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冰, 赵瑞君, 张桂敏, 彭晓侠, 李晓芬
中医中药
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配合针灸心理干预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研究
赵 冰1, 赵瑞君2, 张桂敏2, 彭晓侠2, 李晓芬2
(1.河北省承德县医院, 河北 承德县 067400 2.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 河北 承德县 067400)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及患者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更年期kupperman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等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更年期kupperman评分、SAS和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是一种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 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 针 灸
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找到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想方案,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86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及患者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8例,年龄在42~56岁,平均年龄为49.6 ±10.1岁;病程为10~38个月,平均病程为17.7±6.6个月。对照组38例,年龄在43~55岁,平均年龄为48.9±9.8岁;病程为11~40个月,平均病程为18.0±7. 1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单相抑郁诊断标准:SDS量表评分>43分;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③参照Kupperman指数评定标准:症状评分≥13分。④年龄42~56岁。⑤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符合中医“肝气郁结症”诊断标准:具备主症忧郁不畅、喜悲伤欲哭、善太息、月经不调、烦热汗出等三项及以上或兼症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失眠多梦、身痛无定处、健忘、眩晕耳鸣、坐卧不安等两项及以上。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分裂症、抑郁性神经症及继发性抑郁者;②患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疾病等合并症及妇科恶性肿瘤者。③不符合纳入标准或不愿意配合者;④近6个月用过激素类药物或能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药物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给予饮食指导,西药治疗等。研究组增加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疗法。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由我院药剂科自拟,药物为:柴胡6g,香附10g,山药20g,广郁金10g,白蒺藜10g,川芎10g,路路通10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黄芪15g及人参10g,用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持续60d。针灸具体操作如下:选择百会、印堂、涌泉、神庭、中脘、三阴交(双)、内关(双)、太冲(双)等穴位,使用0.25×40mm毫针针刺,留针30min,起针后用艾条在涌泉穴施以雀啄灸15min,1次/d,持续60d。另外,辅以心理干预治疗:2 次/周,1~2h/次,由精神科及心理科医师以认知疗法、家庭治疗、集体心理治疗与个人心理治疗相结合方法为主,配以音乐放松训练治疗,主要将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做特别介绍,并在女性围绝经期间抑郁情绪的发生发展中强调认知评价系统的重要作用。同时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心理社会问题,使围绝经期抑郁情绪患者能够亲自观察和分析各自之间情绪和行为的异同,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出心理康复计划。
1.4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kupperman更年期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SAS、SDS均含有20个项目,SAS标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标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GQOLI -74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4个维度和20个因子,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含有12项,用于评价患者病情程度,轻度:总分15~20分;中度:总分20~35分;重度:>35分。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资料使用 Excel和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的比较:两组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48 28.56±4.39 7.81±2.89 27.35 <0.05对照组 38 29.28±4.03 25.33±3.45 4.59 <0.05 t 0.78 25.62 P 0.44 <0.05
2.2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表2 治疗前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AS SDS t P研究组 治疗前 46.12±4.54 58.88±5.02 10.80/8.36 <0.05治疗后 37.34±3.33*△ 50.43±4.88*,△对照组 治疗前 45.96±4.12 59.03±5.28 4.44/3.14 <0.05治疗后 41.83±3.98* 55.40±4.77* t0.17/5.70 0.13/4.74 t 0.87/<0.05 P 0.89/<0.05
2.3 两组患者的GQOLI-74比较:从4个维度得分结果分析,研究组治疗后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的评分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物质生活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及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t P研究组 治疗前 28.72±9.63 24.11±8.57 9.68/19.98 <0.05治疗后 46.51±8.32*△ 59.23±8.65*,△对照组 治疗前 27.90±9.83 24.31±8.18 3.99/13.47 <0.05治疗后 36.63±9.23* 48.73±7.62* t 0.39/5.21 0.11/5.89 P 0.70/<0.05 0.91/<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t P研究组 治疗前 29.22±7.45 23.54±9.96 16.48/0.54 <0.05/0.59治疗后 54.67±7.68*△ 24.62±9.76对照组 治疗前 29.42±7.54 22.90±8.55 7.19/0.70 <0.05/0.49治疗后 42.99±8.85* 24.31±9.12 t 0.12/6.55 0.31/0.15 P 0.90/0.00 0.75/0.88
研究发现,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容易罹患各种疾病,尤其以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的抑郁症多见,而抑郁症的发生不但与自身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同时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围绝经期抑郁症不仅危害女性身心健康,还会给妇女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增加社会负担,因此,探究围绝经期抑郁症病因,找到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中医认为抑郁症的病因病机是肝郁肾虚,以疏肝解郁、补肾宁心加以健脾补肾滋阴,可达到治疗围绝经抑郁症的目的。目前,在中医治疗方面,针灸治疗、中成药或汤剂治疗、针药联合治疗及其他疗法应用比较普遍[2]。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灸和中药治疗抑郁症具有明显的疗效,不仅能充分展现中医药学多靶点、毒副作用较小、整体调整等优点,同时也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依从性高等优点[3]。研究认为,临床上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可选取多个穴位,可通过诸穴配合,调整阴阳平衡,补肾疏肝,通畅气机,舒肝理气调经,从而起到开郁散结之效。本研究选取了百会、印堂、涌泉等8个穴位进行针灸,并使用温艾灸涌泉穴,调整阴阳,以刺激大脑皮层神经产生镇静、抗抑郁的作用,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与黄叶飞等[4]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而且他们还认为单纯针灸和西药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较少。
大量的研究认为,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更好,能更快地缓解情绪的低落,更全面的调节和改善患者饮食、消化、睡眠等多系统症状,且副反应少[5]。本文选用柴胡、香附、山药、广郁金、川芎、茯苓、黄芪和人参等多种中草药组成的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配合针灸治疗肝气郁结型围绝经期抑郁症,以增强疏肝解郁、滋肾补脾、滋养肝阴、养血安神之功效。结果显示,连续针灸和服用中药汤剂60d后,患者的总体病情明显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本研究自拟的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与针灸结合能显著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病情和症状,起效快,毒副作用小。
研究发现,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还与妇女的心理因素有关,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状况,但是单纯针药治疗虽可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但是难以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扰。心理社会因素在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围绝经期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能有效缓解其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尤其是制定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发生率和治愈围绝经期抑郁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自拟更年疏肝健脾解郁汤、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且肯定的抗抑郁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且毒副作用低,是一种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想综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庞桂萍,金素珍,陈兴阳,等.心理治疗对围绝经期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322~324.
[2] 王妍文,符文彬.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8):1683~1687.
[3] 张魁魁,刘莉,韩雪燕.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 (1):23~25.
[4] 黄叶飞,符文彬,吴泰相,等.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908~914.
[5] 史晓岚,杨帅,张国庆,等.针药不同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效应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756~758.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7-1211-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0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