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数学活动课堂更生动
——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的教学设计为例

2016-08-12 08:53缪周花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十一中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截线同位角图形

缪周花(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十一中学)

新基础教育:数学活动课堂更生动
——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的教学设计为例

缪周花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第十一中学)

所谓分类研究的概念课型是通过对大量相同的材料进行梳理,发现其中不同的特点,按照这些特点作为标准进行逐级分类研究,从而把概念最为本质的特征逐层剥离凸显出来,对这些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概括抽象命名就形成了概念。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认识就属于这一类课型引导学生经历有序罗列、观察描述、辨析分类的过程,体会三线八角命名的由来与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提高课堂教学品质的内在要求。

经历观察;辨析分类;思想方法;思维能力;活动经验

2014年发布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贯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数学教育改革要适应上述要求,就必须回归数学教育的本来面目,发挥数学的内在力量,充分挖掘数学内容所蕴含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成为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笔者有幸参加了吴亚萍教授指导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设计并尝试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一课,对数学概念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对数学概念型育人价值的更深认识。

一、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环节一】:初步分类、材料生成(得到有序的不含公共顶点的两角的各种组合情况)

问1:如图1,两直线相交的4个角中两两间有哪些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的主要内容。为本节课三线八角的分类研究做铺垫。

问2:如果再加一条直线(图2)你能描述你所看到的图形吗?

图1

图2

设计意图:在学生描述图形过程中逐渐形成截线、被截线的图形描述。

(图上八角按∠1,∠2,……,∠8标记)简称“三线八角”,有公共顶点的四个角之间的关系已经研究过了,现在我们要探究的是没有公共顶点的两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1:这八个角中,有几对顶点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量相同的材料进行梳理,发现其中不同的特点,按照这些特点作为标准进行逐级分类研究,对于大量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研究,培养学生有序严谨的数学思维。

(教师巡视,收集有序分组地给同学展示,说明分类思想。)

展示:先找出和∠1不同顶点的四对角,∠1和∠5,∠1和∠6,∠1和∠7,∠1和∠8,再找出和∠2顶点不同的四对角:∠2和∠5,∠2和∠6,∠2和∠7,∠2和∠8,以此类推还有:∠3和∠5,∠3和∠6,∠3和∠7,∠3和∠8;∠4和∠5,∠4和∠6,∠4和∠7,∠4和∠8。

如图:把16对图形分解出来,画在黑板上。

【环节二】:辨析比较,归纳概括,抽象命名

活动2:观察图形,根据图形特征,找找同类图形,请大家试着分类。

展示学生分类:

设计意图:其探索意义在于理解位置关系,并把同种位置关系的角归为一类,通过寻找相类似的角关系,形成较清楚的特征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描述,归纳概括,最后得出命名,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分类研究的概念形成过程。

(收集分类成功的同学,展示并讲解为什么这么分类)

按字母“F型”“鸭子型”“树叉型”“∏型”“Z型”“U型”。

问4:我们先观察第一类。这类角的特征是什么呢?

点拨语:这类角位于截线的什么位置?同时又位于被截线的什么位置?(从形象化、生活化的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抽象的数学语言:同侧、同方向的语言,指出这类角我们称为同位角。)

活动3:同学们尝试用语言概括描述其他类型的两角位置特征:

归纳整理:第二类是两角在截线的异侧,在被截线的同方向(异侧、同方向),第三类是两角在截线的异侧,在被截线的反方向(异侧、异方向),第四类是两角在截线同侧,在被截线的不同方向(同侧,异方向),第五类是两角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线的不同方向(同侧,异方向),第六类两角在截线的异侧,在被截线的不同方向(异侧,异方向)。

二、新基础教育数学概念型价值的认识

根据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不同特点,吴教授认为不同的概念教学过程结构的展开逻辑分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分类研究的概念形成过程,其教学过程结构的展开逻辑是:材料感知—寻找相同中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提炼和抽象命名;第二种是聚类研究的概念形成过程,其教学过程结构的展开逻辑是:材料感知—寻找不同中的相同进行聚类分析—归纳提炼和抽象命名;第三种是规律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其教学过程结构的展开逻辑是:发现猜想—证明猜想—归纳结论—概念命名;还有些概念是这几种的综合。

[1]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丛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张爱平.经历过程渗透思想发展能力:以沪教版“一次函数的概念”的教学实践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5 (6):31-34.

[3]章建跃.数学学习与智慧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7):4-11.

·编辑谢尾合

猜你喜欢
截线同位角图形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观三线 抓特点 辨八角
从“数”对顶角到找“三线八角”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三线八角中的主线——截线
“三线八角”巧识别
借用英文字母巧判“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