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珂
环境治理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南方周末》在这类问题上从来都是站在环保一方,大力支持环境治理。“临沂治霾选择题”的报道实质上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站在特定的维度去重新审视这个事件本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另一重社会问题。
确定选题的过程很简单:编辑把这个选题交给了我,拿到之后一看是很典型的题材,当时恰逢新的环境监管机制出台,多个市长被约谈,抱着借这件事映射一下全国的环境监管机制中存在问题的想法,着手开始准备采访。
首先是打电话给爆料人,了解目前大致的事态发展情况,之后大量地补课,翻阅的电子资料如果摞起来都有很厚的一沓。之前虽然有类似的报道经历,但毕竟不是专业的环保记者,而且新闻跟其他行业不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因为和你打交道的是人,而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把握的东西,这就导致了采访存在很大的变数。作为记者,就要时刻为你的报道做足功课,否则采访中的变数会分分钟打断你的思路。还好《南方周末》对于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报道一向热衷,以前的一些资料多少能用得到。
因为涉及敏感话题,信息源突破是个难点,为了推进采访,我们也先后找了一些人,我先是选择了比较好下手的一方,作为企业方面,首先他们大多数在这次整改中遭受损失,工厂停工,工人大量失业,他们比谁都急切地盼望早日开工。加之我们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暗访,这样既不会给企业造成什么压力,也免除了很多麻烦,还能收集到许多不被注意的关键信息。起初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于涉及敏感话题的访问都三缄其口,“没法说,请你理解,除非我们企业不想在这干了。”还好,了解到我们的意图之后还是相对积极地配合了我们的采访。
前期的过程进行得还算顺利,进入后期,开始和相关政府部门打交道,问题便来了。我首先给环保局长打了电话,对方听到我们的采访方向后二话没说,留下一句“请联系宣传科”,便挂断了电话,对此我表示理解,因为这次的采访涉及社会敏感问题,很可能触碰到当地环境治理政策的导向,他们不愿多说也实属正常。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我们再三解释了我们的初衷——《南方周末》只是为了了解事实真相,而没有他们官方的态度和确认,这篇新闻很可能失去报道价值,也不一定能够发表。之后经过我们的多方周旋,终于,环保局做出了回应,一些信息的盲点也得到了官方的填补。对于记者来说,这是个艰难的博弈过程,但最终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已经算得上差强人意了。新闻就是这样,你必须想尽办法去达成采访目的,记者的犹豫和退怯很可能造成关键信息的流逝和报道方向的不全面。
报道发表之后很快便有了反馈,环保系统从高层到地方对此反应十分激烈,甚至还为此专门出了文章进行变相反驳。《南方周末》方面于是邀请了一些业内专家连续两天对这些言论进行了回应。关于如何看待这些争议,所谓真理不辨不明,我个人认为这是件好事,一方面,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工作有了成效,能够引发一场深刻的讨论和思考,另一方面,只有引起重视,才能群策群力,汇集更多人的智慧去积极面对、解决事情。再者,争议本就是报道的主题。如果一味歌功颂德,那就与媒体的属性相背离了。媒体本来就是担任一种查漏补缺的使命,应该站在团体的角度,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待问题,监督不是我们的目的,批评也不是目的,整个社会像一艘前行的巨轮,在行进的过程中,很可能有一些礁石,而媒体则是一座瞭望塔,在看到远方的暗礁时及时作出提醒和预警,帮助政府更好地查漏补缺,更全面、有效地推进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
虽然事前有所预测,但坦白说,报道的成效还是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媒体平衡性的报道,对于大局上的推进其实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与我们一贯秉持的立场并不矛盾,而其成果从环保厅到地方的重视程度就可以看出来,正是因为我们触碰到了敏感话题的核心,真实地把问题抛给社会,才能引发足够的关注,才能梳理出一条更好的道路。这是这篇报道的核心价值,对于我来说,是新闻生涯的一次新的尝试,能获得肯定,我很感激。
很高兴能借助《中国周刊》这个平台来谈谈我理解的记者精神:独立、理性、客观,公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回避争议的同时,不要把自己变成争议的本身。不要触碰底线,也不要挑战底线。还有,最重要的,不要碰钱,不要迷失了本心,媒体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安贫乐道,安贫不需要解释,这里的“道”就需要自己去好好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