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生物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6-08-10 19:55孙锦荣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生产生活

孙锦荣

编号:Q1(2016)5-01-01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生 生物素质 生产 生活

在农村,孩子眼中的生物不外乎几乎见怪不怪的身边的花花草草小狗小猫,殊不知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神秘又习以为常的些小事物,却是他们人生生产生活,创业,实现人生价值和振兴家乡经济的法宝。

经济高度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个地球俨然已是一个大家园的今天,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引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环境和资源并重的主流已成不争的事实。回归自然,深刻认识和利用自然也成了发展的根本,提高和丰富我们的生物素质也就变得必然。然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特别是马上面临就业、创业、承担家庭和农村经济振兴的初中学生生物素质如何,我们又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也是从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广大教师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现状一:从多年在同一地区从教的调查中初中升学率普遍在40%左右,这意味着一半的农村初中学生毕业或未毕业就得从事生产劳动。到了高中升学率在85%左右,又有2成的农村高中学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

现状二:初中阶段不能升学或辍学的农村学生,最终从事农村农业生产的人员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其中真正能充分利用初中所学生物学知识发家致富的几乎没有几个人。就他们大多数也只是遵循父辈的农事生产经验艰难度日,经济发展令人堪忧。

那么初中生物教学,该承担些什么,如何应对。这是值得我们从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师深思的课题。

首先,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我们不仅是要培养具有生物知识,正确认识环境,分清正视自我的人;更是要培养能尊重环境、资源并能适应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大量的人才。因此,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要立足结合当地的实际和经济发展,爱家,兴家,方能兴国。立足了实际,我们的讲解才不会空洞,我们学习的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知识也才能成为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挖掘和创造财富的金钥匙。改变初中农村学生学习生物学态度,改变那种我天天见没有什么可学的,就那么回事,没啥意义的习以为常,不当回事的意识。树立生物与我,与家庭,与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一种大爱精神,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将自身发展,家乡建设连成一体,增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我们要树立服务意识,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尊重生命,健康生活,学会生存”围绕着这个主题服务学生。“教育是一种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其意义在于创新”。有了服务的意识,我们才能以最大的热情和最纯真的姿态去面对学生,以充满睿智的头脑去创新教育教学。过分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教学,学生只会把知识学在书本上,而不会用来解决问题。

最后,怎样才能在平常的教学中把初中生物学知识转化成学生适应社会,懂得内化成自觉的生产生活能力。在讲清生命体的重要概念和活动规律的同时,要重视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和揭示生命现象,内化为自觉的生产和生活能力。初中生物教材中就有大量的内容,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较好的生活、生产技能的基础,我们就要充分的学会调动这些课程资源。如嫁接,是改良和育种的有效途径,在各地农村生产中有较重要的生产地位,就不仅要学生懂得其中的生物学原理,同时更重要的掌握技能,将这种技能运用于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创造财富,美化和丰富生活。生态农业,现代农庄等农村种养殖模式和提高生产能力的综合理念,不失为学生在农村创业的好思路,良途径,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去引导学生。

总之,农村初级中学在面对农村初中学生这个主体的生物教学中,要立足“三农”,重视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经验和实际生活,以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育教学,关注提高素质和能力训练,把知识学活用活,联系实际,注重宏观和微观的统一,服务生产,服务生活。

(作者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西镇初级中学 672500)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学生生产生活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国学教育应渗透于农村初中生的自主成长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