自主发展、全员提高的过程,教师开始由单纯的教书匠向研究者进行转变。在此基础上,学校又组织“我的教学特色研究”,引导教师通过微格分析技术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教学特色,获得自我认同。

其次,聘请专家参与我们的研究。我们聘请了两类专家,一类是视频技术类的专家,就课堂教学诊断技术、录像技术、音像编辑技术、视频案例制作技术、多维度观察课堂技术、视频案例的应用价值等六个方面进行系列培训与跟踪指导。这类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目标,属于基础性培训。另一类专家是教学研究专家。这类专家主要参与视频案例研究活动本身,在我们的研究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向专家学习是重要环节,专家的知识是高度情境化和个人化的,一旦离开具体的问题或事件,这种知识就难以呈现,所以,我们请专家以两种方式介入视频案例教学活动:(一)作为案例主体:观察“示范”教学;(二)作为旁观者对案例进行点评——分析视频案例提供明确的观察框架和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框架对视频案例进行微格分析。这种方式以真问题研究为内容,以茶馆式的自由交流为方式,让教师们畅所欲言。教师不仅对教学问题的认识更深刻,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

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正是引导教师深层反思的重要环节。这种以问题为中心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有机融于一体的校本研究方式有效地克服了教师教育传统培训方式的弊端,直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中获得专业发展

从2010年下半年,学校开始拓展视频案例研究内容和范围,首先以名师培养工程为载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视频案例教学研究。随后,通过教学视频课例研究确定了各学科的立标课,并且组织了基于视频案例的“多维度观察课堂,多元评价教学”活动和“自主学习·愉悦课堂”视频案例研究活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超媒体视频案例研究可以将现代教育理论以多种方式嵌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而并不一定要求参与者置身于真实的课堂。超媒体视频案例研究所提供的无法格式化的镶嵌实践性知识的具体情境,如教师和学生的肢体语言,既有利于提升案例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教师理论反思的深度,也为教师学习从多角度分析同一教学现象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例如,我校语文教研组利用视频进行了这样的一次研究活动: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第三组中的三篇课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次现场教学研究。这次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老师在不同课型中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巩固。基于这些思考,将当天活动的主题定为“关注精读与略读的联系,构建知识能力的桥梁”。活动中,精读课文《小草和大树》采取的是课堂教学的方式,而略读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则采取了“现场说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交流。视频的采集与现场活动同步进行。随后根据活动主题,将精读课的现场教学、略读课的教学设计展示两项内容各截取一段作为视频案例的主体,依据主题设计了“我议精读课与略读课的教学功能”视频案例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研究角度、一个研讨话题、二段视频实录”的线性案例结构。

在这一案例结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思考:仅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研讨角度过于单一。毕竟,一个视频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多元的,反映出的教学问题也是多样的。经过分析,我们又拟定了第二个研究角度:“夯实段落教学,研究导学方式”,并对这一课教学实录进行了视频的“再切分”;共切分为五个片断,并结合五个视频片段,分别从导入的形式、段落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选择、重点训练内容安排、课堂小结方式等五个方面拟定了五个不同的研讨话题。这样就从活动整体结构、重点内容两个层面出发,经过两次视频切分,形成了“一场研修活动,两个关注角度、八个视频片断、六个研讨话题”案例结构。这样,我们的教学视频就超越了对各种案例素材的线性叠加,而是利用现代技术建立的一种超媒体的界面,既保持了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传统特色,又包含有大量实用视频形式,如背景介绍、教学特色、课堂片段、课后反思、专案访谈、同行点评、学生反馈等等。

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搜集有关资料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趋势,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与教学能力等专业素质得到了快速成长。老师们一边加强课例研究,一边梳理研究成果,先后结集出版了《学校层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探索——视频案例的实践与研究》(上、下册)课题成果。

三、向更美好的愿景前进

七年的探索、七年的磨砺,七年的辛苦、七年的收获。近几年,学校有137篇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17篇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5名教师在山东省首届优秀微课评选中获奖,11名教师在 “全国第十三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评选决赛中获一、二等奖,有44人次出示青岛市和平度市级公开课(开放课);34人次荣获青岛市、平度市优质课一、二等奖;62名教师分别获青岛市教学能手,平度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称号。学校也在研究过程中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被评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青岛市数字智慧校园、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全国NOC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等。学校的视频教学案例研究经验在全国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与个性化教育高端论坛上进行交流,在青岛市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表彰大会上进行经验介绍,《中国教育报》、《半岛都市报》、青岛电视台、《中国名校成功之路》等对我校视频案例校本教研的创新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多家媒体进行转载,并在全国推广。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秀教师已经不只是会教书的老师了,而应当是复合型人才;不仅在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上有所建树,还要成为研究者;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善于与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不仅要教好书,还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这一要求为我们的视频案例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在未来,随着教师专业水平的逐步提高,我们的研究将逐渐超越当前视频案例研究技术化特征,带领教师们向教学自由迈进!

平度市经济开发区小学,山东青岛266001)

猜你喜欢
案例课堂教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