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雅文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李斯特裴特拉克十四行诗作品104的演奏版本对比
穆雅文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桑德罗·拉索,杰弗里·比格尔,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安德烈·拉普兰,乔治·博列特和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这六位钢琴家对李斯特的裴特拉克十四行诗作品104的演奏版本探讨钢琴家们对于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演绎,来分析这首作品具体的演奏技巧。
李斯特;裴特拉克十四行诗作品104;演奏版本
李斯特的三首裴特拉克十四行诗是其非常著名和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被收在作者的《旅游岁月》第二集《意大利游记》中,三首乐曲中,作品104最为大家熟知和喜爱。自1838年以来,李斯特开始了他在瑞士和意大利的旅行。在旅途中他仍然继续他的创作。这期间他所创作的作品被收录在《旅游岁月》里。在1846年李斯特第一次出版了三首十四行诗的声乐版。1858年,他又将这三首乐曲改写为钢琴版并出版。根据学者罗森(Rosen)的观点,李斯特的三首十四行诗有五个不同的版本,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对于这三首十四行诗的喜爱程度。裴特拉克十四行诗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李斯特在乐曲的开头引用了意大利诗人裴特拉克的三首十四行诗。也就是说这三首作品都是李斯特在读了裴特拉克的诗作后的有感而发。
事实上很多著名的钢琴大师都对这首作品有过精彩的演绎,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就以下六位钢琴家的演奏版本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下文会分别对桑德罗·拉索(Sandro Russo),杰弗里·比格尔(Jeffrey Biegel),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 ladim ir Horowitz),安德烈·拉普兰(André Laplante),乔治·博列特(Jorge Bolet)和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这六位钢琴家的演奏做一些浅显的比较,并且由此探讨这首作品的演奏技巧与音乐风格。
拉索是出生在意大利的当代钢琴家。是“现今非常受欢迎的独奏钢琴家之一,他高超的琴技获得一致的赞赏,他的演岀更被视为是传统华丽风格的演绎, 充份表現出音色的瑰丽。”笔者文中对比的版本选自于2010年2月, 拉索以斯坦威CD-75钢琴(也就是弗拉基米尔·霍洛維茨于八十年代在紐約大都会剧院演出及于英国伦敦为英国皇室演奏所用的钢琴)灌录的DVD。
拉索演奏全曲共用了大约6分57秒,比博列特和比格尔的速度要快,后两者用时均超过了7分钟。拉索在踏板上的运用整体听比较细致,很难听出他换踏板的痕迹,发出的声音非常圆润。他的音乐表情很丰富,从乐曲开头的引子过渡到主题段落的起伏非常自然从容,对于乐句的拉伸和紧缩也处理的很符合乐曲的情感起伏。但他对于乐曲横向的声部线条处理的有一些单薄(如谱例1),由于过于追求音色的美感,在乐曲最高潮的部分没有更多地激情发挥。(如谱例2)也是这个版本的遗憾之处。整体来说,此版本音色饱满清脆,演奏自然流畅。
谱例1:
谱例2:
美国著名的当代钢琴家。本文对比的版本选自他在2011年9月录制的专辑“A Steinway Christmas Album”。他演奏整曲的时间约为7分24秒,也是这六个版本中演奏时间最长的版本。他的演奏干净沉稳,强弱力度对比鲜明。
在跑动经过性乐句和华彩乐段时的速度并没有放慢(谱例3和谱例4),而柔和的部分对比其他版本的速度会更缓慢一些,这使得他的高潮段和前后乐段的速度对比更加强烈。
但由于某些段落(如谱例5)过于缓慢,有个别地方会让人感到乐句的连贯性被打断,没有形状(shape)。他在音色上的处理十分细腻, 在自由节奏的运用上比较节制,乐段内的节奏相对稳定。
谱例3:
谱例4:
谱例5:
俄罗斯著名的钢琴大师,后加入美国籍。他是集俄罗斯和德国钢琴学派于大成者,是演奏古典浪漫派钢琴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对比的版本选自Deutsche Grammopho 公司在2010年出版的霍洛维茨专辑合集“VLADIMIR HOROWITZ Complete Recordings on Deutsche Grammopho”。
本曲被收录在他1986年4月在莫斯科的演奏会专辑里。他的版本的演奏速度是五位钢琴家中最快的。演奏时间约5分30秒。他的演奏极富个性,张弛有度,高潮的华彩乐段演绎的激情澎湃,不愧于“雷神”的称号,让人充分感受到这首作品中所蕴含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他的演奏音色丰富细腻,声部层次分明,力度对比鲜明,对自由节奏的把控已臻化境。整曲听完令人感到酣畅淋漓,并回味无穷。
加拿大杰出的钢琴家之一,本文对比的版本选自他在2006 年10月录制的李斯特专辑中的录音。他的演奏时间约7分10秒。整体的速度比较平稳,音色圆润,触键的控制力很好。感觉每个音都在控制之下。
快速跑动的乐句声音清脆,下键果断。只是高潮感觉起伏变化不够,使得这个版本听起来比较平淡。结尾的65-67小节,几个左手果断的琶音(谱例6)让这个版本有了一些独特的记忆点。
美籍古巴钢琴家,他被称为是“钢琴浪漫乐派最后的代表”。他的演奏时间约7分4秒。他的开头引入部分弹得较缓慢,给人一种庄重沉稳之感,整体听起来比较古朴,与霍洛维茨的演奏版本风格完全不同。在整曲的最高潮仍然比较节制,风格比较典雅严谨。对每个音的触键都比较讲究。
阿根廷著名的当代钢琴家。事实上巴伦博伊姆除了钢琴家还有著名的指挥家与室内乐演奏家的多重音乐身份,相信这对于他诠释钢琴作品会有一些独特的启示。本文对比的版本选自2007年发行的他在斯卡拉歌剧院的独奏会CD“Barenboim Live at La Scala: Liszt”。他的演奏时长约6分钟。与其他几位钢琴家不同的是,他在开头的引子部分1-4小节(谱例7)左手和弦采用琶音的方式来演奏。这种弹法也许主要是因为巴伦博伊姆有限的的手指跨度,但在笔者看来他的这种弹奏方式反而为开头的引子部分增加了一些混乱急促的喘息感,对于表达该曲对爱情强烈的渴求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版本的开头让人真切的感到裴特拉克原诗句中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痛苦的挣扎,一切都只为爱情的感觉。
谱例7:
巴伦博伊姆的版本整体听起来比较硬朗,自由节奏用的比较随性。他的演奏版本中有好几处与众不同的强弱处理。如谱例8,在第15-18小节,演奏家并没有依照谱面所标识的f来演奏,而是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处理成p-mp之间。类似这样的一些细节使得这个版本成为了在众多钢琴家中独树一帜的演奏版本。
谱例8:
事实上,演奏版本的对比一直是学习和研究音乐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每位钢琴家在演奏同一首作品时对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当演奏者听过对同一首乐曲不同的演奏版本,互相比较和印证他们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从中会学到很多。演奏者可以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钢琴家的长处,能够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并从中找出自己演奏的方式与风格。
[1]王叶胤,李斯特.意大利游记探究[D].厦门大学,2009.
[2]李芳.在岁月中诗意地行走——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二集《意大利游记》艺术特色简析[J].艺术教育,2014(3).
[3] Hudson R.Stolen Time: the History of Tempo Rubato.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4.
[4] Perearch F. Sonnets and Songs, trans. by Anna Maria Arm i,New York: Pantheon,1946.Reprinted New York: AMS Press.1978.
[5]Gluckman, I.B.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piano works by Bach, Beethoven, and Liszt, M aster's Theses. 1995 .Avaliable at:http://scholarworks.sjsu.edu/etd_theses [Accessed 5/5/2013].
[6]Rosen C.The Romantic Gener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7]Hudson B.Book Review s "R ichard Hudson, Stolen Time:the History of Tempo Rubato" Oxford: Clarendon Press, xv, 473pp.ISBN 0-19-816169-7. 1994.
穆雅文(1989.3—),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键盘演奏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