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参胃炎汤为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6-08-10 03:38
陕西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肝胃糜烂性胃脘

张 艳

西安市中医医院 (西安 710021)



三参胃炎汤为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张艳

西安市中医医院 (西安 710021)

摘要目的:探讨在证属肝胃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中,三参胃炎汤联合针刺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证属胃郁热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三参胃炎汤治疗,治疗组接受三参胃炎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结果:28d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主要症状、单核细胞浸润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参胃炎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的改善证属肝胃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状况。

主题词 胃炎/中医药疗法针刺疗法 @三参胃炎汤 胃镜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所诱发的,以胃部疼痛、腹胀及反酸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1-2]。近年来临床观察显示,在本病的治疗中,中医治疗具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3-4]。而本研究将证属肝肾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作为观察对象,以分析联合三参胃炎汤及针刺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将86例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证属肝胃郁热型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以接受三参胃炎汤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三参胃炎汤联合针刺治疗者为治疗组。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3~60岁,平均46.12±10.33岁;病程2~8年,平均5.32±1.63年;幽门螺旋杆菌(+)者38例。治疗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2~63岁,平均46.35±11.06岁;病程2~9年,平均5.57±1.31年;幽门螺旋杆菌(+)者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幽门螺旋杆菌(+)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入选标准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且符合慢性糜烂性胃炎的诊断标准[2];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肝胃郁热型)的诊断标准[5]; 2周内未接受药物治疗; 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三参胃炎汤治疗,三参胃炎汤主方:党参、丹参各20g,三七、柴胡、川楝子各10g,蒲公英30g,红花、延胡索、白及、黄连、乌药及砂仁各15g,吴茱萸5g。以胃痛明显者,加香附、郁金、荔枝核各10g;以腹胀明显者,加木香、苏木各10g;以嘈杂明显者,加石膏、栀子各10g;以嗳气明显者,加陈皮、枳实、佛手各10g。治疗组接受三参胃炎汤联合针刺治疗,三参胃炎汤及西药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主穴为中脘、气海及关元;以胃痛明显者,加天枢、外陵;以腹胀明显者,加下脘、上风湿点;以嘈杂明显者,加太冲、曲泉;以嗳气明显者,加足三里、太溪。进针后均给予平补平泻法行针,得气后留针30min,针刺治疗1d1次,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8d。

疗效标准分别于入组时及治疗28d后,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胃痛、腹胀、嗳气三项主要症状进行评分,0分为无症状,1分为症状轻微且不影响日常生活,2分为症状较重但可耐受,3分为症状重无法耐受;并分别进行胃镜检查,留取局部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单核细胞浸润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进行评价,以正常为0分,以轻度异常为1分,以中度异常为2分,以重度异常为3分。对比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黏膜变化情况。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临床症状消失且胃镜检查正常者为治愈,以临床症状缓解,胃镜检查好转者为好转,以未达到以上治疗标准者为未愈。以治愈率及好转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此外,对比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治疗结果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28d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胃镜下黏膜情况分析28d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单核细胞浸润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注:28d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比较,▲P<0.05

表2 胃镜下黏膜情况分析

注:△28d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比较,P<0.05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对照组出现腹泻3例,局部出血1例,晕针2例;治疗组出现腹泻5例,局部出血3例,晕针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因胃痛、腹胀及嗳气等临床症状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因此此病当属中医学“胃脘痛”的临床范畴。目前中医学可将本病分为“肝胃郁热”、“寒邪犯胃”、“食滞肠胃” 及“瘀阻胃络”等多种临床类型[6-9]。

三参胃炎汤并非临床经典方剂,其是通过总结常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后所总结出的经验方。在其方剂组成中,以党参、丹参及三七三种药物为君药,其中党参具健脾益气之功,丹参具活血祛瘀之效,三七具活血化瘀之效,三药合用可达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之效;同时以柴胡、蒲公英、红花、黄连及白及和为臣药,柴胡可疏肝解郁,蒲公英可清热解毒,黄连可清热解毒,三药合用可达通肝理气,清热泻火之效,红花可活血化瘀,白及可止血消肿止痛,两药合而为用,可助活血祛瘀,消肿生肌之效;并以川楝子、延胡索、乌药、砂仁及吴茱萸为佐使之药,川楝子可疏肝理气,延胡索、乌药及砂仁均可理气止痛,吴茱萸则具养胃和胃之功,可佐使君臣两药达疏肝理气养胃之效。全方诸药合用则可达调肝和胃、活血生肌之效。而近年来临床应用中同样显示,在肝胃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中三参胃炎汤具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0]。

针刺治疗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其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局部穴位进行刺激,达到调节经络气血的作用。目前,在多种疾病的基础及临床观察中,针刺治疗均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11-13]。而本研究为提高肝胃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将针刺治疗应用其中,结果显示,在慢性糜烂性胃炎证属肝胃郁热型的治疗中,联合三参胃炎汤及针刺治疗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镜下黏膜损伤情况。本研究所应用的针刺治疗中,主穴分别为中脘、气海及关元三穴,三穴均属任脉穴位,其中中脘为胃经募穴,具调理脾胃,化湿降逆之效;气海,具益气助阳、调经固经之效,关元为小肠募穴,具培补元气之效,两穴均为“调节气机”的重点穴位。三穴合用,可达通达气机,调脾益胃之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5-16.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3,18(1):24-36.

[3] 王子平.胃宁康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8):958-959.

[4] 冯青青,王浈,彭秋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某部军人隆起型糜烂性胃炎45例[J].东南国防医药,2014,11(2):160-16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9-10.

[6] 陈顺利.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1003.

[7] 皮大鸿,潘东洪.中药拔罐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4,33(29):3658-3659.

[8] 张安富,兰小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965.

[9] 王宏,郑红,欧秀华,等.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3,(11):1377-1379.

[10]晋相林.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6):740-741.

[11]王辉,何娅,陈松盛,等.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 Nogo-A 、NgR 表达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2):147-150.

[12]周景辉,吴耀持,谢艳艳,等.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及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35(28):5255-5260.

[13] 周萍,胡红,曾志华,等.补肾壮骨汤联合针灸及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2):3663-3665.

(收稿2016-03-11;修回2016-04-19)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8.010

猜你喜欢
肝胃糜烂性胃脘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甘爱萍运用欣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木蝴蝶
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