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2016-08-10 03:16谢姗姗林荣茂凌育兵刘素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情绪低落高职生主观

谢姗姗林荣茂凌育兵刘素梅

①中国.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 350117 E-mail:xss84326@163.com ②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③江西省寻乌县澄江中心校

高职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谢姗姗①林荣茂②凌育兵③刘素梅③

①中国.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 350117 E-mail:xss84326@163.com ②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③江西省寻乌县澄江中心校

目的:探讨高职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取方便取样方法选取福建省291名高职生,应用学习倦怠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职生学习倦怠和社会支持总均分分别为(59.08±7.28)、(36.91 ±5.58),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不显著;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r=-0.21,P<0.001),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解释了学习倦怠变异的9%,其中,主观支持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13,t= -2.14,P<0.05)。结论: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偏高;社会支持越全面,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越低。

学习倦怠;社会支持;高职生;心理健康

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1]。作为正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生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2-3]。学习倦怠是指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导致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4]。该概念由职业倦怠演化而来,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职业倦怠”是指从业者由于工作要求,持续地从情感、精力以及其他方面付出与投入,从而导致情绪耗竭、筋疲力尽,产生对工作、他人的冷漠、缺乏工作成就感等消极反应[5]。结合学习情境的特殊性,学习倦怠是学生沮丧、疲乏、不满意、焦虑、抑郁、冷漠、迷惑、无力、低自尊等消极学习心理的表现,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负面的态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6]。近年来,国内针对大中小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不仅编制和修订了适用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倦怠测量工具[6]、还探讨了前因、后果变量及其作用机制[7-9]。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他人或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般的或具体的支持性资源[10]。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家人、朋友、亲戚、同学和恋人等是其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已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Jocobs等发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能有效降低倦怠水平[11]。Yang等也关注到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发现社会支持能有效地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12]。李西营等发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并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3]。

尽管研究者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是,目前对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社会支持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关注很少。高职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高职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压力都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群体,因而其学习倦怠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也可能存在某些特殊性。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法测量高职生的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从社会支持的视角找到预防和改善高职生学习倦怠的新途径,服务于高职生心理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方便选取福建省两所高职高专院校,按年级分层抽取300名学生参与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91份(97%)。其中,男生54人(18.6%),女生237人(81.4%);大一96人(33.3%),大二97人(33.3%),大三98人(33.7%)。平均年龄(19.2±2.4)岁。

1.2 方法

1.2.1 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Learning Burnout Scale,LBS) 由连榕等[6]编制,共20个项目,包括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3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法(1~5分),得分越高,学习倦怠越明显。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Scale) 由肖水源等[14]编制,共10个项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采用4级计分(1~4分),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描述统计

高职生整体、以及不同性别、年级高职生社会支持和学习倦怠得分见表1。高职生学习倦怠总分为59.08。男生在情绪低落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P<0.05)。年级比较方面,学习倦怠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两两比较发现,大二和大三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5);3个年级学生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P<0.05)。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职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得分差异比较±s)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职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得分差异比较±s)

项 目  整体  男生  女生 t  大一  大二  大三 F社会支持总分 36.91±5.58 36.53±5.16 36.99±5.68-0.55 36.67±5.71 36.67±5.39 37.37±5.64 0.52客观支持 8.11±2.20 8.02±2.04 8.13±2.24-0.33 8.03±2.45 8.03±1.86 8.26±2.26 0.34主观支持 21.05±3.67 20.79±3.63 21.10±3.68-0.56 21.02±3.61 20.68±3.58 21.43±3.80 1.05支持利用度 7.76±1.54 7.72±1.99 7.76±1.42-0.18 7.63±1.44 7.96±1.59 7.68±1.58 1.30学习倦怠总分 59.08±7.28 60.35±7.90 58.78±7.11 1.42 57.83±7.47 59.84±6.47 59.54±7.73 2.16情绪低落 21.40±5.63 23.11±6.15 21.00±5.44 2.50*20.79±5.45 22.55±5.61 20.83±5.70 3.14*行为不当 18.23±3.07 18.40±3.27 18.19±3.03 0.47 17.90±3.21 18.25±2.95 18.52±3.05 0.98成就感低 19.45±3.49 18.83±3.61 18.19±3.03-1.45 19.13±3.52 19.03±3.46 20.18±3.42 3.30*

注:*P<0.05,**P<0.01,***P<0.001,下同

表2 高职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相关(r)

2.2 高职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相关

由表2可知,高职生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与学习倦怠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等因子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与情绪低落、成就感低显著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显著负相关。

2.3 高职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回归分析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法探讨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对高职生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见表3。第一层模型检验显示,回归方程不显著,性别和年级等人口变量的回归系数也不显著,说明性别和年级对高职生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第二层模型检显示,回归方程显著(P<0.05),说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高职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它们共同解释了高职生学习倦怠变异的9%。其中,主观支持对学习倦怠的负向预测作用明显(β=-0.13,t=-2.14,P<0.05)。

表3 高职生学习倦怠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偏高,高于普通大学生群体,其中,成就感低因子尤其明显。连榕等对普通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结果表明,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得分为56.08,成就感低因子得分为16.47[15]。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对学校、专业的认可度低,造成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较低,甚至产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另外,由于高职院校设置的时间相对较短(本研究所抽取的两所高职院校设置时间分别为2008、2009年),其对专业课程的设计本身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职生对学习的倦怠情绪。需要注意的是,高职生学习倦怠突出地表现在成就感低因子上。这可能源于高职生缺乏自我认可,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认为自己“低人一等”,造成其缺乏成就感。本研究未发现高职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这一结果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群体。连榕、王亚丽等的研究均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15-16]。高职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并且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外在社会心理变量,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17-18]。这一结果与大学生群体的相关研究一致[19]。高职生得到越多的社会支持,就越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去缓解低落情绪,排解低成就感,减少学习上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降低或预防其学习倦怠。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主要源于主观支持维度。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对高职生主观支持即精神支持的重要性。社会、学校及家庭对高职生提供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客观支持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对其缓解学习倦怠作用更为明显。

本研究提示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预防高职生学习倦怠的有效方法,不仅要给予高职生客观的物质和环境支持,更要给予其精神支持。就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和心理教育工作者们而言,给予高职生更多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增强其对自我和未来职业的认可,提高其专业学习热情,不仅是预防其学习倦怠的有效方法,也是增强其心理“正能量”的合理途径。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仅选取了福建省的高职生群体,未来研究可以抽取中西部高职院校,并同时选择普通大学生群体进行比较,以便验证本研究结果的周延性。

[1]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2014

[2]侯淑芳.关于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3(6):59-61

[3]周晓玲,邱开金.高职生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教育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5):1255-1257

[4]Salmela-Aro K,Upadyaya K.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school burnout:Evidence from two longitudinal studies[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4,36:60-68

[5]Freudenberger H J.The issues of staff burnout in therapeutic communities[J].Journal of Psychoactive Drugs,1986,18(3):247-251

[6]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0(5):632-636

[7]黎亚军,高燕.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07-409

[8]李巧灵,林云云,王俊有,等.大学生应对自我效能和学习倦怠的关系:基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 (6):443-447

[9]朱晓斌,王静丽.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关系的结构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626-628

[10]程虹娟,方晓义,蔺秀云.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304-306

[11]Jacobs S R,Dodd D K.Student burnout as a function of personality,social support,and workload[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2003,44(3):291-303

[12]Yang H J,Farn C K.An investigati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MIS student burnout in technical-vocational colleg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5,21(6):917-932

[13]李西营,宋娴娴,郭春涛.大学生社会支持、控制点及学习压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 287-289

[1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1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16]王亚丽,刘珍,谢祥龙,等.希望在压力对大学生学习倦怠中的调节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4(7):1068-1070

[17]邹涛,姚树桥,代晖,等.大学生社会支持依恋及应激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11):1363-1365

[18]宋佳萌,范会勇.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3,31(8):1357-1370

[19]庞智辉,游志麒,周宗奎,等.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5):654-656

http://www.cjhp.com.c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Burnout and Social Support i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Fujian Province

Xie Shanshan,Lin Rongmao,Ling Yubing,et al
Minjiang Normal College,Fuzhou 350117,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learning burnout i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Methods:Total 291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from Fujian province by convenient sampling,and they fulfilled the College Students'Learning Burnout Questionnaire and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average total scores of learning burnout and social support were(59.08±7.28)and(36.91±5.58),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and students during the different grades.Social suppor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burnout.It showed a negatively predictive effect in learning burnout,and explained 9%of the total variance.Of which,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of subjective support was significant(β=-0.13,t=-2.14,P<0.05).Conclusion:The level of learning burnout is relatively high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more social support they enjoy,the lower level of learning burnout they will be.

Learning burnout;Social support;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R395.9

A

1005-1252(2016)09-1311-03

10.13342/j.cnki.cjhp.2016.09.009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编号:FJCGGJ12-074);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编号:JAS151179)

2016-03-31)

猜你喜欢
情绪低落高职生主观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清明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一例因学校适应困难致焦虑情绪的心理问题案例
对立与存在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