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云
[摘 要] 阅读理解是以语篇为基础获取信息的交互活动,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这对学生在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并获得有效的阅读技能一直以来受到初中英语教师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阅读教学的反思及教学策略的探索,结合课堂教学实例,论证了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进行阅读策略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反思 教学策略
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在八年级(下)的教材中每单元新增加了一篇阅读文章,刚接触新目标教材的我突然发现原有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起作用了!而且学生在课堂上也变得沉默了许多!究其原因——听不懂,甚至于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此外,阅读理解题难度有所加大,学生面对阅读理解题也都以押宝为主,特别是推理、归纳和词义释义等方面的题目得分率相对更低。而《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了分级定位和明确要求:初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初中英语学业考试遵循课标要求,阅读理解中的文章将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这对学生在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阅读策略是实现这一课程任务的必然途径。面对现状,笔者心急如焚,立刻对教学进行反思。
一、导致阅读教学困难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阅读教学困难这种状况?
(一)语篇量上升
与以往教材的阅读内容相比,Go for it! 教材的阅读文章中句子的结构更为复杂,句子长度增加,词汇密度也加大。 尽管七年级的时候学生也有接触阅读文章,但是本册教材的语篇变量还是让他们感到了不适应。因为不仅每单元阅读量大(至少有两篇阅读材料),阅读文章长(阅读文章一般都有300左右的单词)而且都有大量的新词和新语法出现。几乎每单元的阅读文章中都含有复合句,如:宾语从句、定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等;或语篇中含有虚拟语气、被动语态、完成时态等语法现象。这些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把握语言材料整体框架的能力、理解作者观点和段落寓意的技巧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抽象思维能力有限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缺乏语篇建构意识,对语篇提供的信息缺乏进行系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当语篇变量对学生提出高要求时,大多数学生还未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对事物的分析、归纳、推理、演绎能力都还未形成,没有认识到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的角色是主动的,还处于一个过渡适应阶段。更有学生对突然加大的阅读材料有畏惧心理,使之从一开始就处于害怕和无趣的被动局面。
(三)阅读习惯不正确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不能正确处理生词和合理支配阅读时间的问题。阅读速度较慢,心译和逐字翻译现象较普遍。而新教材词汇量大,不允许也不可能一遇生词就翻词典。学生在初始接触阅读材料时,往往易被一个或几个生字词影响自己的阅读和阅读速度,学生若滥用字典就会打乱阅读时的良好心境,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畏难情绪,难以体验阅读的乐趣。
(四)教学方法太传统
在以往的阅读课上多采用传统教法:
1. 快读-----提几个问题,把握大概意思;
2. 细读-----提更多问题,或做些True or False题,以检查学生是否把握细节;
3. 再读-----提深层问题,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
4. 再讲语言点------划短语,进行句法和语法分析,给出例句,翻译难句;
5. 最后听读课文。
6. 作业:抄写词组、朗读、背诵课文。
因此,学生习惯围绕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教师提供给学生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时间很少,没有给学生自我思维的空间,学生学得既辛苦又糊涂,教师无意识地剥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在过去注重语法结构的考试中可以使学生获得骄人成绩,但我们使用Go for it!后很快发现:如果用这种教法,先不说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就是简单的教学任务都无法顺利完成,更谈不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五)阅读的兴趣动力不足
阅读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我们的学生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使阅读成为消极、被动的行为。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和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很有关系。之所以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我们经常在孩子们阅读之后向他们提问,但是却很少向他们示范回答这些问题的理解策略。简而言之,我们教师把太过频繁的任务布置和提问与教学混淆了。”(大卫·努南,1998),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构建语篇意识,发展语篇图式,像语文课文一样让学生清楚文章的线索、语篇的框架,这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质量。同时要精心处理阅读材料,并根据阅读材料的主旨、行文逻辑、作者态度等设计适当的问题、提纲或图表等,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找主题句、理解主旨及文脉逻辑,从而构建语篇图式,提高阅读质量。
二、阅读理解行为的构成因素
什么是阅读?阅读的目标是什么?
(一)阅读是一个读者通过结合语篇信息及自身背景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阅读的目标是理解。(David Nunan)
学生能阅读语篇却只能理解其表面意思,但理解(即欣赏与理解文章、把握作者意图)才是最终目标。如果缺乏理解,要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和知识是不可能的。
语篇、读者、流利性和策略四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阅读行为。意义的理解不只取决于读者和语篇,我们教师在阅读理解教学中的角色是确保在阅读之前学生主动参与,在阅读时利用这些策略和技巧,以及试图通过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把自己的经验运用到文章理解中来。endprint
有些老师认为,阅读理解只不过是通过提问来确定学生对故事的理解。通常,我们对那些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取得了进步而感到满意,而对于那些不能完整回答问题或者不能真正理解文章意思的学生,我们教师会通过给他们暗示重要信息或者额外问题来给出答案或提示答案,但这是不够的。莎朗· 沃恩认为,确保学生理解能力提高的最好办法是直接而清楚地教他们阅读策略,并鼓励学生将策略转化为阅读技能。这应该被视作阅读课上首要考虑的问题,而这恰恰是我们传统阅读教学法中所忽视的问题!
(二)理解是建构课文的积极过程,它包括利用经验知识、理解词汇以及把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关联起来。
阅读理解包括:
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文章中。
设定预定目标,确保目标与文章是一致的。
在阅读中和阅读后利用策略和技巧建构意义。
调控各种阅读学习策略。
把握作者意图。
分辨事实和观点。
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达到如此重要的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兴趣和能力?
三、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一)采用新的备课模式
关注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监控学生的理解,教给学生有助理解课文的策略。以下是Unit 4,Grade 8 B,GO FOR IT为例体现这一原则的新阅读课备课模式:
(二)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按理解的目的,阅读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直接的。这类文章几乎不需要读者的背景知识,文章陈述清晰,因此学生查阅文章就能读懂意思。
间接的。这类文章中的各部分不相关联,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来集合大意。
含蓄的。这类文章间接陈述信息,要求读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阅读信息来作出推断。
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模式:
Pre-reading 阅读前导,激活阅读背景
While-reading 阅读监控,训练有效阅读策略
Post-reading 阅读后续,提升主题、训练迁移能力
1.阅读前
格拉夫斯·玖尔建议,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应完成以下事情:
教学生设定阅读目标;
当学生阅读时提供一些激励他们参与的问题和相关信息;
把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经历与阅读内容联系起来;
提前传授关键词汇和概念;
教学生文章的特点以及怎样利用其特点来理解所阅读的内容。
在阅读前导中,激活阅读背景很重要。它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形式等充满好奇心,有急于获得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强烈欲望;能正确而迅速地感知阅读材料,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捕捉到材料中所负载的信息,并对之进行筛选,摘取其有用的信息;在阅读时学生思维活跃,能深刻领悟并准确把握阅读内容。学生将以各种思维形式参与到阅读中,为阅读服务。
(1)确定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观点或问题,把学生的经历和知识与文章中的主题联系起来。
在讲授过程中我感觉每个环节中只有从学生兴趣入手、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交流和合作,才能做到“为用而学、在学中用、学以致用”,真正使课堂活动交际化。如在教学Go for it!九年级Unit 3中的阅读文章“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 ?”前,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以下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home ? What rules do you think a teenager should obey? Are you allowed to make your own decision? Why or why not? 因为与学生的直觉经验相关,学生会有很多观点,有话可说。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融图画、声音、文字于一体, 以声、光、色的直觉效应强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 使学生的阅读从抽象向形象转化, 使阅读的过程成为游戏和欣赏的过程, 从而提高了他们对阅读课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等,通过提问或讨论介绍阅读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任务,讲解必要词汇。
例如在教学Go for it!九年级Unit 2中的阅读文章“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时,我让学生根据插图和标题预测:What might be talked about in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What? Why? How?---
并且让学生们一起分享预测,让其他学生给出反馈,“Do you agree with his prediction? Why?”
又如,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3 中的阅读文章“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时, 由于学生对Martin Luther King 这一人物陌生,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预测:
Please guess: The man may be _____.(a sportsman? a musician? a political leader?)endprint
之后再介绍人物背景,Martin Luther King is a famous leader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 He won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64. He gave a speech “I have a dream” on August 28, 1963.并播放他的一段精彩演讲视频给学生看,这样不仅自然引出这课所要掌握的重要的词汇,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知识背景。
(3)利用故事网络,创设头脑风暴,指导学生有目的阅读。
例如在教学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中的阅读文章“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时,鼓励学生根据标题会联想到什么,填在相应的图表中,看看阅读时是否能找到答案。再问学生是否还想知道与标题有关的其他问题,如 What is the equipment used for? 看着图片和标题或段落首句、尾句继续预测文章,让学生根据他们所联想到的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在阅读时,当学生找到答案时,在故事网络中写下答案。
在使用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Before You Read中的lead-in task,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开展思路,设计有意义的、适合交际的活动,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适当的铺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阅读中
莎朗· 沃恩认为,为确保学生在阅读中都能积极参与,尽可能去理解课文,教师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一些要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从课文中做出推论。当学生遇到生词时,要示范学生如何根据上下文去理解;让学生肯定或否定或扩展阅读前发生的预测和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可以教学生使用那些优秀的、成熟的理解者所使用的理解策略。而且,当他们学会这些策略时,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得到提高。在阅读中,教师要进行阅读监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行为。因此,在学生阅读文章时,应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任务,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提高他们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Go for it!教材Section B 3a都有一篇各种不同主题题材的阅读文章。每单元Self-check后都有一篇策略指导性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的阅读学习策略大致归纳如下:
①预测(Prediction)根据标题、图片等来预测文章内容。
②学会用字典来学习生词(How to use a learners dictionary to help read.)。
③找主题句(topic sentence)。文章标题和主题句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文章,也可以通过4W+1H来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④快读( Skimming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主题。
⑤略读(Scanning )。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辩认的过程,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填表格、回答问题、排列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等活动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程度。
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Guessing words)或句意。
⑦阅读后,摘录文中所了解到的重要信息,重写文章,以便更好地回忆文章大意(Summary)。
⑧利用心智图或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将进入大脑的资料制作成一幅心智图。它能提升学生的思考技巧,大幅增进学生的记忆力、组织力和创造力。
Go for it!教材所涉及的阅读体裁广泛,题材新颖,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为一体,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由于学生的时间、精力和阅历有限,在限时的阅读教学中,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对提高阅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以上文提到的部分阅读策略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
(1)预测策略
编故事:给学生一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去编故事。其它如日记、周记、看图作文等我们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只要处理得当也是会让学生感兴趣的。就比如说看图作文,在考试中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我们的现行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简洁明了的插图,这本身就是比较生动的看图作文示例。一般情况下,一看pictures就知道课文大概讲述些什么了。有的时候在上课文之前,我们让学生先不看课文,给三到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们根据插图自己来预测课文。这样,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学生会更认真仔细地听,看自己观察得对不对。当然了,我们不可能每篇作文都让学生以这种方式去写,只是通过这种趣味作文的方式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告诉他们:用英语写作文并不难,只要肯动脑筋,只要你想写,可写的内容很多。以下是我用于训练学生预测阅读策略的案例,Exercise 1用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预测,同时不断验证、修正自己的预测;Exercise 2来自于旧教材的一篇阅读课,要求大家利用想象续写结尾,发展发散性思维进而锻炼大家的预测能力。
Exercise 1
Specific aims: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make predictions and guesses when reading a text.
Skills involved: Predicting
A son to be proud of
Last week, Rams wife had an accident. Rams youngest child, Yusof, was at home when it happened. He was playing with his new toy car.endprint
Ram had given it to him the week before, for his third birthday. Suddenly, Yusof heard his mother calling “Help! Help!”
He ran to the kitchen. His mother had burned herself with some hot cooking oil.
Exercise 2
Specific aims: To give the students an unfinished passage and ask them to propose an ending.
Skills involved: Predicting
Vince, a 54-year-old bank clerk, lived in an old apartment in the city of Toronto. He liked living there. It was usually very quiet, and he could see the park from his window. There was only one problem: the young man upstairs, who was called Hector.
Hector worked in a coffee bar as a waiter. Every night, he came back home late. He always took off his shoes and threw them on the floor as soon as he arrived home. Then he began to have a dancing lesson following the video, which usually lasted forty minutes.
After that, he took the shower and he never stopped singing loudly in the bathroom. Although no one could stand his music. Hector really enjoyed it.
During that time, poor Vince was trying to sleep. But every night he heard the noise upstairs and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sleep. He was rather angry with the young man upstairs.
One day, Vince decided to talk to Hector. He went upstairs and knocked at the door. The young man opened it. With a smile, Vince said, “I'm sorry to trouble you.” Hector, “What is it?” asked the young man, Vince said, “well...”
阅读了这篇故事后,请同学们编写这个英语故事的结尾。
(2)猜测词义
学生阅读的是语篇,不是单词和单句,要通篇理解全文,不必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对于不认识的生词应从上下文中猜测或推测词义。猜词义就是利用上下文的同义关系猜测词义,利用上下文中的反义关系猜测词义,或者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猜测词义以及利用语法知识、构词法知识等猜词。例如,通过解释或说明猜测词义:
A hobby is something you enjoy doing. A hobby is not a job or a school subject. It's not something you need to do. It's just something you like to do. It's fun!
这一段中作者对什么是hobby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由此可以猜出它的词义就是“爱好”。
又如,通过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猜测词义:
Mary is my friend. She is very friendly to me. In 2000 she left here for Shenzhen. She has been away for three years.
借助构词法我们可以从friend知道friendly的词义,通过“她2000年‘离开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出has been away的确切含义。
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词的时候,总是很急躁,甚至于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当然想知道单词的确切意义,必须查阅词典,可是要通篇理解全文,往往不必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要让学生明白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思考和推测的过程。
(3)从段落中找主题句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主题句,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的。据统计,大约80%的主题句位于段落的句首,其他大约20%不到是句尾,但也有时候是句子之间。
例如,Go for it!八下Unit 2中的阅读文章“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endprint
先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Is life for Cathy Taylors children very busy?
Are many American and British parents like The Taylors?
Do most children take part in after-school clubs?
Does Dr Alice Green agree with Linda Miller?
学生们很快给出了答案,我满脸惊奇地问:Why did you get the answers so quickly?
学生们自豪地回答:“We only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听到这些,欣喜之余和学生一起总结阅读策略:
之后,立刻让学生找出文章的main idea。再用课外的两段文章让学生找主题句,加以策略巩固。
Can you choose the best topic sentence?
A. Americans takes good care of their pets.
B. Why do Americans enjoy having pets?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ny people like to feed their pets with pet food. They often take their pets to go to the vests to look after their health. They dress them in fashionable clothes and take the pets with them on vacation. They even buy birthday presents for them.
A. American young people like to try anything.
B. Playing with new toys is very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any sports were first invented and became popular in the US, such as surfing and water-skiing. Because they are exciting for young people.
(4)关注提问技巧
本人曾经对自己任教班级一堂英语课就提问的类型、提问方式和解决方式作了回顾和记录,反馈如下:
回忆性问题即利用所谓的事实性问题(facts questions)让学生追忆所学过的基本内容。这类问题主要用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是否记住了。分析性问题则要求学生重新组织所提供的材料,找出根据,指出原因等。综合性提问要求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评价性提问顾名思义是让学生阐述观点,评判价值,提出原因。根据认知水平,前两者是低层次的提问,而后三者是高层次的,因为它们往往具有启发性、拓展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往往不具备唯一正确的答案,属于开放性问题。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往往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诸多事物的认识能力。我惊喜地发现,这种开放性的提问完全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他们的回答既包含了阅读课文提供的信息,又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同时在回答过程中他们不拘泥于课本,用了更为丰富的语言形式。可以说,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输出量相当于6个甚至更多的回忆性或理解性问题的输出量。 阅读的最后阶段要多提综合性或评价性问题, 阅读材料与社会实际的结合使学生热情高涨,思潮澎湃,可见,高层次的提问不仅能促进学生目的语的输出,还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提高。
有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作者意图的把握,在学生自主思考后再给出选项或答案以检测学生对文章推理是否正确。
(5)巧用心智图法或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思考技巧
英国著名学者Tony Buzan提出了Mind Mapping(心智图或思维导图)理论。Mind Mapping是一种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它不仅能使课文结构化,并能把课文的内容以“主题?—— 框架 ——细节”的方式在脑中呈现。这种方法将数据依据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以及应用更系统,增加大脑的运作效率。它能提升学生的思考技巧,大幅增进学生的记忆力、组织力和创造力。
以Go for it!九年级Unit9 中的阅读“Who invented tea?”为例,可以尝试用Mind Mapping理念开展阅读前的brainstorming。这一课时主要是讲茶的发明,导入时,在黑板上醒目地写出本课时的新单词“beverage”, 采用快速抢答的方式,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饮料有哪些。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反应积极,很快在“beverage”的外围出现了许多单词。之后让学生说说最喜欢的饮料以及理由。同时把这些理由画在各种饮料的旁边,构成另一个旁支,这样就构成了一幅头脑风暴图,如下:
图三:beverage头脑风暴图
接着导出饮料——茶,问学生:“Do you know how tea was invented?”学生们都想知道答案,对阅读充满期待。这样一来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力。
然后让学生通过fast reading(快速阅读),找出要从哪几方面去了解茶叶的历史,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如下:endprint
Tea : What is tea ? When was it invented ?
Who invented tea ? Where was it invented ?
How was it invented ? Where is tea planted ?
Why is it so popular in the world ?
最后,学生用Scanning(扫读或查阅)找出上面问题的答案。然后,学生再仔细阅读课文,深层理解课文底层结构。合作讨论后得出tea思维导图。如下:
通过Mind Mapping理论指导阅读课,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心智图法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能有效优化阅读教学。
3.阅读后
阅读后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自我巩固
阅读后是一个围绕阅读材料深化巩固知识的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口头、笔头练习进行知识的内化、迁移,从而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后续活动的设计,可以很好的检测出前两个教学步骤的教学效果,能了解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程度以及阅读策略的掌握程度,
Go for it!九年级教材reading部分,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后续活动的设计可以以巩固学生听、说、读、写技能为主,也可以从学生的情感教育等方面入手,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下面以从阅读到说的技能巩固为例:
Section A 中短篇幅的阅读文章,蕴含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因而把说的活动放在了读之后。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语言输入和内容信息后,语言输出时才有话可说。说的活动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阅读后续活动设计可以有以下几种:
(1)角色扮演
Go for it! 九年级教材Section A中的阅读文章后面都有Pair work(Role play)这个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进行交际。角色扮演给学生提供了各种运用第二语言的情境,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且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和创造,秀出他们的表演。
例如 九年级Unit1 Section A 3a阅读文章How do you learn best? 这篇课文主要是介绍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对这些方法的看法。在阅读后,我们可以采用pair work这个活动,一个学生扮演小记者,另一个学生扮演被采访的同学,用本单元所学的重点句型进行对话,巩固文章的内容。
A: Im doing a survey about learning English.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B: Sure.
A: Great! Whats your name?
B: Wei Ming.
A: And 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Wei Ming?
B: I learn English by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又如 九年级Unit12 Section B 3a是一封e-mail,是Wang Kun写给Laura的,讲述他在法国学习的一些情况并介绍法国的餐桌礼仪。我们同样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这个活动,一个同学扮演Laura,另一个同学扮演Laura母亲。对话的内容就是Laura收到朋友的来信之后把信的内容说给母亲听,母亲也可以向Laura提问信中都讲了什么。
A: Hi,mom! I received an e-mail from my friend Wang Kun. She is studying in France now.
B: How has her French improved?
A: Her French has improved quickly and she is very comfortable speaking French now.
B: What is her biggest challenge now?
A: …
这样的后续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贴近生活,又能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把无声的篇章转化成有声的对话。
(2)拓展讨论
阅读后进行拓展型讨论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及运用已学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阅读后是选择讨论的最佳时机,既可以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老师要加强组织调控、及时并恰当地反馈评价。
例如Go for it! 九年级Unit3 reading: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
在阅读后,大家了解了Liu Yu和他父母亲之间的问题,我让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Liu Yu是不是应该自己来做决定,为什么?他们可以用文章中的语言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复述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内容复述出来,是阅读后进行口语训练的常用方法。采取关键词提示或问题串联的形式,以降低活动难度。比如八年级下册Unit4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这篇文章是介绍一个志愿者去山区支教经历。在阅读后,可以让学生简单复述文章的大意,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提示文章的框架和关键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