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峰,施定娥
(1. 陕西省山阳县人民医院,陕西 山阳 726400;2. 陕西省山阳县中医医院,陕西 山阳 726400)
身痛逐瘀汤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李满峰1,施定娥2
(1. 陕西省山阳县人民医院,陕西 山阳 726400;2. 陕西省山阳县中医医院,陕西 山阳 726400)
[摘要]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0例,患者均由同组医师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术后当天开始加用身痛逐瘀汤1剂/d,连续服用7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及DVT发生率。结果术后治疗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T、D-dimer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对预防下肢骨折围术期DVT形成有明显效果,其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身痛逐瘀汤;下肢骨折;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由于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的一种疾病,下肢骨科大手术为其发生的主要诱因,同时也是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DVT后果不尽相同,有的可以完全治愈而无任何后遗症;也有的因并发肺栓塞而死亡;更多的是由于瓣膜功能受损或是血管腔阻塞而导致DVT后综合征[1]。因此,对于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而言,寻求有效的预防DVT发生方法十分必要,其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观察了中药身痛逐瘀汤预防下肢骨折围手术期DVT形成的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山阳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均有明确外伤性下肢骨折史,包括新鲜股骨颈、股骨粗隆间、股骨干及胫腓骨骨折,且经X射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近期4周内未使用任何抗凝药物及影响血流变学药物;术前行下肢血管B超示无DVT形成;可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且符合手术适应证;年龄18~80岁;骨折至就诊时间<12 h;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理骨折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者;术前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或其他血管疾病者;术前行血液流变学、凝血时间等检查出现明显异常者;合并无法控制高血压、脑血管瘤、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有出血倾向患者;合并意识障碍或存在严重内科疾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纳入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50例,男113例,女137例;年龄21~78(51.2±8.4)岁;骨折类型包括股骨颈骨折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股骨干骨折93例,胫腓骨骨折53例;骨折至就诊时间2~11(5.6±2.1)h。对照组250例,男120例,女130例;年龄23~79(50.4±7.8)岁;骨折类型包括股骨颈骨折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股骨干骨折76例,胫腓骨骨折60例;骨折至就诊时间3~10(5.4±2.2)h。2组年龄、性别、病程、骨折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行切口暴露骨折后,清除骨折端软组织,直视下复位成功后,打入髓内钉或加压钢板螺钉行内固定。手术结束后采用石膏外固定,卧床2~3 d后即行功能锻炼,5~6周辅助下地行走,骨愈合后负重行走。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 4 100 IU,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身痛逐瘀汤,方药组成:桃仁、当归、川芎、五灵脂、秦艽、香附、羌活、川牛膝各10 g,红花、没药、地龙、炙甘草各6 g,每天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2组均连续治疗7 d。
1.3观察指标
1.3.1DVT发生情况DVT诊断标准[2]:①骨折术后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速;②下肢局部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侧肢体或全肢体肿胀,可存在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③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多普勒超声及静脉血流图检查阳性。
1.3.2凝血指标于治疗前、治疗7 d后分别测定凝血功能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
1.3.3血液流变学指标于治疗前、治疗7 d后分别测定2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稠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下肢DVT发生率比较术后治疗组发生下肢DVT 13例(5.2%),对照组发生49例(18.4%),治疗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凝血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各项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FIB、APTT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而PT、D-dim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比较±s)
2.3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高切、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2组红细胞压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3讨论
DVT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尤以左侧常见,轻者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E)[3]。据有关文献报道,外科大手术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术后DVT发生率约为32%,而尸检报告的发现率为35%~52%[4]。近年来,DVT以及其所导致PE发病率不断提高,已成为威胁生命及生存质量的一种疾病,因此,对手术尤其下肢手术患者作好预防工作十分必要。下肢手术易发DVT与手术创伤、应激、制动等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缓慢、瘀滞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等有关,此外还与患者年龄、肥胖、妊娠、吸烟、创伤程度、静脉血栓病史、浅静脉曲张、糖尿病、血凝机制异常以及手术时间、性质、麻醉方式、制动、脱水和感染等因素有关[5]。DVT多发生于术中和术后早期,但部分患者在出院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也可发病[6]。
现代医学对DVT的防治主要通过非药物及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前者多采用减少对血管内膜损伤、下肢锻炼、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脱水等方式,后者则常于术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拜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7]。尽管如此,下肢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DVT属于中医学“脉痹”“瘀血”“瘀血流注”等范畴,认为该病是由创伤、手术、妊娠、分娩、恶性肿瘤及因其他疾病长期卧床等因素,损伤气血、影响气血运行,气伤则血行不畅,气不畅则血行缓慢,以致瘀血阻于脉中。脉络滞塞不通,不通则痛;营血回流受阻,水浸外溢,聚而为湿,停滞于肌肤则肿。血瘀脉中,瘀久化热,故患肢温度升高[8]。总之,络脉血凝湿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血栓形成、血管壁黏连、纤维蛋白形成及沉积等发病机理相一致[9]。
身痛逐瘀汤为中医治疗瘀血引起疼痛的代表方剂,方中以大量活血化瘀药物为主,加用秦艽、羌活散风除湿、止痹痛,香附行气活血,地龙通络止痛,全方具有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臂腰腿等部位疼痛,这与中医认为的DVT病机颇为符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方中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五灵脂可缓解平滑肌痉挛;牛膝、香附、甘草可抗炎、镇痛;地龙解热、镇静、溶血;秦艽镇静、抗炎、抗过敏、抗组胺[10-13]。复方研究证实,该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促血液循环、解热、抗炎、镇痛等作用。这与现代医学应用药物溶栓、抗凝、祛聚、去纤、降黏和扩张血管等作用机制相一致[14-15]。
本研究结果证实,治疗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T、D-dimer水平及高、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液黏度均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下肢骨折手术后及时应用身痛逐瘀汤可有效提高抗凝、溶栓效果,可有效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延缓术后血栓形成,有效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为当前预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佳治疗方案,其既体现了现代医学对DVT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又结合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疗法,既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西医有效的治疗方法,又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整体治疗的优势,取长补短,提高了预防效果,降低了临床致残率,对改善下肢骨折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黎敏,何燕,沈碧玉. 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7):790-791
[2]孟庆才,郝福明.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14-216
[3]陈雪寒. 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8):38-40
[4]Abdel-Aziz H,Dunham CM,Malik RJ,et al. Timing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chemoprophylaxis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an evidence-based review[J]. Critical Care,2015,19(1):814-816
[5]曹永飞. 中西药联合治疗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7):926-928
[6]叶科.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多酚酸盐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2015,36(6):1060-1062
[7]樊雷. 2种机械方法预防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4):2701-2703
[8]梁伟春,邹运璇. 深静脉血栓(DVT)高危人群外伤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3):60-63
[9]张玥,于婷婷,刘政,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证型与黏附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3):215-216
[10] 陈靖,付彦君. 身痛逐淤汤活血化淤作用的实验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983-985
[11] 刘正鹏. 活血化瘀中药的主要药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9):171-173
[12] 佘甘树,林育愉,吴钉红. 中药抗凝血作用的网络药理学[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0(16):224-226
[13] 李顶. 联合应用身痛逐瘀汤和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0(14):2-3
[14] 时永臣,韩秋,秦玉荣,等. 身痛逐淤汤家兔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14,14(2):35-36
[15] 蒋雷鸣,樊效鸿. 身痛逐淤汤熏洗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防治的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5,4(23):27-29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23.019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23-2564-03
[收稿日期]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