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霞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初中语文“一课三线”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具体方法,对“教、学、练”三条线索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互动 教学练
崔峦先生曾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学说流派层出不穷。语文课堂形式越来越多,喝彩声越来越多,但语文课堂的扎实性却不见好。因此我们应静下心来,在欣赏赞叹的同时,反思:“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课堂模式?”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做到真实、扎实、朴实,切实提高孩子们的语文能力。
一、什么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理念回归,实践跟进,语文课要怎样上,才能体现语文本义,提高课堂效益,提升师生课堂生命质量?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组带着这样的追寻,提出了“初中语文‘一课三线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我们的“535”语文课堂,5分钟课前温习,重在巩固和强化旧知;35分钟新知探究以新课导入、基础积累、整体感知、质疑探究、总结归纳和拓展延伸六个步骤为基本环节,分为“教、学、练”三条线索,重在激发与调动、质疑与探究、合作与交流、点拨与归纳。
“教、学、练”所涉及的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整合等最为核心的元素,三者是交融在一起的。以学定教,以学定练,以教带学,以练促学,教练结合。教授求精,学习求法,练习求变。
理清“教、学、练”三者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并协调好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练的内容、时机与时间,构建以真实、朴实、扎实为特色的“一课三线”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使语文课堂得以走向最优化。
二、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教与学”观念转变
为了实现教学模式的互动,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大胆放权于学生。教师应该逐渐做到从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从对结果的关注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从对个人独讲的关注转向对教学对话的关注。从关注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的量到更关注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状态,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更关注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关心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到同时强调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有效教学是教育精细化、个性化、效能化的需要,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起作用的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学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智商较高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都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对这一类学生,可以让他们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 促使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而智商稍低的学生,让他们掌握好基础,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习题。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优生的培养,而且更应该关心中差生,在课堂上多给予表扬与肯定,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赞美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三、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
如前所述,我们提出的“初中语文‘一课三线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分为“教、学、练”三步,以学定教,以学定练,以教带学,以练促学,教练结合。
一堂课40分钟,最初5分钟是新课内容前的复习,温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强化旧知。温习方式多种多样,如默写诗歌、听写基础字词,或是小练习。
35分钟新知探究从“新课导入、基础积累、整体感知、质疑探究、总结归纳和拓展延伸”六个步骤进行层层深入。导入是为了激起孩子的兴趣,引起共鸣;基础知识包括字词的音形义、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绍;整体感知是对一篇文章的整体把握;接着是对文章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再是对文章各方面知识点的一个总结;最后是类似文章或知识点的延伸学习。在这35中的主要环节中,“教、学、练”仍然贯穿其中,三者是交融在一起的。
四、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理念层面的构想与界定,对我们教师来说能接受但难操作及自我监控。于是我们用“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表”来搭建理念具化为行为的桥梁。用评价表做导引,一方面使教师对语文课堂有更为具体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评价表评估,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明晰差距及后续跟进方向。
五、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此为智力方面的素养;二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此为非智力方面的素养。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能有教师的适当教授与点拨,那么就会事半功倍。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这一环节,教师应在把握整篇文章的前提下,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自主、分析、探究式语文新课标的精髓。它要求教师一改过去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采用“讨论与交流”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互动式探究教学中,创设出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境后,必须根据创设的情境确定问题。问题是互动式探究教学的动力和起点,而问题设计是关键。首先,教师必须把学生要学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即用于开展教学的问题必须与创设的情境紧密相关。其次,教师的教要针对学生有疑难的地方设问。再次,教师在教时,不要拘泥于“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这样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要不断变换方式:齐答、轮流回答、重复回答、跳答等等。这样才能使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其中。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在这里的内涵十分丰富,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就是教师不能直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悟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让学生自己去对文本思索、感悟,得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所以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思考和自主探索,而不是消极地接受。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而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是无法替代的,也不是教师的教授能达到的。所以语文教学不应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或滔滔不绝的演讲,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强调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依据文本,凭借自己的阅历和经验,通过自读自悟去发现、探索,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积极讨论,锻炼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在必要时再适时点拨,让学生积极体验独立探索活动的成功喜悦。这不仅充分展现和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培养了自信心,而且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
3.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三线”互动式课堂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积极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师生在情感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学生可能并不能把所掌握的知识活学活用,此时假如适当方式的“练”,就能让学生的知识达到巩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探究“一课三线”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地安排“教、学、练”的内容,分配时间,是我们对学生课堂生命质量的尊重;探究“一课三线”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时轻松自如,收放有度,体验课堂教学带来的愉悦,是我们对教师课堂生命质量的尊重。探究“一课三线”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师生在课堂上轻舞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