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 李军华
摘 要:本案例中的来访者是一名研一学生,因为对于研究生导师要求学生进出实验室要打卡考勤制度不适应引发对管理规则的焦虑,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咨询中应用了认知理论去解释来访者的问题产生的原因,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来访者进行了咨询,本文旨在探讨规则适应困难的原因。
关键词:焦虑 情绪低落 合理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2
一、案例简述
1.来访者一般情况:来访者:男,1992年出生,25岁,未婚,身高170厘米,体重70公斤。某高校研究生一年级新生,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中等。
2.成长发育情况:出生在某市一个普通家庭,出生及发育正常,随父母生活。父亲老实本分,兢兢业业。母亲性格外向,能说会道,从小双亲本着让孩子自由成长从不对孩子任何条条框框限制,任其自由成长发展,也不设定目标,他们认为自由是最好的规则,相信孩子能管理好自己。来访者平时空余时间喜欢看小说,运动,听音乐,学语言,自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异,学校老师和家长都不约束孩子的行为,孩子也很主动好学,从不迟到早退,从不违反校规校纪,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老师也从不拿校规校纪约束他。从小性格比较随和,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直到到高三时,由于高考临近,学校要求所有高三学生都必须早上6:30到学校,晚上在校上完自习才能离校,他的作息一直和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但自进入高三,老师、学校经常强调不能迟到早退后,他开始担心自己会因为睡觉过了头而迟到,即便是定好了闹钟也会在夜里醒来好多次,生怕上课迟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自己的學习状态大不如从前,成绩开始下降,父母老师一贯相信他的学习能力,没有干涉他的状态,也未引起注意。学习的轻松感、愉快感、成就感有所减退,开始担心自己考不上好大学,白天上课没精神,晚上由于担心睡过头会反复多次醒来,这样的状态直到高考结束,第一年没有考上大学,于是选择复读,复读时,学校、老师没有在时间上强行要求学生必须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放学,这样他的状态反而恢复,于2011年轻松考上了某重点大学。大学四年很普通,没有异常,平稳度过,毕业后顺利考上某事业机关单位,待遇中等,工作轻松,业余有了想继续深造的念头,于是开始准备考研,于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并与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回母校再读研究生。研究生生活上学期主要是理论课和公共课,都是在教室里上课,导师没有提什么要求,和同学们也友好和平相处。下学期开始,导师要求研一新生也要到实验室,并且和师兄师姐一样开始指纹打卡考勤,刚开始一段时间,心里只是感觉对打卡考勤有种莫名的排斥。
二、来访者的主诉及主要问题
情绪低落、烦躁、睡眠差1月余。于2017年4月首次来访。
一个月前开始,求助者老是担心自己打卡迟到出现红线,时时提醒自己不能看好时间,不能迟到早退,不能有任何闪失。只要自己到实验室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头脑中老是想着等会下班又要打卡,觉得自己的学习被打卡这个事搅乱了,“打卡”就是一个无形的屏障,压得自己透不过气,觉得很累,觉得自己的导师管的太死太严,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守规则的学生,不会迟到早退,导师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必须打卡。曾向其他同学咨询过,对于自觉不迟到早退的同学可不可以不打卡,同学们说导师很严,不可能同意有人搞特殊;也曾到学院反映,自己很守规则,保证决不迟到早退,可否以学院的名义要求某些导师可否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学院的答复是“打卡”这个事情不是针对求助者个人,如果求助者不会迟到早退,则“打卡”约束对自己毫无意义,无需理会。自己也觉得是不是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只要自己暗示自己,“打卡”这个事不是针对自己就行了,但是,任凭自己怎么努力,就是摆脱不了“打卡”约束,觉得自己很没用,连打卡管理这样的事都接受不了。这样晚上经常失眠,白天又昏昏欲睡,即便是按时坐到了自己的卡位,也由于前夜没有睡好而无精打采。一整天即便是面对电脑却一无所获,自己对这种毫无收获的日子很是焦急,自己也曾寻求学院辅导员老师的帮助,希望能换导师,得到的是否定答案,又怕导师知道了反而会对他另眼相看而影响导师对自己的评价,这样焦虑、烦躁中不知如何是好,也曾想过退学算了,但一想到和单位签的委培协议,同事们都知道自己来名校深造了,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同事们肯定会认为是自己在校犯了错误,不知如何交代,今后的人生肯定会毁了,觉得自己很失败,这样自己更加烦躁郁闷了。想到高三时的那段经历,如果这样的状态不改变,怕自己哪天心理真的被逼出问题。一想到自己还要在这种“打卡”环境中学习两年多,觉得无比绝望。
三、心理咨询师的发现及家属反映的情况
1.一般印象:年貌相符,中等身材,长相中等,衣着简朴。表情略显紧张,说话条理清楚,配合接触交谈。有明确求助动机,对咨询抱有希望,能主动寻求帮助,先后找过辅导员老师谈心,老师也给予很大的心理自持,建议他做心理咨询。
2.精神状态:该生刚进咨询室时略显紧张,但很快能自然地与咨询师交流,谈到“打卡”给自己带来的困惑和烦恼时显得十分痛苦和担忧。讲到自己还要还有两年多的打卡进出实验室度过研究生时光时表现出明显烦躁和焦虑。强调如果不处理好打卡适应的问题,自己怕重蹈高三高考失利的覆辙。
3.社会功能:在实验室以外的场所自如生活学习,不想通过打卡进实验室,学习有所影响。生活能力未受影响,入学以来一个多学期,还没有建立起比较交心的友谊,身边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
4.躯体情况:睡眠不好,食欲未受大的影响,体重没有明显下降。
四、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1.心理评估: 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显示: SDS标准分50分,SAS标准分56分。轻度焦虑。
2.心理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a)从症状标准来看,来访者有一定焦虑、担心、紧张症状和少量躯体症状以及轻微刻板强迫症状,以上症状表现不足三个月,且来访者精神痛苦强烈程度不高,对社会功能没有造成严重损害。
b)从病程标准来看,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在近1个多月发生,持续时间不足2个月。虽然高三下期也曾因规则适应而出现过焦虑症状,但高考后自然痊愈,对后期学习生活没有造成影响。
c)从严重程度标准来看,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现实原因引起(实验室打卡考勤),表现出焦虑等症状,反应程度不甚强烈,内容尚未泛化,未影响逻辑思维,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鉴别诊断:
a)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来访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是统一、协调一致的。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摆脱情绪困扰的意图明显,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b)与神经症相鉴别:本案例要注意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患者虽然主要表现為焦虑症状,但精神痛苦不甚强烈,内容尚未泛化,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c)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内容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超过2个月。而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仅有月余。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对来访者问题的理论解释
基于以上病因分析,来访者出现的情绪问题源于他的认知不合理性,咨询师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来缓解来访者的情绪,调整他的认知。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来访者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痛苦和难过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和行为。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信念(beliefs),即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情绪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B的方式达到改变不良情绪C的目的。联系本案例中的来访者,其心理问题表面上是由于实验室实行严格的打卡考勤制度而引起焦虑情绪,其实真正原因是来访者对该事件的不合理认知和评价。具体为:A诱发事件是实验室打卡考勤制度,引起求助者担心迟到的焦虑情绪。B来访者对此的不合理信念:绝对化——我不能有任何闪失;过度概括——“整天面对电脑而一无所获,觉得自己无用”;糟糕至极——“连打卡这样的事情我都无法接受,我很失败,同事朋友会笑话我,我的人生会毁掉”。C由以上不合理信念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担心,害怕,紧张,心烦,学习效率下降,食欲变差等。这样恶性循环,来访者难以解脱。如果咨询师能从信念出发,调整来访者的认知,使他从根本上改变这些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从而用合理信念指导自己的行为、情绪。而这个过程也是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认知模式,以便用在这次咨询中学到的理念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这边是咨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
[4]《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彭聃龄主编
[5]《罗杰斯心理治——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
[6]《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美)Gerald Corey 著 谭晨 译