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高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2016-08-10 03:17王洪礼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韧性高三量表

金 雪 熊 敏 王洪礼

中国.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 E-mail:863602166@qq.com

贵州农村高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的关系

金 雪 熊 敏 王洪礼

中国.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 550001 E-mail:863602166@qq.com

目的:研究旨在揭示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的状态,并剖析两者的关系,探寻应对方式能不能作为保护因素,提高农村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增强其抗挫能力。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381名贵州省农村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92.30±13.11)和应对方式(95.63±9.47)得分都处于中上等水平;②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89,P<0.01);③应对方式得分能够预测高中生心理韧性42.1%的变异(R2=0.421,P<0.001)。结论:①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良好;②农村高中生的应对方式能够有效的预测其心理韧性水平。

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农村高中生;抗挫折能力

心理韧性的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有一种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即保护自我的能力,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弱个体处于危险环境中所受的影响,其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或增多积极适应的行为[1]。“心理韧性”这个新术语,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韧性的理解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适应结果性定义、个人品质性定义和适应过程性定义[2]。适应结果性定义也叫效果定义,研究者们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在经历压力或逆境后依然可以良好适应的积极结果[3-4];个人品质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在高压或逆境中适应良好的能力,如心理韧性是个体经历高危环境时获得良好适应的一种能力[5-6],适应过程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高压或逆境中通过某种努力实现良好适应的过程,即心理韧性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7]。心理韧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8]。最后得出了心理韧性三要素结论,也就是说心理韧性包括3个要素,即前提、条件和结果,首要的前提是有危机,压力和其他负面的情况;然后,条件是个体具有承载能力和内外保护因子的个体心理特征;结果是个体处于原有心理状态甚至获得更好的成长。因此研究认为心理韧性不只是一个结果,也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个体在困境中不断改变,最后达到适应良好的结果。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心理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了应对方式的内涵。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应对方式进行定义,有的认为应对方式是一种策略,有的认为是一种过程,还有的认为应对方式是过程与认知相结合的结果。而今应用的比较广泛的定义是Lazarus和Folkman的观点,即认为应对是个体为缓解超出自身能力的内外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而付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9]。

自“心理韧性”一词发现以来,心理韧性的研究在外国研究者的努力下不断的丰富,至今外国学者对心理韧性的研究共经历了3个阶段[10]。首先第一阶段是对个体心理韧性的确认和对其保护因素的探索;其次第二阶段是在发展体系与生态体系中探究心理弹性,着重过程的研究。研究者们开始从“是什么”的静态研究逐渐转变成“怎么样”的动态研究。最后第三阶段是以干预促成心理韧性。此阶段研究的实质是开展实验研究,是在实践中对心理韧性进行验证。由于心理韧性起源于外国,外国对心理韧性的研究历史相对较长,而中国对心理韧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许多有关的文章看来,国内研究还处在对外国文章的翻译和整理阶段,而且大多是综述性研究,缺少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儿童、中学生和大学生。台湾学者黄崇儒[11]则是通过对国外有关心理韧性的分析,对心理韧性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即认为心理韧性是先天和学习共同形成的,所以他将心理韧性分为特质心理韧性和状态心理韧性。

当今大多研究者偏向于将心理韧性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而将人格、自尊、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等作为自变量。但是关于应对方式能否作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以及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两者具体关系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部分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即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心理韧性的发展,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其呈负相关。因此,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两者间的关系,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所以本研究主要立足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揭示高中生目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现状,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提升高中生心理韧性的有效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实践意义。为今后高中生的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贵州省3所中学选取45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81份(88.6%),农村高中生基本情况为:男生143人(37.5%),女生238人(62.5%);独生子女55人(14.4%),非独生子女326人(85.6%);农村271人(71.1%),城镇110人(28.9%);文科162人(42.5%),理科219人(57.5%)。

1.2 方法

1.2.1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12]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也叫中国青少年抗逆力量表。该量表共27个题目,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其中前者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3个因子,后者包含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2个因子。5个因子反映了逆境中青少年的认知、情绪、行为及所处环境对帮助其抵御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有效性。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完全不符合”计1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说不清”计3分,“比较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韧性水平越好。该量表在编制中,经过多次验证分析后,其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都较为理想,并且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也较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

1.2.2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13]采用陈树林、郑全全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作为测量工具。量表共36个题目,有2个分量表,一个是“指向情绪的应对”分量表,包括发泄情绪、忍耐、逃避和幻想否认4个因子;另一个是“指向问题的应对”分量表,包括寻求社会支持、问题解决和积极合理化解释3个因子。每个因子由几个条目组成,条目为4级评分,1=不采用;2=偶尔采用;3=有时采用;4=经常采用。量表的重测系数是0.89,因素分析显示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

1.2.3 施测 整个问卷测试严格按照问卷的指导语和统一测试程序进行,对班级进行团体施测,在课堂上发放问卷,要求被试当场做完,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

1.3 统计处理

回收后的有效数据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

2 结 果

2.1 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

见表1。心理韧性在性别上,男生总分比女生要稍高,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和个人力3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在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和家庭支持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这两个维度差异的事后比较,积极认知上,高一与高二存在显著差异,高二与高三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家庭支持维度上,高一与高二、高二与高三两年级均有极显著差异。应对方式在性别上,忍耐和幻想否认维度上有显著性别差异;在年级上,农村高中生应对方式在忍耐和发泄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寻求社会支持上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对这3个维度差异的事后比较,寻求社会支持上,高一与高三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高二与高三年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忍耐维度上,高一与高三、高二与高三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且高三分数相对较高;发泄情绪上,高一与高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1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方差分析(±s)

表1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方差分析(±s)

注:*P<0.05,**P<0.01,***P<0.001,下同

项 目  男  女 t  高一  高二  高三 F目标专注 17.07±3.46 16.96±3.52 0.291 17.04±3.63 16.71±3.49 17.16±3.35 0.500情绪控制 19.76±4.91 18.73±4.27 2.166*19.44±4.59 18.62±4.02 19.11±4.81 0.942积极认知 16.66±2.68 16.27±2.44 1.475 16.45±2.72 15.78±2.38 16.81±4.81 4.813**家庭支持 21.45±4.79 20.58±4.44 1.802 21.17±4.68 19.45±4.29 21.61±4.49 6.860***人际协助 17.54±6.05 19.66±5.88 -3.380***19.40±6.20 19.24±5.35 18.08±6.22 1.968个人力 53.50±7.51 51.96±7.48 1.941*52.94±7.55 51.11±6.96 53.08v7.77 2.319支持力 38.99±8.29 40.24±8.09 -1.451 40.56±8.41 38.69±7.80 39.68±8.15 1.510心理韧性总分 92.48±13.87 92.20±12.66 0.205 93.50±12.94 89.80±11.75 92.77±13.97 2.440问题解决 21.59±3.12 21.12±3.07 1.446 21.35±3.08 21.35±3.27 21.21±3.00 0.091寻求社会支持 18.57±3.73 19.11±3.29 -1.451 19.13±3.44 19.63±3.68 18.20±3.24 5.459**积极合理化解释15.94±2.88 15.46±2.62 1.665 15.63±2.75 15.62±2.54 15.66±2.84 0.009忍耐 10.54±2.53 9.99±2.10 2.172*10.01±2.38 9.89±2.18 10.58±2.22 3.377*逃避 8.28±2.56 8.53±2.34 -0.990 8.28±2.61 8.46±2.17 8.58±2.39 0.578发泄情绪 9.38±2.53 9.51±2.49 -0.493 9.10±2.28 10.02±2.71 9.44±2.52 3.904*幻想否认 12.48±3.39 11.22±3.17 3.668***11.53±3.04 11.33±3.48 12.11±3.43 1.874指向问题的应对56.10±7.22 55.68±6.91 0.565 56.10±6.99 56.60±7.13 55.07±6.96 1.515指向情绪的应对40.68±7.57 39.25±7.11 1.850 38.92±7.11 39.71±7.37 40.72±7.41 2.176应对方式总分 96.78±10.36 94.94±8.84 1.849 95.03±9.39 96.31±10.15 95.79±9.10 0.551

表2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r)

2.2 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表2表明,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合理化解释和指向问题的应对4个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和指向情绪应对5个维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表3 应对方式影响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3表明,在以心理韧性总分作为因变量的回归中,指向问题、指向情绪和寻求社会关注3个维度可共同预测心理韧性状况42.1%的变异量;问题解决、忍耐和逃避3个维度共同预测目标专注34.4%的变异量;积极合理化解释、问题解决、发泄情绪和指向情绪的应对4个维度共同预测情绪控制23.4%的变异量;积极合理化解释和问题解决两者共同预测积极认知21.3%的变异量;积极合理化解释和逃避两者共同预测家庭支持6.2%的变异量;寻求社会支持、问题解决和忍耐3个自变量共同预测人际协助的35.4%变异量;问题解决、积极合理化解释、发泄情绪和逃避4个应对方式维度可共同预测个人力的44.8%变异量;指向问题的应对、寻求社会支持和忍耐3个维度能共同预测支持力的26.7%变异量。

3 讨 论

3.1 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的现状

本研究得出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总体状况良好,心理韧性的个别维度在各分类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即心理韧性的总分以及男生高于女生,但也与一些已有研究不一致[14],在情绪控制和个人力两个维度上,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由此可以看出,农村高中男生心理健康优于女生,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场独立认知方式相对女生的场依存认知方式有一定的优势[15],在人际协助上与已有的研究一致[7,16],即女生和男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这与社会期望对男生和女生产生的作用有关;在应对方式的幻想否认维度上,与前人研究一致[17],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其原因可能是男生遇事首先自我解决,在自我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出于面子心理,男生不愿意求助他人,所以只能采用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幻想和否认来处理问题,但是女生遇事除了自我解决以外,还经常利用外在资源,最终总是能用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已有研究还显示,女生较男生更多地使用求助的应对方式[16]。

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在年级差异。积极认知上,高三年级分数高于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原因是高三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接近成年水平,对许多事物的认知比较全面,所以在认知上不会盲目悲观;家庭支持上,高三学生分数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学生,可以看出许多家长和学生已经陷入了高分即高能力的教育盲区,所以高三的学生在面临升学和考试两重压力的情况下,更容易获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这与已有的研究不一致[11],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高中作为身心发展迅速的关键期,其心理状况不稳定,所以对家庭的概念也存在矛盾。农村高中生应对方式在年级自变量上的差异表现在寻求社会支持、忍耐、发泄情绪3个维度上。正在面临升学的高三学生得到了家庭的全力支持,所以他们根本不迫切的寻求社会支持;高一学生刚经过中考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期望,因此相比高一和高三学生,高二学生受到社会的冷落,更迫切的需要社会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三学生心理发展更成熟,比高二学生忍耐性更高,更理智的处理问题,然而高一学生刚踏入高中生活,从家庭中获得支持较高,所以对高中生活持积极心态,在处理事情方面忍耐性更强,更注重事情的解决,而不是发泄情绪。

3.2 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高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和回归分析得出,农村高中生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在总体上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研究一致[18]。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积极合理化解释、寻求社会支持、指向问题的应对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忍耐、发泄情绪、逃避、幻想否认、指向情绪应对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与已有研究不一致[19]。并且指向问题的应对、指向情绪的应对和寻求社会支持3个维度能够显著预测高中生心理韧性的的情况,其中指向问题的应对能够正向预测心理韧性,且贡献较大;而指向情绪和寻求社会支持两者则是反向预测。

本研究结论与已有的研究一致[14]。本研究及已有研究都认为像问题解决、积极合理化解释、指向问题的应对这类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因素,促进学生的心理韧性发展。但在本研究中寻求社会支持这一积极因素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向预测心理韧性,这可能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有关,作为青少年他们由于发展特点,比起家人和老师,与同龄人的距离更近,所以他们遇到问题常常会求助于同龄人,但是这时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向同龄人求助会有失面子,所以这时寻求社会支持反而会降低其心理韧性水平。

高中生作为青少年,不仅面对升学压力和成长烦恼,同时父母和社会对其的高期望让这些高中生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大,而心理韧性作为个体心理健康的心理潜能,通过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来帮助其度过困难,获得健康成长。

首先,学生从自身出发,在课余时间,积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增加与同龄人的交流,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形成积极合理化解释的积极思维方式,防止幻想、否认思维模式,遇到问题鼓励自己积极应对,避免逃避。

其次,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应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并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防止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仅能够亲手解决,而且在不能完成时能够获得学校的支持,顺利的解决困难。

最后,家庭作为学生的港湾,家长应向孩子提供较大的社会支持,并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但避免事事包办,在孩子的教养方式应该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遇到困难时积极解决,切勿向孩子发脾气。

[1]郭培洲.高中生有我概念、心理韧性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大学,2011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3):149-152

[3]Masten A S,Best K M,Garmezy N.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ome adversity [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0,2(04):425-444

[4]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27-238

[5]Werner,Emmy 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4(3):81-84

[6]Lazarus R 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 1-22

[7]Suniya S,Luthar,Dante Cicchetti,Bronwyn Becker.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543-543

[8]Tusaie K,Dyer J.Resilience: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J].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2004.18(1):3-10

[9]Folkman S,Lazarus R S,Pimley S,et al.Age differences in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J].Psychology and Aging,1987,2(2):171-184

[10]王倩,张建凡.国外心理弹性研究的发展[J].科学论坛,2003,16 (2):140-141

[11]黄崇儒.运动心理坚韧性概念的建构和测量[D].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3

[12]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2):98-102

[13]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等.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11-214

[14]蒋玉涵,李义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57-1359

[15]胡韬,刘敏.中小学生认知风格发展差异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5,22(5):90-92

[16]付亚婷,刘伟,程淑英,等.自我效能感与高中生应对方式及抑郁情绪[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4-115

[17]杨光.高中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8]张红坡.大学生生活事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0):1582-1585

[19]张海鸥,姜兆萍.自尊、应对方式与中职生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2,19(9):77-81

http://www.cjhp.com.c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lying Style and Guizhou Province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Resilience

Jin Xue,Xiong Min,Wang Hongli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

Objective:To reveal the condi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resilience and replying styles,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lying style and resilience.Eventually,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explore replying styles as a protective factor,improve the level of high school students'resilience,and enhance students'ability of struggling. Methods:This study aims to use the questionnaires of Adolescent Mental Resilience Scale written by Hu Yueqin and Gan Yi,and the questionnaires of Replying Style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mp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professor Zheng Quan to investigate the 450 students from the 3 high school in Guizhou province.Results:①Resilience(92.30±13.11)and replying styles(95.63±9.47)of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average.②Resilience and replying styles of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r=0.189,P<0.01). ③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core approach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mental toughness with up to 42.1%accuracy (R2=0.421,P<0.001).Conclusion:①Resilience and replying styles of 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good condition totally.②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core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high levels of mental toughness.

Resilience;Replying styles;Rural high school students;Ability of struggling

R395.9,B844.2

A

1005-1252(2016)09-1413-06

10.13342/j.cnki.cjhp.2016.09.034

2016-03-27)

猜你喜欢
韧性高三量表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高三·共鸣篇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