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未必有真相

2016-08-13 08:27李伟明
政工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稀饭颜回网民

☉李伟明

有图未必有真相

☉李伟明

这是个讲究“有图有真相”的时代。人们在网上发帖反映情况、表达观点,如果仅仅是以文字发布,读者或许将信将疑,响应者寥寥;要是配上相关图片,这说服力立马倍增,跟帖的壮观景象滚滚而来,“众口铄金”之势奔涌而成。可是,事实却一再证明,“有图有真相”的惯性认识,却也常常让读者悄然上当,让有关当事人无辜受伤,这误伤率实不算低。

距今不算太久的天津爆炸事件,便出现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去年8月中旬,有人在其微博上传了一张天津爆炸事故发布现场照片,目标对准一位在发布会上打瞌睡的男子。很快,照片上这名男子的行为在网上引起“公愤”,广受网民指责。正当越来越多的人们义愤填膺地加入“谴责团”时,事情的真相出来了:这名男子并非当地官员,而是人民日报天津分社记者靳博。他是全国媒体里最早进入爆炸现场的记者之一,因为连续工作,一直没睡觉没吃饭,此时正利用新闻发布会前的片刻时间靠在椅子上打个盹,为迎接发布会积蓄体力。对此,靳博在朋友圈说:“下午是太过疲惫,实在撑不住就打了个瞌睡,因为四点的发布会需要拼体力。只希望你以后能够了解事件的真相再发声,不放过坏人,但也别冤枉一个自认为不坏的人。”

还好,这件事因为当事人本身是记者,知道如何应对舆论,而且有大量的事实证明自己的工作状态,所以不致被“黑”得太“高级”。倘若是普通人员,哪怕他和爆炸事故再没关系,可上了此图之后,如果既不懂应对,又缺乏有效的发声平台,恐怕一瞬间就要被汹涌的舆论给吞噬了。就如2013年浙江余姚那位被村支书背了一下的镇干部,事情其实远没人们想象的那么恶劣,但因为他没更多的机会发声,直到现在还有人动辄写文章引用其事例进行批评。其实,稍稍了解二人的身份及乡间情况就不难知道,仅凭那张图,实在不足以认定这名镇干部就是“坏干部”,相应地,那些批评之词也就无从说起了。

有图未必有真相,这些“误伤”事件告诉我们,面对所谓的网络舆情,结论别下得太早,尤其需要冷静的思考。网上发言没有门槛,人们的道德水准、认知水平又参差不齐,所以难免有人在网上发言过于情绪化甚至无底线。有些是无心之过,因为没看清楚,或者没了解前因后果,仅凭感觉下结论,这个准确性当然大可存疑。还有的则是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歪曲事实真相,比如近年来常见的某些“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行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这类事情已是屡见不鲜,如果我们就这样轻信了,随便跟着起哄,那不正中人家下怀?

“误伤”事件还告诉我们,图片也是会说谎的。图片只是图片,本身不会说话,可以多角度来解读,就看发布者出于什么目的。两个人打架,图片说明可能告诉你张三欺压李四,事实却可能是李四挑衅张三,关键是这个“解说”出自谁之手。如果使用不当语言表现出来,图片不仅没告诉你真相,反而成了混淆是非的帮凶。

为避免误伤好人,除了旁观者要理性看待问题,避免先入为主,还需要当事人及时回应,澄清事实。网民们毕竟不在现场,仅凭想象与推理是无法更准确地接近真相的。当事人提供有利证据,借助有效载体,可以使“围观”的网民更迅速更准确地作出判断,从而引导舆论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如上述人民日报记者靳博的做法就很有效果,让人们很快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除了极少数见啥“喷”啥的偏执人士,多数网民知道真相后,纷纷理性地对靳博表示敬意。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在陈蔡受困,粮食快吃完了,一行人只能以稀饭度日。有一次,一名弟子亲眼见到“道德标兵”颜回在煮稀饭时偷偷吃了一口,便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吃惊,经调查,原来颜回看到稀饭里落了些许尘土,用勺子将其舀出来,认为扔了可惜,便将这口带尘土的稀饭吃了。真相大白,孔子由此感叹“眼见为虚”。孔子的经历告诉我们,眼见尚未必为实,何况仅仅是一个片断的截图。所以,面对网上那些试图证明真相的图片,我们还真有必要弄清楚、想明白再发言。

【作者系中共江西省赣州市纪委宣传部部长】

猜你喜欢
稀饭颜回网民
颜回偷食
稀饭凉了
一碗甜稀饭
埋在碗底的爱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一碗稀饭
颜回之乐
三八二十三
有感“网民节”
三八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