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葛海江 傅大帅
《C51语言实践》课程引导文式的教学项目开发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葛海江 傅大帅
摘要:本文分析《C51语言实践》课程引导文式教学方法的意义和设计原则,完成课程项目的设计开发,通过“简易交通灯”示例详细阐述引导文式教学项目的开发方法。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51语言 引导文 交通灯 项目化教学
传统的C51语言教学一般采取学生接受式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指导,学生倾听、观察、模仿。这种方法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习惯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实际教学中,我们初步探索在该课程教学中利用引导文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导文教学法是指借助于引导文这种教学文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的实质是指教师提供一个书面的以提问形式出现的任务,将教学内容、拓展信息用引导文的形式重新编排,形成学习手册,供自主学习使用。它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设疑、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独立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它具有很多优势:
1.易于激发学习兴趣。比起倾听和观察,学生更喜欢亲自动手去做,自己领悟规律,这样做更有成就感。
2.在做中学,领悟得比单纯记忆深刻,能力的提高更快。引导文教学法从具体行动这一感性认识介入,学生容易领悟其中的规律,易于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3.引导文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变化,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则变成旁观者和朋友提高教学有效性。
鉴于此,本文提出将《C51语言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13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引导文方式进行编写,教师设计项目引导文时需要认真分析学情,设计的引导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感到没兴趣,也不能过于拔高让学生茫然无序。引导问题应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回答上来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要保证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同时兼顾效率,倘若超时过多则可带领学生思考。
1.教学项目开发
引导文教学项目的设计遵循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的方式进行教学。《C51语言实践》课程设计开发出的十三个具体项目如下:3 路LED指示电路的控制,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绘制,3路及8路LED指示灯程序的控制,7段数码管的显示控制,LED开关灯控制,自动延时闪灯控制,一键多功能识别控制,电子秤数码显示控制,简单广告跑马灯,逻辑控制的信号指示灯,多门成绩动态数码显示,简易交通信号灯的设计和复杂数码显示的交通信号灯设计。
2.引导文项目开发方法
本文以“项目12:简易交通信号灯设计”为例进行详细的引导文项目设计开发,文中设计的简易交通信号灯是不带数码管显示的。
(1)引导文设计思路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实际进行独立思考。
交通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绿黄红三个指示灯。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上的交通指示灯颜色是否一致?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一共可以有几种组合,哪些组合是不存在的以及变化次序如何,最后完成下表。教学过程中,下表可先给出第一个绿红状态和亮灯时间,然后让每个小组学生完成后面的数据。
简易交通灯的工作过程状态表
(2)引导文主要设计思路二:通过简易交通灯的工作过程状态表写出程序流程,具体如下:
“东西绿,南北红”→“延迟10s” → “东西黄,南北红”→“延迟2s” → “东西红,南北红”→“延迟2s” → “东西红,南北绿”→“延迟10s”→“东西红,南北黄”→“延迟2s” → “东西红,南北红”→“延迟2s”。接着重新开始进入循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出第一个工作状态的流程,每个小组讨论后完成后面的内容。
(3)引导文主要设计思路三:通过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和单片机C语言编程软件Keil联合实现简易交通灯的功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出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示例程序,后面的程序内容让学生独立完成。
目前《C51语言实践》课程完成了13个引导文式的教学项目及相应的校本教材,现在已经应用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大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课程教学中,每届3个班级,受益学生人数约135人。引导文式教学方法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变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行积极思考的“引导文”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角色变成引导者或者辅助者。
《C51语言实践》课程采用“引导文”式的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思考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引导文”式编程实训,学生的C51语言编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承担该课程主讲教师的历届学生学评教成绩都为优秀,多次被评为学生满意教师。
参考文献:
[1]王 毓,石剑飞.基于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4
[2]薛尚青.引导文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
[3]李珍香,李永华.基于Proteus的智能交通灯设计与仿真实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5
(本文系2014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201426;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R452007)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