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8-12 02:39
法制博览 2016年24期
关键词:人民调解西安市对策研究

姚 智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西安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姚智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陕西西安710122

摘要:人民调解作为“东方经验”,根植于中国的传统调解文化,是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作为非诉讼途径调处纠纷的主要形式,人民调解在解决基层矛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西安市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为研究对象,整理近几年来西安市人民调解工作的数据,以求掌握该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并分析该市人民调解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今的新形势,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西安市;人民调解;现状;对策研究

2011年,备受瞩目的《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人民调解工作也有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随后西安市也不断出台一大批规章制度,让人民调解工作中的诸多实践问题有了规范性标准。笔者认为如果全国是一个面,西安市可以是一个点,分析西安市人民调解工作情况能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基层人民调解的现状。

一、西安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西安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数量经历了逐年减少到逐步稳定的过程,2005-2009年间,全市人民调解委员会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2010年西安市行政区划进行较大变动,撤“村委会”改“居委会”,所以当年调解委员会数量下降较多,2011年以后数量基本保持稳定。(见图1)

图1 2005-2014年西安市人民调解组织数量变动情况

2005年以来,人民调解员数量与人民调解委员会数量呈现基本相当的变动走向2005-2010年人数保持在1.5万以上,2011年与人民调解委员会数量变动一致,由于西安市行政区划调整,人民调解员数量出现较大变动,之后人员数量相对保持稳定。

二、西安市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建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

西安市为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建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在全市推行了人民调解“五步工作法”和“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同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网络体系。

(二)创新纠纷解决途径

在西安市全力全面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背景下,西安市各区县也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新城区司法局探索建立了“十户联保”新机制;未央区在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室;雁塔区司法局以机制创新推动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设立了“诉前调解室”、“个人调解工作室”。

(三)广泛宣传《人民调解法》

在落实和贯彻《人民调解法》的过程中,西安市组织开展了关于《人民调解法》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并且采用举办培训班、召开调解案例分析会、悬挂宣传横幅、宣传标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和途径,提高《人民调解法》社会知晓率,通过对调解案例讲解,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积极引导群众。

三、西安市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人民调解经费缺乏必要保障

我国《人民调解法》明确规定,人民调解不得收费。这决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公益性质。但是在具体调解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而调解经费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制约人民调解的一大瓶颈,更影响着人民调解更进一步的深入发展。

(二)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我国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大多是出于群众自愿形成的自治管理机构,在自治前提下应受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管理。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却出现了两级分化,一方面在村、居基层委员会中设置村、居人民调解组织体现了群众性、自治性,由于司法所与村、居“两委会”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和考评关系。另一方面却恰恰相反,乡镇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非传统形式的调委会,在运行方面则行政化比较突出。

(三)基层人民法院对调委会的指导工作不到位

笔者也发现,法院虽然在立案大厅建立了“诉调对接”窗口,但是大多处理的还是诉内调解。人民调解员与法官的交流沟通比较少,法官往往认为人民调解员的素质较低,不愿意为他们更新法律法规知识,导致有的调解协议最终被确认无效。

四、完善西安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明确管理职责,健全指导制度

在现行的法律规定中,主要由基层人民政府和法院履行对人民调解的指导职责,基层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的指导主要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承担。这就要求我们在司法行政机关与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基层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合理划分司法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职责,清晰应当承担的工作、履行的义务。

严格区分司法行政机关与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的界限。一方面,要清楚指导人民调解和承担人民调解的不同。另一方面,还需合理划分司法行政机关各层级之间的职责权限。基层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委员会之间的指导关系也应通过司法局与人民法院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来实现。司法局与人民法院可以建立固定联系制度,把相关业务联系定期化、具体化。

(二)加强相关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人民调解员是整个调解工作的主心骨和载体,是人民调解工作的灵魂①。人民调解不同于审判工作就在于它是将法律与情理相结合进行的说服工作。这就要求人民调解员不仅要具备优秀的口才,还要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实现人民调解员的专业化,还要发展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在基层人民司法机关或者基层人民法院对调解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日常案件培训的同时,还可以为社区人民调解员进行诸如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培训。面对一些心理层面和能力层面引起非思想层面的因素的纠纷,就需要采取一些专业的办法来解决,使之从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或较为敏感的社会问题转变为较为技术性的专业问题可以有效地消除产生矛盾和纠纷的深层原因。

五、结语

在我国,调解是解决民间纠纷常用的方式之一。经过法律化和制度化的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方式,在现今的发展社会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利用好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方式既符合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又可以切实为人民群众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和经济上的效益。

[注释]

①梅亚琴.基层社区人民调解的质量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2

[参考文献]

[1]刘江江.人民调解法治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2]张英.我省首个区县级综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西安成立[N].陕西日报,2014-12-19.

[3]周旋.人民调解制度运行状况[D].南昌大学,2014.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4-0131-02

作者简介:姚智(1995-),男,内蒙古乌海人,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2013级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人民调解西安市对策研究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基层社会治理视角下的人民调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